APP下载

不同膜下滴灌模式棉花的光合特性

2017-08-02王新燕龚照龙郑巨云王俊铎梁亚军

中国棉花 2017年7期
关键词:吐絮盛花期开花期

王新燕,龚照龙,郑巨云,王俊铎,梁亚军

(1.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2.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

不同膜下滴灌模式棉花的光合特性

王新燕1,龚照龙2*,郑巨云2,王俊铎2,梁亚军2

(1.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2.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

在3种灌溉频次(间隔4 d、7 d、10 d)下,对比研究棉花蕾期、花期、花铃期、吐絮期等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平均叶倾角、光合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情况,探讨了不同膜下滴灌模式对增产的效果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下不同灌溉频次对棉花的SPAD值、LAI及干物质积累有较大影响,对棉花叶倾角影响较小。灌溉间隔为7 d时棉田的SPAD值在盛铃期到吐絮期处于较高水平,LAI从开花期到吐絮期一直处于最高水平,干物质积累在盛花期高于其他处理,最高籽棉产量达到了495.7 kg·(667 m-2)。

棉花;膜下滴灌;滴灌频次;光合特性;SPAD;LAI;干物质积累

自199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膜下滴灌试验以来,膜下滴灌技术快速发展,已成为新疆棉花生产的主要技术。然而随着新疆农业用水短缺的情况不断加重,现有膜下滴灌技术依然存在用水效率及效益低、水分生产率低等问题。研究高效精准膜下滴灌技术,构建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提高光合效率,对棉花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适频(间隔7 d)灌溉60 cm膜下土壤的含水量最适宜,增加灌溉定额和灌溉频率可以促进棉花营养生长,提高花铃期叶面积指数,对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2-3]。本研究通过对3种不同膜下滴灌频次处理下棉花光合特性研究,探讨主要生育时期棉花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平均叶倾角、光合物质积累与分配对产量的影响,为高效精准滴灌技术的完善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6年在新疆农一师十六团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田进行,试验地均为黏性土壤。供试材料为新陆中42号[1],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和提供,生育期130 d,属于早中熟陆地棉品种。

1.2 试验设计

于2016年4月11日铺膜布滴灌带后,4月12日在膜上点播,田间种植模式为一膜2管6行机采模式,行距为10 cm+66 cm+10cm+66 cm+10 cm,株距9 cm。

在棉花蕾期(6月5日)至吐絮期(8月29日)设置不同滴灌周期处理,分别为高频次4 d滴灌1次,共滴水21次,每次666.7 m2定额为12.4 m3;适频次7 d滴灌1次,共滴水12次,每次666.7 m2定额为21.7 m3;低频次10 d滴灌1次,共滴水8次,每次666.7 m2定额为32.5 m3,各处理的666.7 m2总灌溉定额均为260 m3。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长10 m,宽2.13 m,小区面积21.3 m2。

1.3 测定项目

1.3.1 叶面积指数(LAI)与平均叶倾角。在现蕾期、开花期、盛花期、盛铃期及吐絮期时期,采用LAI2000冠层仪,先测量冠层上方,然后测量群体内地面冠层,再水平移动到冠层内不同位置侧定,重复3次,取平均值。

1.3.2 叶绿素相对含量。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量不同生育时期棉花功能叶的SPAD值,每个处理选20片倒4叶测量,每片叶分别在主脉2侧测定2次,取平均值。

1.3.3干物质积累。在棉花的3叶期、现蕾期、开花期、盛花期、盛铃期、吐絮期,每小区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棉株5株编号装袋后带回实验室,按根、茎、叶、蕾、花、铃不同器官分离开,分装在纸袋中编号,置于120℃烘箱中杀青2h,然后保持70℃恒温至样品烘干。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滴灌间隔对棉花功能叶SPAD值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滴灌间隔下棉花功能叶SPAD值随生育进程逐渐升高。滴灌间隔4 d处理下,SPAD值在吐絮期达到最高值;滴灌间隔7 d和10 d处理下,在盛铃期达到最高值,在吐絮期略有下降。现蕾期不同处理的SPAD值存在显著差异,间隔10 d处理显著大于间隔7 d和4 d处理。开花期和盛花期,间隔10 d处理的SPAD值显著高于间隔7 d和4 d处理;盛铃期,间隔7 d处理稍高于间隔4 d和10 d处理,但不显著。吐絮期各处理SPAD值间没有差异。

表1 不同滴灌间隔下棉花功能叶SPAD值的变化

2.2 不同滴灌间隔下棉花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

由表2可知,不同滴灌间隔下LAI随生育进程均呈先逐渐升高再下降趋势,即从现蕾期到盛花期不断增长至顶峰,然后逐渐下降。现蕾期,各处理LAI显著差异;开花期到吐絮期各处理无存在一定差异,间隔7 d处理在盛铃期和吐絮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一直保持最高水平。

2.3 不同滴灌间隔下棉花叶倾角的变化

由表3可知,不同滴灌间隔下棉花叶倾角均在吐絮期达到最大值。现蕾期间隔4 d和7 d处理的叶倾角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间隔10 d处理。开花期和盛铃期,各处理的叶倾角差异不大,盛花期间隔4 d和10 d处理显著高于间隔7 d处理,吐絮期间隔10 d处理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

表2 不同滴灌间隔下棉花叶面积指数的变化

表3 不同滴灌间隔下棉花叶倾角的变化

2.4 不同滴灌间隔下干物质积累的变化

由表4可知,不同滴灌间隔下棉株干物质质量均随生育进程逐渐增加。现蕾期间隔10d处理的棉株干物质质量显著高于间隔4d处理,稍高于间隔7d,但不显著。开花期间隔4d处理的棉株干物质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盛花期间隔7d处理显著高于间隔10d处理,高于间隔4d处理,但不显著;盛铃期到吐絮期间隔4d处理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

表4 不同滴灌间隔下棉株干物质质量的变化g

2.5 不同滴灌间隔下棉花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单株结铃数、铃重、产量,均为间隔7 d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5),其籽棉产量达到495.7 kg·(667 m-2)。

表5 各处理棉花农艺性状

3 讨论与结论

有研究表明,棉花叶片SPAD值从盛花期到盛铃期逐渐增高,到盛铃期达到最高,随后下降[2];随着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推进,LAI在一定范围内呈先增后降的趋势[3-6]。本试验结果也表明,SPAD值从现蕾期到盛铃期逐渐增大,LAI由现蕾期到盛花期逐渐增高到达峰值后下降;不同滴灌频次对同一棉花品种SPAD值、LAI及干物质积累有较大影响,对棉花叶倾角影响较小。

前人研究结果表明,SPAD值与单叶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7]。本研究中,滴灌间隔7 d处理的SPAD值从现蕾期到盛花期一直处于中间水平,但在盛铃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LAI从开花期到吐絮期一直处于最高水平,且籽棉产量最高,说明中后期SPAD值和LAI值高,光能截获率高,有利于棉花纤维品质的发育和光合作用的提高[8-9],提高了单株结铃数和铃重,有利于产量的形成。盛花期间隔7 d处理的干物质质量最高,为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提供了充足的干物质,为产量形成奠定了基础。

[1]郭江平,李雪源.早熟优质丰产新品种新陆中42号选育及栽培技术[C]//中国棉花学会.中国棉花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汇编.安阳:中国棉花杂志社,2009:168-169.

[2]郑巨云,王俊铎,艾先涛,等.新疆4500 kg/hm2超高产棉田光合特性与冠层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3,50(53):749-802.

[3]杨成勋,姚贺盛,杨延龙,等.化学打顶对棉花冠层结构指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5,52(7):1243-1250.

[4]张王峰,王振林,余松烈,等.膜下滴灌对新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2,35(6):632-637.

[5]罗宏海,张宏芝,张合理,等.干旱和复水对膜下滴灌棉花光合作用、根系活力及产量的影响[C]//中国棉花学会.中国棉花学会2014年年会论文汇编.安阳:中国棉花杂志社,2014:188.

[6]杨兴洪,邹琦,赵世杰,等.遮阴和全光下生长的棉花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2005,29(1):18-25.

[7]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等.覆膜滴灌对玉米光合特性、物质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5,23(1):128-133.

[8]肖璐.田间不同陆地棉品种光合特性及光合保护机制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9]张向娟.干旱胁迫下棉花叶片光合特性的适应机制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4.●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otton under Different Drip Irrigation Patterns

Wang Xinyan,Gong Zhaolong*,Zheng Juyun,Wang Junduo,Liang Yajun

S562.04

A

1000-632X(2017)07-0027-03

10.11963/1000-632X.wxygzl.20170710

2017-04-19*通信作者:gzl0822@sina.com

猜你喜欢

吐絮盛花期开花期
高寒草原针茅牧草花期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丽水市桂花盛花期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研究
花海泛波春意浓
花海泛波春意浓
陆地棉吐絮率的限制性两阶段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
新疆零式果枝海岛棉掉絮原因分析
2017年铜川市樱桃开花期推迟的温度分析
杨新顺
牡丹不同品种开花时间的差异性研究
种球冷处理时间对水培风信子性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