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分类研究

2017-08-01黄俊杰刘应明朱安邦

城乡建设 2017年13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管廊深圳市

■ 黄俊杰 刘应明 朱安邦

深圳市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分类研究

■ 黄俊杰 刘应明 朱安邦

本文在对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划定要求分析和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市综合管廊规划编制案例,对综合管廊建设区域的划定原则、技术路线和规划策略等进行研究,提出优先建设区、宜建区和慎建区三类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并结合各类建设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建设策略和指引,指导各区域内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和规模控制,以期为类似城市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一、划定原则

考虑深圳市现状用地情况、区域功能结构、用地功能布局、建筑密度分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城市更新规划、管线需求密集区域等因素,确定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划定原则如下:1.以城市核心区、高强度开发区、中央商务区为划定基础。2.重点考虑地下空间高强度成片开发区。3.结合城市新建区和城市更新区域。4.重点结合城市近期建设地区。5.管线需求密集区域为重点。

二、技术路线

根据以上建设区域划定原则,确定综合管廊建设区位划定的技术路线。首先,通过对规划区域建设条件的分析,将规划区域划分为城市建设区和非城市建设区;根据开发建设强度,将城市建设区划分为建设高密度区和建设非高密度区;其中,将建设非高密度区中的管线需求非高密度区和岩溶发育区作为综合管廊慎建区,将建设高密度区和建设非高密度区中的管线需求高密度区作为综合管廊宜建区;在宜建区的基础上,通过对建设重点的识别,将新开发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区、重点建设区域和城市更新(旧改)区划定为综合管廊优先建设区,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划定技术路线图

三、因素分析

根据上述技术路线,重点结合建设条件、建设强度、管线需求和建设重点等条件,梳理出生态控制区、城市建设密度、老旧管线、管线需求、地下空间、城市更新、近期重点建设区域、地质条件等8个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分析因素。

(一)生态控制区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内范围包括: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及郊野公园、坡度大于25%的山地、林地以及特区内海拔超过50米、特区外海拔超过80米的高地、主干河流、水库及湿地、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生态廊道和绿地、岛屿和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海滨陆域、其他需要进行基本生态控制的区域。规划中将基本生态控制线以内区域作为城市非建设区。

图2 深圳市生态控制线

(二)城市建设密度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将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以外地区划分为密度1区、密度2区、密度3区、密度4区和特别控制区,实行等级化的密度管制。规划中选择密度Ⅰ、Ⅱ区作为城市建设高密度区,其余区域作为城市建设非高密度区。

图3 深圳市城市建设密度分区示意图

(三)老旧管线

使用时间超过了15年的市政管线普遍面临老化、更新和扩容等问题,规划中根据政府部门的“市政管线分布一张图”系统,通过GIS分析手段,对深圳市现状市政管线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将2000年及以前建成的各类市政管线作为老旧管线,占现状市政管线总长的40.2%,分区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深圳市老旧管线分布图

(四)管线需求

根据政府部门的“市政管线分布一张图”系统、收集近期编制的市政专项规划、市政详规等资料,通过GIS分析手段,分析市政管线需求情况。对深圳市规划新增市政管线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规划管线需求分布图,将其中各类规划管线分布较为密集的区域划定为管线需求高密度区,具体如图5所示。

图5 深圳市管线密集区域分析图

(五)地下空间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将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综合功能区、混合功能区和一般功能区。规划中将地下空间综合功能区和混合功能区作为建设区位分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片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分布进行补充和划定。

图6 深圳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图

(六)城市更新

深圳市城市更新分为拆除重建类、综合整治类和功能改变类三种类型。其中,十三五期间,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面积约12.5平方公里。非拆除重建类(综合整治类、功能改变类)城市更新面积约17.5平方公里,具体情况如图7所示。

图7 深圳市十三五城市更新规划示意图

(七)近期重点建设区域

深圳市重点区域共16个,包括: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留仙洞总部基地、高新区北区、福田保税区、梅林-彩田片区、宝安中心区、大空港片区、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大运新城、坂雪岗科技城、国际低碳城、坪山中心区、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光明凤凰城、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笋岗-清水河片区,总面积约202.8平方公里,占深圳市域面积的10.4%。

(八)地质条件

深圳市为特大型滨海城市,处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境内存在多处地下岩溶发育区,在此类区域建设综合管廊存在较多的困难和安全隐患。规划中将深圳市境内的岩溶发育区作为综合管廊地质条件慎建区。

四、分析结论

根据以上各因素分析结论,采用叠加分析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深圳市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划分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深圳市综合管廊建设区域示意图

根据统计,共规划优先建设区共15个,总面积为128.2平方公里,占深圳市域面积的6.6%;宜建区总面积为629.3平方公里,占深圳市域面积的32.2%;慎建区总面积为1195.5平方公里(地质条件慎建区38.4平方公里,城市条件慎建区1157.1平方公里),占深圳市域面积的61.2%。

五、建设策略和指引

根据不同综合管廊建设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规划中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综合管廊建设策略和指引。

(一)优先建设区

①重点建设区域率先试点示范,逐步实现新区综合管廊系统化建设。②利用大面积城市更新和片区整体改造的机遇,积极鼓励综合管廊建设。③重视与道路、轨道、高压线下地及其余地下空间开发等的整合建设,降低综合管廊建设成本。④近期以政府投资为主,远期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开展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二)宜建区

①重点结合主要道路、轨道和高压线下地等工程进行综合管廊的建设。②可考虑结合新区开发和城市更新改造进行系统建设。③重点考虑结合其余地下空间开发进行整合建设,降低综合管廊建设成本。④在条件制约的情况下,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可以分段分期逐步建设综合管廊,鼓励在管位紧张的区域采用缆线管廊的敷设方式。

(三)慎建区

①在建成度较高的城市条件慎建区,重点结合城市更新、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进行建设。②在地质条件慎建区,如需建设综合管廊,应经过充分的必要性论证和安全评价,通过严格的经济技术比较。同时,可考虑结合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市政供给通道型综合管廊。其他区域可考虑结合重要基础设施工程规划建设区域间纽带型综合管廊,打通重要区域间的市政供给瓶颈,保障重要区域生命线系统安全。

六、系统布局规划

深圳市综合管廊系统布局方案注重各区域之间的联系,预留了多条区域间的沟通纽带,形成由六大系统构成的“手掌式”向外伸展的“大系统大网络”格局。其中,近期规划建设68条综合管廊,总长297公里;远期规划建设132条综合管廊,总长520公里;远景规划建设综合管廊890.1公里。

图9 深圳市远景综合管廊系统结构示意图

据统计,深圳市综合管廊优先建设区内远景规划建设综合管廊182公里,宜建区内远景规划建设综合管廊437.6公里,慎建区内远景规划建设综合管廊270.5公里。根据各建设分区面积,统计各建设区域单位面积内综合管廊规划建设长度指标,优先建设区为1.42km/km2,宜建区为0.70km/km2,慎建区为0.23km/km2,可知优先建设区是深圳市综合管廊建设最为集中、规模较大的区域,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分类和划定对各区域内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和规模控制的指导意义重大。

七、结语

(1)合理划定综合管廊建设区域是综合管廊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是有效确定综合管廊系统布局的重要基础。

(2)由于城市各区域建设条件、建设强度、管线需求和建设重点等条件差异,可将综合管廊建设区域划分为优先建设区、宜建区和慎建区三类,以指导综合管廊路由选择。

(3)结合优先建设区、宜建区和慎建区实际条件,应提出针对性地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策略和指引,指导各类区域内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和规模控制。

(作者单位: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管廊深圳市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在市政管廊中的应用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团队介绍
TOD/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