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以天津解放南路地区景观规划及中央绿洲城市公园设计为例

2017-08-01谢晓英

城乡建设 2017年13期
关键词:绿道绿洲城市公园

■ 谢晓英 张 元 王 欣

统筹建设

一体化绿色基础设施—以天津解放南路地区景观规划及中央绿洲城市公园设计为例

■ 谢晓英 张 元 王 欣

都市绿洲鸟瞰图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方法已难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公园体系、绿带、绿道和生态网络等城市建设理念相继提出,以应对不同时期城市的发展状态。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在此背景下产生,它不是一个全新的体系,而是公园体系、绿带、绿道和生态网络等城市建设理念的延伸,是一种可以统筹多方面、多层次的,更为宏观的、综合的、立体的和生态的规划设计方法。在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引导下的城市建设,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良性发展。

将热电厂冷却塔改造为活力地标,结合现状鱼塘打造湿地花园,利用人造雾技术形成梦幻的彩虹景观

天津是依托海河发展起来移民城市和商埠城市,是华北地区民族工业的摇篮。近年来,天津工业转型升级,工业重心向东南转移,中心城区将逐渐转变成以商贸、居住、文化功能为主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解放南路地区景观系统规划总平面图

统筹建设,构建解放南路地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发挥区域融合作用

天津解放南路地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南部,面积约16.7平方公里,北接海河、南邻天津外环路。地块内原有大片工业区,保留的工业遗址共有四处,分别是天津市公共交通二公司、天津市电机总厂、天津市渤海无线电厂及天津市陈塘庄热电厂,它们见证了天津作为工业城市高速发展的时期,是一代天津人的记忆。项目区域目前处于天津市发展主轴线上,天津主副城市中心之间,也是海河沿线的重要发展地区,周边有文化中心、梅江会展中心、梅江与梅江南居住区、海河后五公里等重要功能区。项目区域未来将要顺应天津城市重心南移的发展趋势,为文化中心周边区域外溢的产业功能和居住需求提供容纳对接场所,因此将由工业区转变为居住、商业为主的混合区域。

冷却塔下的水漫广场可举办各种大型活动,成为引领“绿色新生活”的场所与媒介

景观规划希望针对场地的区位要素、自然与文化要素,搭建具有内部连接性的城市自然区域和开放空间的网络,构成保证环境、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框架,以多行业、跨学科的多元参与性和实际操作性,促进地块由生产向生活转变,促进地区的生态改善,促进多元文化的交融,链接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现状与概念

营造舒适的小气候

笔者配合生态、交通、市政、地下空间等专项规划,先进行该地区的景观系统专项规划工作。将绿色基础设施理念融入规划设计概念之中,将绿色公共空间作为区域融合的媒介,在提高城市景观视觉价值的同时,复合多元功能、融入市民生活、突出地域文化,倡导健康、自然、低碳的“乐活”理念,搭建城市健康生态网络。并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构建了天津解放南路地区的公共景观体系和绿色空间网络,对公共空间提出景观控制要求,强调景观设计与城市功能的契合。在宏观层面把握全区景观风貌的整体性与特色性;在微观层面针对主要公园、道路景观、居住区和公共设施区提出指导细则。

公园与周边道路一体化设计

将现状卸煤槽改造为工业遗址花园,重拾区域工业记忆

一体化设计,实现中央绿洲城市公园的复合功能与多重价值

都市绿洲是解放南路地区的中央绿轴,南北长3.6公里,东西宽150米。相对于一般城市公园,带状公园与城市的交界面更长,关系更为紧密。都市绿洲延续解放南路地区景观专项规划提出的“工业+生态”的定位,对工业遗存采取“弃而不废”的原则,最大程度保留工业生产设施,将其改造为都市生活的休闲场所,促进地块由生产向生活的转变,促进地区的生态改善,延续地域特色景观。作为全区的中心绿轴,复合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

笔者提出“链接生态文明的复合型带状公园,城镇型绿道的全国典范”的建设目标,注重景观的多功能性,增进公园、城市、市民生活三者之间的互动。采用一体化设计策略设计公园与城市,链接城市绿道、风道系统、绿色空间以及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设计公园与市政道路,通过调整规划的市政道路断面,加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隔离带,使带状公园融入城市绿道系统,让绿色出行体验更为安全、舒适、愉悦;一体化表达城市文化和市民生活,保留场地内现有工业遗存,促进场所的更新与转化。

通过一体化的布局统筹使带状公园消解于城市,采用一体化的表达方式营造有归属感的公共空间,运用一体化的生态措施高效提升整体环境舒适度。公园最终成为引领“绿色新生活”的场所与媒介,鼓励绿色出行、全民健身、文化交融、创意活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观念与行为的自然转化、生成与传播。

一体化生态措施,发挥中央绿洲城市公园最大的生态效益

原有的工业设施造成了现状区域内工业污染、现状水质及土质均较差等问题。笔者紧密结合场地的自然条件,提出具有持续性、整体性、针对性的一体化生态措施。通过统筹区域内通风廊道、微地形与植被设计,营造舒适小气候,提升环境舒适度。综合雨水收集、能源利用等生态措施,建立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让城市水文过程重回自然。建设节约型园林,发挥科普教育和宣传示范作用。

结语

上述努力是想让市民享受到方便而必须的绿色基础设施,享受家门口的绿地。如100年前自来水网改变人的生活模式和生活质量一样,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改变人的生活模式和质量,促进个人行为方式的转变,主动寻求更为低碳环保的可持续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这在面对人口与资源双重压力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无界景观工作室)

猜你喜欢

绿道绿洲城市公园
绿洲里的老先生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骑行绿道“潮”玩成都
沙漠绿洲
环湖绿道游憩机会谱构建及应用——以南京市玄武湖为例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撒哈拉沙漠要变成绿洲?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