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三作为”做科技创新路上的有心人

2017-08-01谭亮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工银有心人总行

谭亮

用“三作为”做科技创新路上的有心人

谭亮

谭亮:1980年3月出生,2003年7月加入工行,现担任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分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2011年被评为浙江分行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获总行级科技核心人才奖;2015年获评“浙江青年金融才俊”称号;2016年获总行杰出青年提名和优秀青年称号。

2003年,我从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进入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信息科技部从事应用研发工作,当时,互联网信息化的浪潮已扑面而来,我隐约意识到一场银行业务革命即将到来,“扬帆破浪”是必然选择;工行“你追我赶,百舸争流”的文化氛围也要求我“策马扬鞭”,我意识到在科技创新上必须有所作为,有较大作为。

从进工行时起,“三作为”即“想作为、能作为、善作为”便成为我持续创新、不断向前的精神动力。十几年来,“三作为”一直是我前进路上的好伙伴,一直是亮在我头上的灯,飘在我心中的旗。

想作为,真心愿干。我热爱科技开发这个岗位,喜欢动脑子、想点子,诚心想干,真心愿干。时刻提醒自己是个党员,干是本分,更是职责。我要求自己要做个“有心人”,养成学习积累的好习惯。每天关注国内外信息化银行建设的趋势,充分利用手机建立起了“记事本”,走到哪看到哪记到哪,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有时半夜醒过来突然想到一个好点子,马上拿起手机记一笔。有好点子还要抓落实,改革创新没有样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为此,我告诫自己还要做个“实干家”,有了想法马上着手架构设计,考虑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我还非常注重集体的力量,经常组织团队同事们进行“头脑风暴”,在智慧碰撞中激发了一朵朵创新火花。领导说我身上有一名80后的特质,有激情、能担当、敢创新、爱实干。

能作为,用心实干。能作为不是乱作为,实干也不是蛮干,而是用心用脑、认准方向、找准目标,脚踏实地地干。在干的过程中,我努力发扬“钉钉子”“涉险滩”“水滴石”精神,苦练内功,甘心奉献。2012年,省分行为了向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具黏性的服务,创新提出“工银聚”转型发展新模式。我作为探索者和实践者之一,带领开发团队深入大企业客户,带头参与客户营销、需求研讨和系统设计,精心打造“工银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牵头研发并投产上线了伟星、物产、恒逸等数十条供应链。截至2016年底,平台累计上线核心企业94家,订单量414万笔,结算额已达2522亿元,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网络金融创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善作为,匠心巧干。善作为就是匠心巧干。创新需要苦干,需要捋起袖子加油干,但更需要匠心巧干,用工匠精神做好每一件事。在信息化大趋势下,如何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也是巧干、善干的一门学问。如何引领互联网金融浪潮?信息科技部门如何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增值中心”,甚至是“利润中心”?作为一名银行信息科技工作者,这是我必须时刻琢磨的问题。

多年改革创新播下的种子慢慢迎来了丰收的喜悦。十多年来,在省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团队文化指引下,在工行给予青年员工大展拳脚的舞台上,我与团队成员一起,在网络金融、智能办公、智能网点等多个产品线研发了包括工银聚、云办公、电子填单等近百个项目,得到了广泛运用和认可,本人连续三次获总行科技创新一等奖。

银行是不断变化的行业,只有树立危机意识,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让工行持续发展。互联网金融大潮势不可挡,我会继续努力做科技创新路上的弄潮儿、有心人和实干家,我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坚持用“三作为”去书写科技创新的新篇章,去打开科技创新美丽春天的新画卷。

猜你喜欢

工银有心人总行
工银欧洲阿姆斯特丹分行“镜头下的荷兰”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Regulating the Carbon/Electrolyt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Toward Enhanced K+ Storage
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揭佳怡: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资产负债表(2019)
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损益表(2019)
陈靖璇 做传统文化的有心人
做英语学习中的有心人
工行:工银投资拟不超30亿入股锦州银行
提高新闻敏感性要做“四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