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糖补给时机对运动员自我损耗的影响

2017-08-01郑程浩张连成孙立冬

体育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自控损耗时机

郑程浩,张连成,孙立冬

葡萄糖补给时机对运动员自我损耗的影响

郑程浩,张连成,孙立冬

1 问题提出

自我控制是指变更、调节或抑制个体本能冲动、欲望和习惯性反应的能力[9]。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最初是由Baumeister等[11]提出的,最近,Hagger等[26]指出该模型是理解自我控制最主流的理论模型。力量模型认为,个体完成需要自我控制的初始任务后,在随后的任务中表现不良,即出现自我损耗效应(Ego-depletion)。自我损耗的研究通常在实验室中进行,双任务范式(the two-task paradigm)证明了自我损耗效应的存在。该范式主要应用于状态自我控制的研究(特质自控主要采用量表测量),需要强调的是,状态与特质自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截然分开[1]。自我损耗是自我控制资源的消耗,而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一旦被损耗,自我控制的能力就会下降[10]。例如,Englert等[19]的研究发现,自我损耗下的个体在功率自行车任务(cycling task)中能量输出量远低于非自我损耗的参与者。

为探讨自我控制力量模型下自我资源的本质,学者们将研究目光转向葡萄糖[14,15,22]。目前,关于血糖(葡萄糖)影响自我控制的研究主要包括3类:1)实施自我控制前、后血糖值的相关性研究[13,23];2)摄入葡萄糖溶液给予充足的时间使其代谢,即操纵血糖促进自我控制的研究[22,29];3)葡萄糖溶液漱口促进自我控制的研究[27,34]。但也有部分学者对葡萄糖作为自我资源提出质疑,Vadillo等[37]采用P-curve元分析的方法探究葡萄糖与自我损耗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之间的效应量容易受文献发表和报告偏差的影响。还有学者并未得出葡萄糖能够改善自我控制的结论[31,32,38]。尽管葡萄糖作为自我控制资源本质仍存争议,但其对自我控制的改善具有现实意义。

张力为[6](2013)指出,最佳竞技表现的核心是良好的自我控制。运动领域中的自我损耗现象可能颠覆比赛的结果甚至还会对运动员的竞技生涯造成影响。认知资源和坚持性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十分重要,可潜移默化地影响竞赛结果。例如,受到对方运动员战术干扰时,降低认知资源的损耗可保证运动员正常水平的发挥;在时间跨度较长的竞赛中,胜利或许更青睐于能够多坚持1秒的运动员。运动员的自我损耗现象更多的涉及认知任务,比如,篮球运动员传球过程与注意调节、意志行为和情绪调节等密切相关[5]。虽然自我损耗涉及坚持性任务的研究较少,但运动员的坚持性对于运动表现也非常重要[17],主要体现在自我损耗容易影响运动员日常训练、竞技比赛的坚持性。Engler[20]发现,自我控制任务导致的自我损耗效应,会对实验室中的身体坚持性任务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适用于缓解自我损耗现象。已有研究证实,补给葡萄糖会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并减少自我损耗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8,22,39]。既然葡萄糖可改善自我损耗效应,那么,在什么时机补给葡萄糖才能最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众所周知的例子是:扁鹊长兄的医术高明在于“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扁鹊的医术精湛在于“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因此,本研究将补给时机分为自我损耗前和自我损耗后。另外,由于自我损耗会损害运动员身体坚持任务和认知任务的表现,本研究将采用两种类型的自控任务,探究葡萄糖补给时机对运动员自我损耗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自控任务制定合理的补给时机策略。

2 预实验:自我损耗任务的检验

本研究涉及葡萄糖代谢,25 g葡萄糖完全代谢到脑需要8 min左右[16]。以往研究采用108试次的Stroop任务时间不足5 min,葡萄糖无法代谢完全会干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为保证葡萄糖摄入后达到供能效果,本研究适当增加Stroop任务的试次,并检验改进后的Stroop任务能否有效诱发自我损耗状态。

2.1 实验方法

2.1.1 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组间设计,自变量为自我损耗状态(包括自我损耗组和非自我损耗组),因变量为难度、努力程度和心境量表得分。

2.1.2 实验参与者

邀请某体育学院36名(全部为男性)羽毛球运动员参与本实验。运动等级:国家一级1人,其余均为国家二级。年龄=20.527岁,SD=2.679岁,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人。实验地点为某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2.1.3 实验材料

1.Stroop任务(改自张连成等[7]的研究):采用E-prime软件自编Stroop程序。告之参与者需要对汉字的颜色和汉字的字义进行辨别,若颜色与字义一致,按“1”键,例如:绿颜色的“绿”字出现按“1”键;颜色与字义不一致,按“2”键进行反应,例如:绿颜色的“蓝”字出现按“2”键。呈现刺激的屏幕背景为白色,刺激呈现为红、黄、蓝、绿4个中文汉字,字体为黑体88 Pt加粗。刺激呈现在屏幕中央,呈现时间为1500 ms,刺激之间的间隔随机500~1 000 ms,十字刺激呈现200 ms。正式实验设置216次反应,其中144次为颜色与字义一致,72次不一致。所有刺激均随机(Excel随机序列编码)呈现,任务完成大约需要8 min。

2.《简式心境内省量表》(BMIS):该量表为单维度量表,包含16个条目,参与者对16个条目在“完全没有”“没有”“有一点”“完全如此”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当前心境的描述,分别记为1、2、3、4。前人研究发现,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4,33]。

3.《自我控制操控检查表》包括2个题目:1)您认为完成该任务的难度有多大?7点计分,1代表非常容易,7代表非常困难。2)您认为按照刚才的要求完成任务需付出多大的努力?5点计分,1代表非常轻松,5代表非常努力。

4.联想Y470笔记本电脑。

2.1.4 实验程序

参与者填写实验知情同意书后,由主试介绍实验流程,实验前休息3 min。

第1步:随机将参与者分为自我损耗组和非自我损耗组。

第2步:进行Stroop任务,两组指导语均为:接下来您会看见一些汉字,当汉字的词义与颜色一致时按“1”键,不一致时按“2”键进行反应,按任意键开始实验(非自我损耗组进行的Stroop任务全部设置字词与颜色一致的刺激)。

第3步:填写《简式心境内省量表》和《自我控制操控检查表》。

第4步:实验完成,赠送参与者礼物。

2.2 实验结果

本研究首先对改进后Stroop任务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参考以往研究[2,7],检验了自我损耗组与非自我损耗组在Stroop任务难度、努力程度上的差异。自我损耗与非自我损耗组在Stroop任务难度、努力程度和心境上的得分情况见表1。

表1 本研究改进后Stroop任务难度、努力程度和心境得分Table 1 The Modified Stroop Task on Difficulty,Effort and Mood Scores (±SD)

难度努力程度心境总分自我损耗组3.222±0.8783.167±0.98537.445±3.364非自我损耗组1.666±0.7671.611±0.69740.500±3.258

表1为Stroop任务难度、努力程度和心境得分的均值、标准差。以自我损耗状态为自变量,难度、努力程度以及心境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自我损耗状态在难度得分上主效应显著F(1,34)=37.135,P<0.01,η2=0.522,自我损耗组参与者(=3.222,SD=0.878)在Stroop任务中主观评价显著难于非自我损耗组参与者(=1.666,SD=0.767)。自我损耗状态在努力程度得分上主效应显著F(1,34)=25.981,P<0.01,η2=0.433,在Stroop任务中自我损耗组参与者(=3.167,SD=0.985)比非自我损耗组参与者(=1.611,SD=0.697)付出更大的努力。自我损耗状态在心境得分上主效应显著F(1,34)=7.661,P=0.009,η2=0.184,在Stroop任务中自我损耗组参与者(=37.445,SD=3.364)心境得分显著低于非自我损耗组参与者(=40.500,SD=3.258)。该研究结果揭示,改进后的Stroop任务可以诱发参与者自我损耗状态。

3 实验1:葡萄糖补给时机对运动员自我损耗 (坚持任务)的影响

葡萄糖补给可改善自我损耗效应,但不同补给时机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尚无学者深究,本研究将探讨葡萄糖补给时机对运动员自我损耗(坚持任务)的影响。另外,为平衡掉葡萄糖甜味可能对自我控制能力造成的影响,实验将采用同样具有甜味但无能量的安赛蜜溶液作为对照。

3.1 实验方法

3.1.1 实验设计

采用两因素组间设计,自变量为补给时机(自我损耗任务前和自我损耗任务后)和补给策略(葡萄糖溶液和安赛蜜溶液);协变量为Handgrip任务前测坚持时间(s),因变量为Handgrip任务再测坚持时间(s)。

3.1.2 实验参与者

邀请某体育学院72名(全部为男性)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参与本实验。运动等级为国家二级,年龄=22.111岁,SD=2.038岁。

实验地点:某运动心理学实验室,室温为25℃左右,15∶30~16∶00进行实验。

实验要求:参与者实验前3 h内禁食,近1周无熬夜状态,近24 h内有适量锻炼行为以保持精力充沛(为避免实验开始前的锻炼行为对实验造成干扰,实验前3 h内参与者不能有剧烈锻炼行为)。被试体重不小于50 kg且无糖尿病以及糖代谢疾病,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或色弱,右利手;测试屏幕正对参与者,统一注视屏幕夹角,其公式为∠A=(360/2π)×d/L,根据被试身高调节眼睛与屏幕的距离(d为人眼与显示器的距离,L为目标刺激所呈现背景的长度);每次只有1名研究者参与实验。

3.1.3 实验材料

A型手力握力器;硬币1枚;调制浓度为25 g/100 mL葡萄糖溶液和浓度为0.005 g /100 mL的安赛蜜溶液[8];Stroop任务(同预实验);联想Y470笔记本电脑(同预实验)。

3.1.4 实验程序

参与者填写实验知情同意书后,由主试介绍实验流程。

第1步:测量Handgrip任务坚持时间基线,然后休息3 min。

第2步:随机将参与者分为补给葡萄糖组和补给安赛蜜组(补给量为100 mL)。

第3步:补给葡萄糖组和补给安赛蜜组参与者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补给后立刻进行Stroop任务,另一组完成Stroop任务后立刻补给(Stroop任务同预实验仍为8 min左右)。

第4步:休息8 min。

第5步:进行Handgrip再测任务。

第6步:向参与者表示谢意,完成实验并解释实验意图。

3.2 实验结果

为检验葡萄糖补给时机对自我损耗(坚持任务)的影响,以补给时机和补给策略为自变量,Handgrip任务前测坚持时间为协变量,Handgrip任务再测坚持时间为因变量进行单变量两因素协方差分析(two-way ANCOVA)。首先进行协方差前提条件检验:通过绘制散点图发现,协变量与因变量具有线性相关趋势。另经统计分析发现,补给时机与补给策略交互作用不显著F(1,67)=1.671,P=0.201,且在0.05的水平上可靠,即各实验处理组中依据协变量预测因变量的回归线斜率系数相等,亦即各条回归线相互平行,因此可继续进行协方差分析。不同补给时机、策略下运动员的Handgrip任务坚持时间如表2所示。控制前测Handgrip任务的影响后,发现补给时机主效应不显著F(1,67)=1.488,P=0.227,η2=0.022;补给策略主效应显著F(1,67)=4.386,P=0.040,η2=0.061。调整前测Handgrip任务坚持时间后,补给时机(修正均数:自我损耗前补给组=88.541,自我损耗后补给组=82.764)对再测Handgrip任务坚持时间无显著影响,补给策略(修正均数:葡萄糖组=90.616,安赛蜜组=80.689)在再测Handgrip任务坚持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并在0.05的水平上可靠(表3)。

表2 不同补给时机、策略下Handgrip任务坚持时间Table 2 Duration on the Handgrip Task of Different Supplementing Time and Supplementing Strategies(±SD,s)

表2 不同补给时机、策略下Handgrip任务坚持时间Table 2 Duration on the Handgrip Task of Different Supplementing Time and Supplementing Strategies(±SD,s)

自我损耗前自我损耗后补给葡萄糖组100.893±42.81889.333±33.293补给安赛蜜组84.944±25.08967.444±20.856

表3 不同补给时机、策略对Handgrip任务坚持时间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Supplementing Time and Supplementing Strategies on the Handgrip Task

3.3 讨论

自我损耗前和自我损耗后补给葡萄糖对身体坚持时间的影响不存在差异,在补给策略上补给葡萄糖的参与者相对于补给安赛蜜的参与者,更能有效提高耐力坚持任务的时间。结果揭示,无论自我损耗前还是自我损耗后补给葡萄糖均可提高身体坚持性自我控制能力。Hagger等[27]的研究发现,自我损耗后用葡萄糖溶液漱口即可提高参与者Handgrip任务的坚持时间。本研究发现,自我损耗前或后补给葡萄糖可提升坚持性自控能力。前者涉及葡萄糖促进自我控制的动机机制,后者主要依据能量机制,综合前人研究来看,葡萄糖促进自我控制的机制相当复杂。另外,部分葡萄糖对肌细胞直接供能,也会影响任务表现,因此,葡萄糖促进身体坚持任务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综上,无论在自我损耗前还是自我损耗后补给葡萄糖,均可改善运动员随后身体坚持性自控任务的表现。

4 实验2:葡萄糖补给时机对运动员自我损耗 (认知任务)的影响

除坚持性外,认知资源对运动员竞技成绩也同样关键。本研究将在实验1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葡萄糖补给时机对运动员自我损耗(认知任务)的影响。

4.1 实验方法

4.1.1 实验设计

采用两因素组间设计,自变量为补给时机(自我损耗任务前和自我损耗任务后)和补给策略(葡萄糖溶液和安赛蜜溶液),因变量为Visual-CCPT任务虚报数、漏报数和反应时(ms)。

4.1.2 实验参与者

邀请某体育学院72名大学生(全部为男性)篮球运动员参与本实验,年龄=22.653岁,SD=1.762岁,运动等级均为国家二级。实验地点、要求同实验1。

4.1.3 实验材料

1.Visual-CCPT任务,本实验根据Visual-CCPT范式,采用E-prime程序编制,共有9个数字(0~9),目标刺激为白色,呈现刺激的屏幕背景为黑色。要求研究参与者用右利手食指按键盘的“1”键对屏幕中央所呈现的“7”后紧接着呈现的“3”进行反应。目标刺激呈现时间为150 ms,刺激间隔时间为800 ms,所有刺激伪随机排列。所有刺激字符为500个,其中目标字符“7”和“3”各为150个,分别占字符总数的30%,其余字符数各为25个。其中数字“7”后面紧接着出现数字“3”的数量为50个,计算机自动记录虚报数、漏报数及反应时[4,7,35]。

2.Stroop任务(同预实验)。

3.补给溶液配制(同实验1)。

4.联想Y470笔记本电脑(同预实验)。

4.1.4 实验程序

参与者填写实验知情同意书后,由主试介绍实验流程,实验前休息3 min。

第1步:随机将参与者分为补给葡萄糖组和补给安赛蜜组(补给量为100 mL)。

第2步:补给葡萄糖组和补给安赛蜜组参与者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补给后立刻进行Stroop任务,另一组完成Stroop任务后立刻补给(自我损耗任务同预实验为8 min左右)。

第3步:休息8 min。

第4步:进行Visual-CCPT任务。

第5步:向参与者表示谢意,完成实验并解释实验意图。

4.2 实验结果

为检验葡萄糖补给时机对自我损耗(认知任务)的影响,以补给时机和补给策略作为自变量,Visual-CCPT任务的虚报数、漏报数和反应时为因变量进行两因素多元方差分析。描述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

多元检验的结果发现,补给时机(P=0.002)和补给策略(P<0.001)的主效应显著,其交互作用(P=0.148)不显著。继续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发现,补给时机在虚报数上主效应显著F(1,68)=4.183,P=0.045,η2=0.058;在反应时上主效应显著F(1,68)=4.881,P=0.031,η2=0.067;在漏报数上主效应不显著F(1,68)=2.849,P=0.096,η2=0.040。事后检验发现,自我损耗前补给的参与者比自我损耗后补给的参与者虚报数(1.083 vs. 2.028;P=0.048)更少且反应时(202.106 vs. 228.442;P=0.037)更短。补给策略在虚报数上主效应显著F(1,68)=10.552,P=0.002,η2=0.134;在漏报数上主效应不显著F(1,68)=1.759,P=0.189,η2=0.025;在反应时上主效应不显著F(1,68)=2.326,P=0.132,η2=0.033。事后检验发现,补给葡萄糖的参与者在虚报数上显著少于补给安赛蜜组参与者(0.806 vs. 2.31;P=0.002,表5)。

表4 不同补给时机、策略下Visual-CCPT任务虚报数、漏报数和反应时Table 4 The Commission Number,Underreporting Number and Reaction Time of Visual-CCPT Tasks in Different Supplementing Time and Supplementing Strategies (±SD)

表4 不同补给时机、策略下Visual-CCPT任务虚报数、漏报数和反应时Table 4 The Commission Number,Underreporting Number and Reaction Time of Visual-CCPT Tasks in Different Supplementing Time and Supplementing Strategies (±SD)

自我损耗前补给自我损耗后补给补给葡萄糖组补给安赛蜜组补给葡萄糖组补给安赛蜜组虚报数 0.278±0.574 1.889±1.530 1.333±1.283 2.722±3.322漏报数 0.889±1.604 1.333±2.030 1.500±1.470 2.278±2.540反应时(ms)206.772±30.075197.442±34.780205.592±62.156251.292±65.216

表5 不同补给时机、策略对Visual-CCPT任务的影响Table 5 Effects of Different Supplementing Time and Supplementing Strategies on the Visual-CCPT Task

4.3 讨论

相对于身体坚持性自控任务,葡萄糖补给时机对认知自控任务改善的效果有明显的不同。概括地说,自我损耗前让参与者感觉到甜味比自我损耗后更能提高抑制本能反应的能力并缩短反应时。葡萄糖的甜味会使机体认为将有大量的葡萄糖(奖励动机)到来,从而明显减少了对体内葡萄糖代谢的保护,进而提升自控能力[34],而安赛蜜可能让参与者感觉到奖励,但这种无能量的奖励或许转瞬即逝。另外Gant等[25]指出,舌头只要感受到葡萄糖的甜就会激活大脑中的认知动机中枢,在完成高难度任务时,就相当于给大脑提供驱动力。与自我损耗后补给的参与者相比,或许自我损耗前补给的甜味刺激了大脑奖惩区域,激发动机从而减少随后自我资源的损耗。待葡萄糖完全代谢,继续以能量供给的形式促进随后认知任务的表现。由此我们推断,葡萄糖的动机机制和能量机制共同作用,促使认知自控任务的顺利完成。综上,自我损耗前补给葡萄糖可明显减少Visual-CCPT任务的虚报数,即对于认知任务来说,自我损耗前补给葡萄糖更能有效地改善个体认知性自我控制能力。

5 分析与讨论

身体坚持性和认知能力对运动员竞技比赛的成绩十分关键[17,21]。考虑到自我控制涉及生理和心理任务[18],本研究在自我控制力量模型的框架下,发现葡萄糖补给的时机对改善自我损耗效应的效果因表现任务的类型而有所差异。

自我损耗前或自我损耗后补给的葡萄糖均可提高Handgrip任务的坚持时间。因此,本研究推测,葡萄糖促进身体坚持任务的机制可能有3种:1)葡萄糖代谢到脑,从心理学视角增加心理资源或“意志力”的储备量[30],起到“开源”的作用;2)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肌细胞,通过生理供能提高任务坚持时间;3)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身体坚持性自我控制能力。针对自我控制而言,这意味着采用葡萄糖预防或补给策略,均可减少个体实施自控时产生的自我损耗。对于随后的身体坚持任务来说,葡萄糖的补给时机可能并不重要。

自我损耗前补给的葡萄糖,可有效减轻个体实施自我控制时的损耗,然而自我损耗后补给效果则相对较小。这可能提示,实施自控的参与者由于消耗了事前补给的葡萄糖或由甜味激发完成任务的动机,进而弥补损耗的自我资源。但自我损耗后补给葡萄糖的效果则不明显,说明对于需要自我控制参与的认知任务来说,葡萄糖的作用机制比坚持性任务更为复杂。正如窦泽南等[3](2017)提到的,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高级心理过程可以完全被单一的神经元生化过程所解释。这意味着对于认知自控任务的提高,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说服力度可能不足。还需借助其他自我控制理论模型,共同揭示葡萄糖对自我控制的促进机制。例如,自我控制的资源分配模型(Resource-Allocation Model of Self-Control)[12]、动机替代模型(an Alternative to the Energy Model:Motivational Effects of Carbohydrates)[34]和奖励模型(Reward Based Model)[3,36]等。虽然,自我损耗前与自我损耗后补糖的效果存在差异的机制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接下来的认知自控任务,预防的补糖策略比补偿的策略更为有效。

不过,本研究存在额外相关变量控制不够严谨的问题。1)对于自我损耗的操作性定义没有明确,即在没有非自我损耗对照组的情况下无法做到操控检查和心境量表的检验,为此增加的预实验仅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自我损耗任务能够有效诱发自我损耗状态。2)改进后的Stroop可以诱发自我损耗但是效果不好,仍是一个难度较低(7级量表中均数为3.222)、努力程度中等(5级量表中均数为3.167)的任务。此外,从理论上讲,自我损耗组与非自我损耗组参与者心境总分无显著差异方可确保自我损耗任务的有效性,但本研究得出显著差异,可能是由Stroop任务较长的持续时间所影响,这也是改进后Stroop任务的不足之处。3)没有筛除特质自控能力过高或过低的运动员参与者。特质自控高可以视为日常生活中积累、总结了庞大的自动化经验,以克服当前利益诱惑与长远目标的冲突[24,28],即该群体不易或容易产生自我损耗可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4)为了使葡萄糖完全代谢进而参与者需要休息8 min,那么其对自我控制的改善,是由经休息使得自我资源恢复还是供能导致仍需深入讨论。5)葡萄糖代谢的速度因人而异,未充分考虑运动员参与者的葡萄糖耐量。6)葡萄糖代谢能量维持的时间和自我损耗作用后效的时间也没进行探讨。未来研究需对自我损耗制定操作性定义;通过神经影像学手段,以葡萄糖或结合其他心理因素,探究其促进认知自控任务的机制;考虑补给葡萄糖与自控能力之间的剂量效应,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合理的补给策略,以提升裁判、运动员和学生等频繁实施自控群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6 结论

1.自我损耗前补给(预防)或自我损耗后补给(补偿)葡萄糖的策略均可有效提高运动员身体坚持性自控能力。

2.对于认知自控任务的改善,预防比补偿的补糖策略更为有效,即在自我损耗之前补给葡萄糖可有效提高运动员认知性自控能力。

3.补充葡萄糖确实可以促进运动员的自我控制,但不同类型自控任务的表现会因补糖时机产生差异,因此,建议体育科学实践者根据不同的自我控制任务来选择合适的补糖时机。

[1] 董蕊,倪士光. 工作场所不道德行为: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的解释[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4(1):133-144.

[2] 董蕊,张力为. 榜样启动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J].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2):122-131.

[3] 窦泽南,方圆,周伟,等. 自我控制的奖励模型与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7,25(1):86-98.

[4] 孙拥军. 自我控制损耗对运动员操作表现的影响[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5] 项明强,张力为. 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竞技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 体育科学,2016,36(8):67-78.

[6] 张力为. 运动员的自我控制:重要理论及研究进展[J]. 心理科学,2013,36(3):515-523.

[7] 张连成,张力为,高淑青. 不同的思维控制内容对运动员自控损耗的影响[J]. 体育科学,2012,32(9):62-66.

[8] 郑智生. 葡萄糖影响自我损耗的作用机制[D]. 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5.

[9] BAUMEISTER R F,HEATHERTON T F. Self-regulation failure:an overview [J]. Psychological Inquiry,1996,7(1):1-15.

[10] BAUMEISTER R F,MURAVEN M,TICE D M. Ego depletion:a resource model of volition,self-regulation,and controlled processing [J]. Social Cognition,2000,18(2):130-150.

[11] BAUMEISTER R F,HEATHERTON T F,TICE D M. Losing control:How and why people fail at self-regulation [M].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94.

[12] BEEDIE C J,LANE A M. The role of glucose in self-control:Another look at the evidence and 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ization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2012,16(2):143-153.

[13] BENTON D. The impact of increasing blood glucose 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J]. Biol Psychology,1990,30(1):1-13.

[14] BIRNIE L H,SMALLWOOD J,REAY J,et al. Glucose and the wandering mind:Not paying attention or simply out of fuel? [J]. PsychoBehav,2015,232(16):1-8.

[15] BUSHMAN B J,DEWALL C N,JR P R,et al. Low glucose relates to greater aggression in married couples [J]. Proc Nat Academy Sci USA,2014,111(17):6254-6257.

[16] DONOHOE R T,Benton D.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aggressiveness in females [J]. Personality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9,26(5):905-911.

[17] DORRIS D C,POWER D A,KENEFICK E.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ego depletion on physical exercise routines of athletes [J]. Psychol Sport Exercise,2012,13(13):118–125.

[18] EGAN P M.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foci on self-regulatory persistence [D]. Dissertations Theses - Gradworks,2015.

[19] ENGLERT C,WOLFF W. Ego depletion and persistent performance in a cycling task [J]. Int J Sport Psychology,2015,6(1425):137-151.

[20] ENGLERT C.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 in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J]. Front Psychol,2016,7(824):1-9.

[21] FURLEY P,BERTRAMS A,ENGLERT C,et al. Ego depletion,attentional control,and decision making in sport [J]. Psychology Sport Exercise,2013,14(6):900–904.

[22] GAILLIOT M T,BAUMEISTER R F,DEWALL C N,et al. Self-control relies on glucose as a limited energy source:Willpower is more than a metaphor [J]. J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2007,92(2):325-336.

[23] GAILLIOT M T. Improved self-control associated with using relatively large amounts of glucose:Learning self-control is metabolically expensive [J]. Psychol,2012,3(11):987-990.

[24] GALLA B M,DUCKWORTH A L. More than resisting temptation:Beneficial habits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control and positive life outcomes [J]. J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2015,109(3):508-525.

[25] GANT N,STINEAR C M,BYBLOW W D. Carbohydrate in the mouth immediately facilitates motor output [J]. Brain Res,2010,1350(2):151-158.

[26] HAGGER M S,CHATZISARANTIS N L. A multilab preregistered replication of the ego-depletion effect [J]. Perspect on Psychological Sci,2016,11(4):546-573.

[27] HAGGER M S,CHATZISARANTIS N L. The sweet taste of success:the presence of glucose in the oral cavity moderates the depletion of self-control resources [J].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Bull,2013,39(1):1-43.

[28] HAYNES A,KEMPS E,MOFFITT R. Does trait self-control predict weaker desire for unhealthy stimuli? A lab-based study of unhealthy snack intake [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6,89:69-74.

[29] KELLY C L,SÜNRAM-LEA S I,CRAWFORD T J. The role of motivation,glucose and self-control in the antisaccade task [J]. Munich:CESifo Working Paper,2014.

[30] KUHN M,KUHN P,VILLEVAL M C. Self control and intertemporal choice:Evidence from glucose and depletion interventions [R]. Munich:CESifo Working Paper,2014.

[31] KURZBAN R,DUCKWORTH A,KABLE J W,et al. An opportunity cost model of subjective effort and task performance [J]. Behavioral Brain Sci,2013,36(6):661-679.

[32] LANGE F,EGGERT F. Sweet delusion. glucose drinks fail to counteract ego depletion [J]. Appetite,2013,75(2):54-63.

[33] MAYER J D,GASCHKE Y N. The experience and meta-experience of mood [J]. J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1988,55(1):102-111.

[34] MOLDEN D C,HUI C M,SCHOLER A A,et al. Motivational versus metabolic effects of carbohydrates on self-control [J]. Psychol Sci,2012,23(10):1137-1144.

[35] MURAVEN M,SHMUELI D,BURKLEY E. Conserving self-control strength [J]. J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2006,91(91):524-537.

[36] SHENHAV A,BOTVINICK M M,COHEN J D. The expected value of control: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function [J]. Neuron,2013,79(2):217-240.

[37] VADILLO M A,GOLD N,OSMAN M. The bitter truth about sugar and willpower:the limited evidential value of the glucose model of ego depletion [J]. Psychol Sci,2016,27(9):1-8.

[38] WAGSTAFF C R. Emotion regulation and sport performance [J]. J Sport Exercise Psychol,2014,36(4):401-412.

[39] WANG X T,DVORAK R D. Sweet future:Fluctuat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affect future discounting [J]. Psychol Sci,2010,21(2):183-188.

Effects of Glucose Supplementing Time on Ego-depletion of Athletes

ZHENG Cheng-hao,ZHANG Lian-cheng,SUN Li-dong

尽管葡萄糖作为自我控制资源本质的观点仍存争议,但其对状态自控的改善值得肯定。为探讨葡萄糖补给时机对运动员自我损耗的影响,预实验检验改进后的Stroop任务诱发自我损耗的效果,选取36名男性羽毛球运动员,探究自我损耗状态对努力程度、难度和心境得分的影响。实验1:选取72名男性网球运动员,探究补给时机和补给策略对Handgrip任务(坚持性自控任务)坚持时间的影响。实验2:选取72名男性篮球运动员,探讨补给时机和补给策略对Visual-CCPT任务(认知性自控任务)的虚报数、漏报数和反应时的影响。结果发现:1)改进后的Stroop任务可诱发自我损耗状态;2)自我损耗前、后补给葡萄糖均可提升运动员坚持性自控任务的表现;3)自我损耗后补给葡萄糖对于改善认知自控任务表现的效果不大,自我损耗前补给葡萄糖可有效促进运动员认知自控任务的表现。

葡萄糖;自我损耗;自我控制;力量模型;补给时机;运动员

Although glucose is still controversial as the essence of self-control resources,its improvement in state self-control is worthy of recogni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glucose supplementing time on the ego-depletion of athletes,preliminary experiment tests the effects of inducing ego-depletion by the modified Stroop task,and select 36 male badminton players,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ego-depletion on the effort,difficulty and mood scores. In experiment 1,72 male tennis players were select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upplementing time and supplementing strategies on the Handgrip task (persistence self-control task). In experiment 2,72 male basketball players were selecte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supplementing time and supplementing strategies on the commission number,underreporting numbers and response time of Visual-CCPT tasks (cognitive self-control task).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modified Stroop task can induce ego-depletion;before and after the ego-depletion,supplying glucose can enhance the athlete’s persistence self-control task performance;after the ego-depletion,supplement for glucose has little effect in improving cognitive self-control task performance;before the ego-depletion glucose can promote the performance of athletes cognitive self-control task effectively.

glucose;ego-depletion;self-control;strength model;supplementing time;athlete

G804.8

A

1000-677X(2017)07-0030-07

10. 16469/j. css. 201707004

2017-04-05;

2017-05-25

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TJTY16-014);天津市体育局攻关项目课题(GY201601);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项目(2015);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资助(1251410401)。

郑程浩,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E-mail:zchpsy@163.com;张连成,男,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Tel:(022)23011782,E-mail:zlc-hhht@163.com;孙立冬,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E-mail:sunld_psychology@163.com。

天津体育学院 国家体育总局竞技运动心理与生理调

控实验室,天津 300381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

猜你喜欢

自控损耗时机
逆变器损耗及温度计算
浙江派沃自控仪表有限公司
浙江派沃自控仪表有限公司
核电厂主泵专用变压器1级能效限值推算
石油化工自控仪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几种常见物体在5G频段的穿透损耗测试分析
5G传播损耗及链路预算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时机与妙手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