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探析

2017-07-31刘冬艳方纯洁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5期
关键词: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刘冬艳+方纯洁

摘要:本文通过剖析安徽新华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情况,针对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一分析,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和特色建设总结可借鉴性经验。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专业特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一、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现状

根据收集的部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很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和开设课程还停留在传统教学中,专业优势不突出,大部分都以文科课程为主,仅有合肥工业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开设了部分技术方向课程。

根据调查,较为有特色做法的有:安徽财贸学院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上,设置了两个特色方向:跨境电商和网站运营;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上,设置了三个方向:互联网+跨境电商技术、移动电子商务、网络金融,在实际执行中,第二学年末,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发展目标自愿选择专业方向,特色较为明显。

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定位不清晰

专业定位,是以学院办学定位为参照,结合社会需要、学院发展规划,为专业发展确定方向、目标、任务等而进行的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构想和规划活动。专业定位要服从于办学定位,二者个性要鲜明,都要体现特色。但是目前很多高校专业定位模糊,培养的学生能力描述不清晰。专业定位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明确的专业定位才能为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指明方向。

2.特色不“特”

根据市场调查,很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标榜的“特色”严重具有雷同性,特色不鲜明,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太大差别,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注重理论,即各种管理类课程的堆砌。二是偏重于计算机能力,即课程以设计开发类为主。这些课程体系毫无特色而言,学校要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的良好现状,只有发展专业特色、打造专业特色,与其他学校电子商务专业错位发展,才能让毕业生就业时拥有自己的优势。

3.缺乏实践支撑

电子商务专业的操作性较强,根据调查,目前高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实践能力较弱,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标准。究其原因,主要是实践体系不完善、设施落后,实践仅停留在模拟软件中等。没有良好的实践支撑,导致很多高校的实践课程如同虚设,不能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三、安徽新华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分析

1.清晰的专业定位

安徽新华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于培养具备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和运营能力,满足电子商务行业各类单位的需要,胜任电子商务对网络营销、平台实操、网络运营、行业规划等各类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旨在培养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求,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要求,掌握电子商务的运营、技术开发、战略规划三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不但能够在工商企业从事电子商务实际工作,而且能够自主创业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3.“实战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在学校“三个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电子商务市场需求,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学创结合”的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即电子商务理论学习与电子商务创业实战紧密结合,在创业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创业,电商专业课程100%在电子商务实验室中开设,培养学生掌握网络的基本应用知识。

2013年,为了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安徽新华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教学中大幅度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将各个模块的专业知识与电子商务创业过程紧密结合,形成了素质教育、电子商务创业入门、网店运营、店铺推广、战略经营五个模块实战型的课程体系。

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国家利好政策的制定,政府部门、银行、企业等机构都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由此也给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性质不同,经营范围不同,造成了需求人才特点不同、能力要求不同,因此安徽新华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了五大专业方向:国内电商多平台运营、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移动电商、电商技术开发,以满足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

4.“边实践边理论,理论教学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

安徽新华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收信息,无论知识有没有掌握,课程结束学习也就结束”的理论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师演示,学生跟着操作,至于原理有没有掌握,教师无法得到反馈”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组织模式;改变了过去“课程结束后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

通过“四个改变”,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融合,形成“边实践、边理论”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将理论考核和创业实战操作考核緊密结合,把创业实绩、操作作品、创业大赛等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学生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创意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培养与考核。

5.设置了立体化的“政、企、校”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加强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学校积极与政府、企业建立合作,形成了立体化的“政、企、校”实践教学体系。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完成相应理论课程学习和相关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学习外,还要参与到校企结合的电子商务方向培养课程中。从大一的认知、大二的实战、大三的能力提升到大四的独立运营,整个过程以团队形式进行,教师和团队形成一对一全程指导,保障学生能力培养的连续性。

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为电商人才培养构筑一个连续性强、开放性的环境,通过累计一年多的企业阶段学习和实战,使学生获得电子商务行业要求的专业技能。

四、结语

高校专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专业定位还是课程体系都不能一成不变,电子商务市场变化快的特点也就决定了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提出的能力要求不断在改变,“随之而变”应该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大特色。另外,通过分析安徽新华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可以看出专业特色的发展要有完善的支撑体系才能实现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由建伟.后现代教育观对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启示和构想[J].海外英语,2015(5).

[2]赵泉.应用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研究[J].卷宗,2016(2).

[3]戚建明.基于协同电子商务平台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刘冬艳,女,汉族,讲师,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究。

方纯洁,男,汉族,讲师,主要从事经济学、高等教育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基于专业特色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低碳能源技术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