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析

2017-07-31敖文雅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5期

摘要:在2008年全球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内忧外患,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增速换挡,本文就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现有的几种较为成熟的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文中穿插了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对比,说明互联网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具有传统金融没有的优势;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当下互联网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一、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定义,当前学术界主流看法认为就是在这一模式下,支付快捷方便,市场信息较为对称,资金供求的两方不通过第三方即可进行交易,不经过传统的金融中介行业,可以做到甚至超越和现在融资模式一样的金融资产配置效率,且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较大的削减了双方交易的成本。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1.成本低。在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交易的条件下,资金供需两方可利用互联网平台完成信息真假甄别、条件匹配、定价以及进行交易等环节,不需要传统中介参与、没有相应的交易成本、不存在垄断利润的问题。2.效率高。互联网金融工作的进行主要是由计算机来完成,具有操作流程标准化的特点,客户不存在和传统金融机构一样排队等待的问题,工作处理的速度有比以前快,消费者的体验感觉更好。3.覆盖广。这些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既额度小且每家具体情况都不一样,在传统金融体系中根本不被考虑,但是就是因为这样,在服务中小企业客户方面互联网金融有着天然的优势,可以百分之百的去覆蓋到这一块传统金融无法覆盖的区域。4.风险大。首先是信用风险。到目前为止,我国都还没有大规模的推进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也还没有正式出台施行,互联网金融的违约成本很低,发生了较多的诈骗贷款、携款潜逃等风险。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传统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全国中小企业协会在2015年4月做了一份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中,融资困难占比23.5%,仅次于宏观经济不景气。而融资的方式主要为內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內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占比分别为46%与54%。內源融资主要来源是企业自身经营所得或企业主再次投入;而外源融资的主要构成为银行贷款32.2%,民间借贷32.3%,互联网金融12.9%,小额贷款公司12.9%,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8.1%,典当融资1.6%,从中我们分析一下主要的两个来源。

1.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相对于利息要求极大的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民间借贷一般都是没有抵押物的信用贷款,在匹配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方面比银行更有优势。民间借贷因为较高的风险系数,而投资永远都是高风险高收益,所以民间借贷一定是高利率,但中小企业普遍面临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较高的利息压力肯定会限制其融资能力,减弱其融资意愿。2.银行贷款。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财会制度不够完善,财务报表中往往存在不准确、不真实、不完整的情况,切信用体系未建立健全,中小与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也比较少,银行无法为其建立长期信用档案。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导致银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依赖企业进行內源性融资,少部分选择间接融资,却面临了间接融资体系不完备的问题,直接融资并不是常用的占比高的融资模式。

1.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依赖内源融资。因为向外部的融资往往需要完善的财务数据来证明企业的还款能力,同事要求企业有完备的会计制度,在此环境下更多的的中小企业选择了使用自己经营所得的利润滚存作为融资的渠道。2.间接融资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我国的企业间接融资主要有向银行贷款、以及融资租赁和利用票据向银行或者商业机构进行贴现等一些方法,企业向银行借贷,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放款上都是非常小心,存在许许多多的门槛和限制条件,能够从银行拿到贷款的中小企业只占10%左右,还有一些农业银行和城商行因为服务范围有限、项目不多,同样制约中小企业的融资。3.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的难度相对来说最大。我国的直接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集合出资等。因为债券的发行条件和审核要求都是针对较大成规模的企业而制定的,且债券的发行规模也有数量上的规定,中小企业的发债融资这条路受到了严格的管控。

三、互联网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用体系不健全

企业对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企业信息比较分散,难以采集录入,银行对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控制能力不够

在这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无法与传统的金融企业相比,可能会因此而造成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坏账率达到利润无法覆盖的程度,所以互联网金融企业对风险控制的把控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四、建议与对策

(一)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由政府有关部门设立征信标准,促使各地区的征信系统与全国征信系统可以资源共享,无缝对接。加快建立一套全国性的中小企业信用奖惩机制,按照实际工作中得出的企业信用等级的高低,信用良好的企业可以慢慢的增加其可融资的额度,并且放宽一些融资的条件等。针对信用不好的企业就要设置黑名单,将这些不守信用的企业在各种媒体中曝光,加强社会媒体对其的监督,并且再也不能从金融机构融到资,使企业失信成本太高而不高失信违约。

(二)互联网金融企业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存在的特征主要是营收规模较小。企业经营不规范以及信息不透明等问题,这几个问题的存在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控制的考验是相当严峻的。所以说,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实际工作的风险控制当中,不仅仅要运用好传统的金融行业风控手段之外,而且还要积极的学习运用先进的互联网科技手段,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内控管理相关的制度体系。

(三)政府有关部门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立法和监管

互联网金融作为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我们国家现有的金融监管方面的立法并没有跟上它的发展速度,到现在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互联网监管的法律以体系的形式出来。但是目前这个行业又面临了非常多的监管风险以及法律风险。

五、结语

本文对基于互联网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国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工作,使以后利用信用体系可以能了解到企业准确的相关基本经营信息和融资情况,为信贷的决策提供很好的决策依据和信息保障。金融机构也可以直接利用系统查询相关的信息,省去了传统金融中的贷款调查等环节,持续调整整体信贷结构,优化贷款方向,助力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邢乐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与出路[J].济南大学学报,2013,2:2-3.

[2]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5:23-25.

作者简介:敖文雅(1996-),女,回族,河北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人,本科生在读,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