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2017-07-31钱超
钱超
【摘要】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探讨应对策略。方法:从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当中抽取2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的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5.50%)。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孕周、流产史、胎儿体重、多胎。结论: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产妇及产科医护人员应从产前、产时、产后三个方面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产后出血在妇产科中比较常见,属于常见的分娩并发症。根据相关的研究报道,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的首要因素,由此可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次研究对20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做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了9600例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作為研究对象,入选年限为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从符合产后出血诊断标准的产妇当中抽取20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08%。产妇年龄为19-46岁,平均年龄(27.84±3.56)岁。
1.2 方法 产后出血的测量方法为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产后出血原因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72.00%)、胎盘因素(13.00%)、软产道损伤(9.50%)、凝血功能障碍(5.50%)。具体情况见表1。
2.2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孕周、流产史、胎儿体重、多胎。具体见表2。
3.讨论
3.1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孕周、流产史、胎儿体重、多胎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一般而言,孕周在37周以下、胎儿体重在2.5kg以下的产妇容易并发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所以其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多胎妊娠的产妇产程大大延长,子宫过度膨胀,子宫收缩能力大受影响,所以也极易发生产后出血;多次流产会损伤子宫内膜,增加子宫内膜炎的患病几率,再次妊娠时则容易发生胎盘粘连等情况,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几率。
3.2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救治对策
第一,宫缩乏力。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约占产后出血的72.00%,居首位。导致宫缩乏力的常见原因主要为:①产妇临产后休息与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并在分娩过程中使用了过多的麻醉剂与镇静剂,使得子宫收缩功能紊乱;②产妇为多胎妊娠或出现巨大儿,导致产程延长,产妇长时间消耗体力,出现疲劳、衰竭症状;③产妇存在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等情况,导致宫缩乏力;④产妇并发贫血、子痫前期、子宫肌瘤等疾病,影响宫缩[2]。对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其对策如下:加强产前宣教,分娩前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和焦虑心理;叮嘱产妇一定要定期产检,筛查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娩时助产士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宫缩间歇指导产妇休息以恢复体力;若剖宫产术中出血,则可通过按摩产妇的子宫、使用宫缩剂、使用纱布填塞宫腔等方式来止血,如果仍然无法有效止血则应行盆腔血管结扎或者将子宫切除。
第二,胎盘因素。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胎盘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约占产后出血的13.00%,居第二位。所谓的胎盘因素即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从临床经验来看,如果产妇多次引产或者多次流产,则子宫内膜将受到很大程度的损伤,多次行剖宫产的产妇其子宫肌壁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当以上产妇再次妊娠时,则容易发生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情况,进而导致产后出血。对于胎盘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其对策为:①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指导育龄妇女正确避孕,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流产、引产;②在刮宫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降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③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检查胎盘、胎膜的完整性,检查胎盘胎儿面的血管是否断裂[3]。
第三,软产道损伤。软产道损伤所致的产后出血约占产后出血的9.50%。软产道损伤的类型主要包括子宫颈裂伤、阴道裂伤、会阴裂伤等,其损伤原因主要为会阴保护不当、产程进展过快、手术操作不当、宫缩过强等。为预防软产道损伤引发产后出血,助产士应在胎儿胎盘娩出之后检查软产道的情况,如果确诊为软产道损伤,则应进行缝合与止血;如果损伤比较严重,出血较多,则可开放静脉通路,适当输血;助产士提高助产技术,减少手术操作带来的伤害[4]。
第四,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约占产后出血的5.50%。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因较多,比如妊娠合并血液病、重症肝炎、妊高征、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为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妇在孕前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治愈之后再妊娠;如果是在孕早期发现凝血功能障碍,则应尽快性人工流产,结束妊娠;如果是孕中期、孕晚期发现凝血功能障碍,则一方面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另一方面应在分娩期提前开放静脉通道,做好急救准备。
综上,产后出血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因此产妇及产科医护人员应从产前、产时、产后三个方面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瑛,孙红丽,李红.84例产后出血产妇危险因素及临床干预措施分析[J].中外医疗,2016,15(01):56-57.
[2]王敬秀,黄海燕.产后出血26例临床诊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9(24):93-94.
[3]饶雅琴,张艳.95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23(12):52-53.
[4]任舒展.146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及防治[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5(16):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