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风格差异对综合英语测试产生的偏差影响分析
2017-07-31刘县军
刘县军,许 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南国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5)
学生学习风格差异对综合英语测试产生的偏差影响分析
刘县军,许 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南国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5)
语言测试重视偏差研究,引起测试偏差的因素主要有受试者的个性差异和测试设计本身两方面。该研究通过SPSS统计软件,将调查的个性差异(学生学习风格)偏好分布对比综合英语课程与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发现课程测试存在一定偏差,学生学习风格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习效果差异,进一步讨论了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多样化教学的可行性。
英语专业;学习风格;偏差;测试成绩
网络出版时间:2017-05-23 18:32
语言测试偏差问题从20世纪七八年代起受到语言测试研究的广泛关注。Bachman将语言测试偏差定义为:由于受试者个性差异而不是所测试的能力差异引起的在测试中的系统性差异。研究测试偏差的目的主要是识别和减少任何在测试中会系统性地隐藏或歪曲所测试能力的变量[1]119,271。Bachman从测试影响因素和测试任务特点指出两个主要因素和测试偏差有关,一个因素为衡量二语习得能力时使用的语言本身,另一因素为英语测试中的个性差异[2]47。该研究从学生学习风格差异出发,根据第三学期综合英语考试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使用SPSS 17分析综合英语考试中存在的偏差现象,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校内测试的准确性。
一、学生学习风格的偏好分布及其特点
学习风格的定义较多,Keefe的定义较为具体和全面,即学习风格为认知的、有效的和心理上的特征,能相对稳定地显示出学习者与学习环境感知、交互和反应的关系[3]。Joy Reid将学生的学习风格分为6种,各种学习风格的具体学习特点为:触觉偏好的学生喜欢动手来帮助学习,如边写边记、制作与上课相关的东西及通过模仿来进行学习等;动觉偏好的学生喜欢课堂上参与活动,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来学习或在课堂上“做中学”;独立偏好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学习时不受他人的影响;合作偏好的学生喜欢小组学习,如小组讨论和分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视觉偏好的学生喜欢通过视觉来输入信息,如读书、看电影或看教师板书等;听觉偏好的学生喜欢借助听觉来进行学习,听录音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手段。学习风格为学生的个性差异,无高低优劣之分。
研究使用Joy Reid的“学习风格调查问卷”(1987)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表共设计30个问题,每5个问题的回答体现1种学习风格,每个问题有5个选择项:非常同意(记10分)、同意(记8分)、没有决定(记6分)、不同意(记4分)和非常不同意(记2分)。每项学习风格的总分为50分,主要学习风格分值为38~50分,次要学习风格分值为25~37分,忽略不计为0~24分。选取湖南省某大学2014级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7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女生45人,男生25人,年龄为20~22周岁,平均年龄为21.3岁。调查时间为2015年3月。相关数据获得后,再借用SPSS 17统计软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学生学习风格偏好分布
从表1可知,学生学习风格偏好的总体分布,触觉是学生的主要学习风格(均值大于38),其他均为次要学习风格(均值为25~37)。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从开始学习英语到大学毕业,学习英语的方式大部分是教师传授,缺乏真实的英语交流环境。而英语测试作为二语习得的主要衡量手段,频繁的考试以及过分看重考试成绩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必须重复且大量地进行英语练习才能达到这一目标,而练习会使学生更加倾向于使用触觉学习风格。合作学习(均值为31)平均分最低,说明这一学习风格偏好的学生最少,这与中国传统教育观念推崇独立思考有关。
二、不同学习风格学生两次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在本科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综合英语一般为专业必修课。该大学的英语专业学生在一、二年级连续4个学期开设综合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能力,每周课时为4学时,在开设时间及学分上比其他课程多。在第四学期,学生需进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综合英语考试为备考的主要课程,该大学在第三学期综合英语期末考试中采用的测试题型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题型相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时间为每年的4月份,两次考试的时间较近,相互影响较少,所以选择比较第三学期综合英语考试成绩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根据学生第三学期期末综合英语考试成绩和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使用SPSS 17比较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独立样本t检验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2-tailed)
表2为70位学生在两次考试中的成绩t检验,从SIG.(2-tailed)值可以看出两次测试有明显差异,造成其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进一步从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学生学生风格偏好是否对考试的差异存在影响。
选取具有主要学习风格(主要学习风格分值为38~50)的学生为分析对象,对比他们在第四学期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成绩和第三学期综合英语考试成绩,运用SPSS 17分析两次成绩与学生学习风格的相关性,详见表3:
表3 具有主要学习风格偏好的学生两次成绩对比检验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2-tailed)
表3选取的对象为具有主要学习风格和次要学习风格的学生,其中触觉偏好为43人(占61.4%),动觉偏好37人(占52.9%),独立偏好17人(占24.3%),合作偏好7人(占10%),视觉偏好18人(占25.7%),听觉偏好11人(占15.7%),有些学生可能同时具有多种主要或次要学习风格,但此研究是分析分项的学习风格和测试之间的关系,所以单一学生具有多种学习风格同样适用。从SPSS 17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6种主要学习风格学生在两次测试中的成绩均有显著差异,说明两次考试中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测试成绩有明显的差异,即存在由于学习风格原因产生的偏差。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分数在各项考试中具有权威性,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可以判定具有主要学习风格学生的学校综合英语期末考试成绩和英语专业四级成绩存在差异,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
三、综合英语考试偏差对教学的影响及解决策略
当测试过程中的无关因素干扰测试时,测试结果无法客观体现测试者的语言能力,造成考试偏差,难以实现考试目的。将综合英语测试成绩与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进行SPSS 17分析发现,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说明这两项考试中存在测试差异。另外发现在学校综合英语期末考试中,由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成绩表现出的语言能力和学校综合英语考试中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可见,此次学校期末考试不能科学准确地体现学生的真实语言能力。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是否会造成考试偏差为此研究的目的。
“传统的评估模式的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不可测量的。人们只能测量与评价外显的行为。就教育评价来说,就是只能关注作为教育活动结果的学生行为的变化。”[4]78由于传统的评估模式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等方面的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干扰,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习得效果。综合英语期末测试的题型和难易度等可能导致考试偏差的出现,但从以上分析可见,学生主要学习风格也会对考试产生影响。具有不同主要学习风格的学生在测试过程中的分析和解题思路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思维特点,触觉偏好的学生在测试过程中喜欢对主要的信息点进行圈记,但有可能会影响考试的速度;动觉偏好的学生偏向跳跃式思维,对在学习过程中有活动参与的信息记忆较深刻;独立偏好的学生解题时审慎独立思考,但在测试过程中对较难题型的时间安排不甚合理;合作偏好的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可能比较片面,因为在考试过程中无法进行小组合作,只能凭借自己单独思考;视觉偏好的学生善于解答阅读题;听觉偏好的学生善于解答听力理解题。学习风格差异导致解题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从而产生测试偏差。
该研究调查的对象为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进行英语专业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学生从高中阶段的学习转变到大学的专业学习,英语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完全不同,在专业四级考试中,注重学生英语输出能力的考核,如在听力考试中有听写测试,注重学生的书写能力,还有考核学生翻译能力的翻译测试、考核学生写作能力的写作测试等,平时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才能在专业四级考试中发挥正常。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中学生不同,学生需转变学习风格并适应英语专业的学习要求,大部分学生使用触觉学习风格,以完成第二外语的学习目标。
在考试命题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学习风格的答题偏好,均衡地安排考试题型和分值;也要考虑到具有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在语言习得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期末考试考核的内容为1个学期的学习效果,考试内容需结合平时教师授课方式、学生的习得方法及效果,测试选材要照顾到不同学习风格偏好的学生。
学校考试注重公平性,公平性的标准不是绝对的,偏差与不公平性对考生个体的影响程度不同,对公平性的考察离不开对考生个人特征的考察[5]276。6种学习风格差异对学校期末考试均会产生偏差,但触觉是学生主要学习风格,有触觉偏好的学生学习时喜欢动手来帮助学习,如边写边记、制作与上课相关的东西及通过模仿来学习等。针对学生的习得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上课记笔记和模仿电影片段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期末考试命题时,要注意设置合适的题型。效度较高的简答题比较适合较小规模的测试,如课堂测试、班级期中和期末考试等;正误判断则较适合课堂测试,因为正误判断题的跨度大,出题容易,评卷简单,而且省时[6]。可以适当增加发挥学生动手能力的题型,如简答题和写读后感等,这样能使考试和教学有效结合,使平时测试更好地和教学结合,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英语成绩评估时要考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具体表现及平时测试成绩,将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相结合,尽量减少考试偏差。
测试是否具有偏差已成为衡量测试的标准之一[7],高校期末考试科目繁多,通过偏差研究确保测试对不同考生群组的公平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综合英语为英语专业重要必修课,学分和课时多,开设时间长,其习得效果对学生英语基础有较大影响。该课程测试是否公平、准确和科学,不仅关系到学生对自己英语能力的准确评价,也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准确评价。教学工作者应该注意收集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加以引导[8]。教师应结合平时授课的方式和内容,在命题过程中考虑到由于学生学习风格差异而造成的测试偏差,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客观和科学地命题。
[1] BACHMAN L 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 BACHMAN L F,PALMER A 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3] 张琨.语言测试的公平性与偏差[J].语文学刊,2011(2):37-38.
[4] CORDER S P.Introducing Applied linguistics[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Ltd,1982.
[5]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 刘建达.测试方法对阅读测试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48-52.
[7] KEEFE J W.Learning styles:an overview[C]//Keefe J W.Student learning Styles:diagnosing and prescribing programs.Reston: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1979:47.
[8] 赵宏,陈丽,赵玉婷.基于学习风格的个性化学习策略指导系统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5(5):67-72.
(责任编辑 治丹丹)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Styles of Students on the Deviation in Comprehensive English Test
LIU Xian-jun,XU Jun
(South China Business College,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Guangdong 510545,China)
The deviation in language test may be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in test takers’ personality and the design of the test.Using SPSS,the present study displays the preference distribution of learning styles of the students and analyzes the students’ marks of the course of comprehensive English and TEM-4.The result shows a deviation in the course test,which suggests that the difference in the learning style of students may lead to the difference in the learning effect.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availability of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of students.
the major of English;learning style;deviation;test mark
2016-11-15
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2014WTSCX111)
刘县军(1969-),男,江西崇仁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副教授,课程教学与理论(英语)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务英语和语言测试。
G 42
A
2095-462X(2017)03-0100-0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70523.183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