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7-07-31张敏学
张 敏 学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 敏 学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生猪价格波动,既可能给生猪养殖者带来大范围的亏损,又会影响中国物价和居民生活的稳定。根据2010—2016年全国22个省生猪的平均价格,分析得出生猪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短期波动频繁且幅度大、长期呈上涨趋势和季节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政府构建产业信息发布平台,完善价格预警监控机制,养殖者提高集约化程度,严格控制养殖成本等建议,促进中国生猪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生猪价格波动;生猪养殖者;影响因素;建议
网络出版时间:2017-05-23 18:33
中国的猪肉产量和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一。按照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15年中国的猪肉产量为5 487万吨,消费量为5 717万吨,占世界消费量的一半以上。2015年,世界人均猪肉消费量为9千克,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为42千克,是世界平均消费量的近5倍。猪肉作为中国传统的消费食品,其消费量远超其他肉类。2015年,猪肉消费量占居民肉类消费总量的58%。因而,保持生猪价格稳定,既是保证生猪养殖者收入稳定的关键,又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关键。同时,鉴于生猪价格对物价整体水平有重要影响,维持生猪价格稳定,有利于减少国民经济不必要的波动,维持社会稳定。2010—2016年,全国22个省生猪平均价格的数据显示,生猪价格涨跌幅度较大,其价格变化出现一系列新的特征。根据这些新的特征,笔者进一步提出了如何稳定生猪价格的对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及创新之处
鉴于生猪价格稳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关于生猪价格波动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猪价格如何波动;二是影响其波动的原因。
在生猪价格如何波动方面,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生猪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赵瑾和郭利京通过分析2010—2014年生猪价格的数据,指出生猪价格具有涨跌交替的周期性和重复性波动[1]。吕杰和綦颖通过分析1984—2005年的中国生猪价格,发现在这21年间,生猪价格经历了4个大周期的波动[2]。二是生猪价格长期呈上升趋势。严斌剑和卢凌霄分析了2009年6月—2014年4月生猪价格的数据,发现生猪价格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3]。李秉龙和何秋红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4]。
在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方面,研究主要归纳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方面。内部因素主要是生猪的生长周期、养殖成本、规模和市场供求。杨朝英和徐学英使用2000年1月—2009年10月的生猪价格和猪肉批发价格的月度数据,发现由于生猪从繁殖到出栏必须经历固定的时间。因此,养殖户不能针对市场及时作出反应,导致了生猪价格的波动[5]。王明利和王济民通过分析2005—2006年生猪价格的波动,指出作为饲料的玉米大幅度涨价是生猪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6]。张广安通过回顾2007年的生猪市场,发现出栏的生猪89.3%为小规模养殖场饲养,由于小规模养殖场存在生产不稳定和从众性强等问题,加剧了生猪价格的波动[7]。辛贤和谭向勇从供给和需求决定市场价格的角度出发,计算了各个影响因子的弹性,以此来分析生猪价格的影响因素[8]。外部因素主要是疫病和宏观调控等问题。郭春爱的研究中指出,2010年上半年生猪价格的暴跌和全国区域性的口蹄疫病情密不可分[9]。綦颖和宋连喜指出宏观调控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也加剧了生猪价格的波动[10]。
大多数研究聚焦于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因素,较少有文章详细探究其波动的特点以及相对应的原因,而且大多是基于2010年之前数据的研究。鉴于更新数据的可获得性,文章依据最新的数据,详细研究了生猪价格波动的特点和对应的原因,丰富了生猪价格的相关研究。
二、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特点及影响因素
2010—2016年,中国生猪价格一直处在波动之中,涨跌交替进行,如图1所示:
图1 2010—2016年全国22个省生猪平均价格(单位:元/千克)
图中数据表明,从2010年第三季度到2011年第三季度,生猪价格不断上涨,从每公斤9.84元上涨到19.63元,价格增长了近1倍。而后,生猪价格开始下降,到2012年第二季度,每公斤价格仅为14.1元,价格下降了30%。此后,较小幅度的涨跌交替发生,但是从2015年开始,涨跌幅度增大,从2015年第一季度到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生猪价格又出现一个明显的上涨趋势,之后逐渐下降。根据观察和分析,中国生猪价格变动主要呈现以下4个特点:
(一)价格呈周期性波动
中国生猪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涨跌交替进行。从内部因素分析,这与生猪的养殖周期和养殖者的行为密切相关。首先,从生猪的养殖周期来看,生猪的成长期较长,从出生到出栏平均需要6个月时间。这使得养殖者根据市场及时调整生猪的产量难度巨大。当市场生猪价格上涨时,养殖者会扩大饲养规模,并且养殖业行业门槛低,有利可图时,会有许多新进入者加入该行业,这导致几个月后市场上的生猪供给大幅度增加,但生猪的需求稳定,供大于求,因而生猪价格下降。养殖者发现市场价格下降,会缩减养殖规模,部分养殖者还会退出行业,导致几个月后生猪的供给量减少,供小于求,生猪价格再次回升上涨。从外部因素分析,这与政府宏观调控密切相关。由于生猪业信息的不完善和运作机制的不健全,国家难以根据市场情况作出合适的宏观调控,如国家为了保护养殖者的利益在猪肉价格下跌时补贴养殖者,反而加剧了生猪供给的过量,不当的调控反而会加剧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因此,在养殖周期长、养殖数量不能及时调整和宏观调控不当的共同作用下,生猪的价格涨跌交替,出现周期性的波动。
(二)短期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大
中国生猪价格短期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大。如2011年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仅3个月时间,生猪价格上涨了近30%。价格主要由市场供给与需求决定,而短期内需求较为稳定。因而,生猪价格短期内的频繁波动主要是由于生猪供给量的频繁波动。产量的频繁波动和中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低密不可分。由于中国生猪养殖多以农户散养为主,养殖者难以全面地收集信息,科学地评估生猪市场,作出合理的产量决策。同时,小规模养殖使得养殖者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在遭受疫病等因素的影响时,产量会大幅波动。另外,由于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低,缺乏有效的组织,生猪养殖者在市场经济中缺乏定价的话语权。这些都造成了生猪价格短期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大。
(三)长期呈上升趋势
2010—2016年,中国生猪价格从每公斤10元上涨到每公斤16.44元,虽有波动,但整体上生猪价格呈现上升趋势。
生猪的成本主要由饲料、人工和场地成本构成。从饲料价格来看,精饲料费由2010年散养生猪的每头653元上升到2015年的843元,规模饲养生猪的精饲料费由每头719元上升到901元。由于精饲料的主要成分为玉米和豆粕,而玉米和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品种,近年来价格持续增长。尽管青粗饲料费有所下降,但是由于精饲料在饲料中占主要比重,所以综合来看,饲料价格不断上升。从人工成本来看,近几年来,中国的劳动力规模不断缩小,人口红利逐年缩水,再加上新劳动法的出台,对用工“五险一金”的严格规定,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使得养殖者的用工成本增加。从场地成本来看,土地价格不断攀升,而养猪需要较大面积的场地,因而,这势必造成养猪成本的不断增加。
综合来看,在饲料、人工和场地成本均上升的共同作用下,生猪的成本不断增加,价格也随之上升。
(四)价格随季节波动
除个别年份外,中国生猪价格随季节波动,在1、2季度下跌,在3、4季度上涨。
从供给方面来看,这与能繁母猪存栏量密切相关。能繁母猪存栏量是反映生猪产量的重要指标,它可以提前12个月反应生猪的整体供应情况。1、2季度是母猪处于高繁殖率的时期,且仔猪的成活率很高,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高位。1、2季度生猪的产量多,供给增加,因而价格下降。相反,在3、4季度,母猪处于低繁殖率的时期且仔猪的成活率低,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低位,所以生猪的产量低,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因而,中国生猪价格呈现随季节变动的特点。
三、针对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的建议
由于生猪在中国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生猪价格的稳定,对生猪养殖者、居民生活以及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意义重大。鉴于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短期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大、长期呈上涨趋势和季节性波动等特点,为稳定中国的生猪价格,从以下4方面提出建议。
(一)政府构建生猪产业信息发布平台,推广订单模式,有效引导生猪养殖者的行为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善和不对称性,生猪养殖者无法综合其他养殖者的生产信息,只能简单依据市场价格决定自己的生产规模,造成养殖者集体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的局面。不仅不利于稳定生猪价格,也危害了生猪养殖者的利益。因此,构建生猪产业信息发布平台,加强生猪市场信息的对称性和完备性,以此正确引导市场预期,是当务之急[11]。
政府应该组织专人,依托从上至下的完整统计体系,收集生猪产量、价格和需求量等数据,在相关网络平台上及时发布。同时,政府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所采用的订单模式,通过引导经销商和养殖者事先订立长期合同,在确保生猪销路的同时,促使养殖者确定合理的养殖量,并通过长期协议价格来规避价格的大幅波动,避免生猪价格由于供给与需求不符的大起大落。
(二)政府积极落实宏观调控方面的职责,完善生猪价格预警监控机制
为了及时反映生猪价格的变动,中国必须形成一套有效机制监测生猪价格。可以反映生猪价格波动的指标包括:生猪发病率与死亡率、生猪饲养规模场数和散养户户数、生猪供给指数、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和猪粮比价等。根据这些指标所代表的经济含义和指标的数值大小设立生猪价格预警的级别,分为市场稳定、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根据不同的级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当前,中国政府的监测系统尚不健全,生猪价格预警主要关注生猪养殖的成本,以猪粮价格比为指标,猪粮价格比可以反映一定程度的生猪价格变化,但是由于饲料只占养猪成本的40%到50%,不能完全反映生猪成本的变化。建议可以把饲养生猪的人工、场地和医疗等其他费用综合起来,用总成本指标进行准确考量。在关注成本的同时,要将养殖者数量作为一个重点的检测指标,将规模场数和散养户数综合考虑,从生猪供给者的数量监测生猪的供给。从成本和供给者数量等多方面系统考量,才能更准确地监测生猪的价格波动。
要准确计量上述指标,政府必须通过组织专家学者,建立一个科学测算生猪成本的系统,使其可以真实反映生猪价格的变化[12]。同时,政府要将全国所有的生猪养殖者纳入一个正规的体系之中,有效统计生猪养殖者的数量。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成本和供给者数量指标的变动,启动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稳定生猪市场。
(三)养殖者提高生猪养殖的集约化程度,提升生产与管理水平,严格控制养殖成本
生猪养殖者养殖的集约化程度,直接影响生猪养殖的成本和收益。目前,中国生猪养殖主要分为规模养殖和散养。根据数据显示,规模养殖的成本远低于散养。因而,政府应该通过政策补贴等手段,引导散养养殖户进行规模养殖,享受规模效益带来的低成本和高利润。在规模养殖下,更便于相关数据的收集和产量的调整,有利于生猪价格的稳定。
养殖者应该不断提升生产与管理水平,如培育更优良的生猪品种、提升饲养水平、加强疾病防疫、提高养殖的机械化程度和提升人员管理效率等,有效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猪的品质和产量[13]。
(四)养殖者应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拒绝抛售,适度压栏
生猪价格近几年走势较好,2016年相比2014年之前的生猪供应量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市场需求也在不同程度地下滑。在国家这种大形势影响下,养殖者应该适度压栏,有助于保持生猪价格稳定。但是,如果过度压栏,则势必会有养殖户在集中出栏抛售中受到严重伤害。所以,生猪养殖者必须要摆脱“卖跌不卖涨”的营销心理,遵照适度压栏经营理念,及时了解生猪价格行情,准确掌握当地的市场猪价动态,并且适时适度出栏生猪。
通过分析2010—2016年全国22个省生猪的平均价格,呈现波动的原因主要是生猪养殖的周期较长、生猪养殖者决策的不合理性、生猪养殖的成本不断增加、宏观调控的不合理性以及传统习俗等的影响。从政府和养殖者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政府构建产业信息发布平台和完善价格预警监控机制、养殖者提高集约化程度、严格控制养殖成本和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的建议,促进中国生猪产业不断健康平稳发展。
[1] 赵瑾,郭利京.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特征及原因探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4):85-87.
[2] 吕杰,綦颖.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28(7):89-92.
[3] 严斌剑,卢凌霄.生猪价格波动周期的特点及其调控[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8):69-70.
[4] 李秉龙,何秋红.中国猪肉价格短期波动及其原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28(10):18-21,110.
[5] 杨朝英,徐学英.中国生猪与猪肉价格的非对称传递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9):58-64.
[6] 王明利,王济民.本轮生猪市场波动暴露的问题及启示[J].中国畜牧杂志,2007,43(22):4-7.
[7] 张广安.由近年生猪市场波动看中国养猪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007年中国生猪市场回顾及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2):9-12.
[8] 辛贤,谭向勇.中国生猪和猪肉价格波动因素测定[J].中国农村经济,1999(5):28-34.
[9] 郭春爱.2010年中国生猪市场分析与2011年展望[J].农业展望,2011,7(2):11-15.
[10] 綦颖,宋连喜.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分析与缓解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2006,42(16):15-18.
[11] 綦颖,吕杰,宋连喜.关于中国生猪产业的周期波动问题探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5):567-570.
[12] 吴登生,李建平,汤铃,等.生猪价格波动特征及影响事件的混合分析模型与实证[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1(11):2 033-2 042.
[13] 李明,杨军,徐志刚.生猪饲养模式对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对中国、美国和日本的比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33(12):73-78.
(责任编辑 梁秀娟)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Fluctuation of Pig Price in China
ZHANG Min-xue
(School of Economic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The fluctuation of pig price not only leads to a loss to pig breeders but also affects the stability of commodity prices and the life of residents.According to the average pig price of 22 provinces from 2010 to 2016,it is found that the fluctuation of pig pric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cyclical,the short-term fluctuation being frequent and severe,being in an ever-increasing trend,and being seasonal.Based on this analysis,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healthy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pig industry in China can be guaranteed by building platforms to release industrial information,perfecting the forewarning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of price,improving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ig breeders,and strictly controlling the breeding cost.
fluctuation of pig price;pig breeder;influencing factor;suggestion
2017-03-20
张敏学(1995-),女,天津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在读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管理。
F 326.3
A
2095-462X(2017)03-0066-0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70523.1833.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