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潍坊市青春期学生焦虑抑郁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17-07-31张海军蔺萃董晓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情绪因素儿童

张海军蔺萃董晓蕾

潍坊市青春期学生焦虑抑郁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张海军*○☆蔺萃*董晓蕾△

目的调查潍坊市青春期学生的焦虑抑郁流行现状,探讨其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在2016年5~9月期间抽取潍坊市小学、初中、高中年龄处于10~18岁的青春期不同阶段学生435名,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进行焦虑抑郁诊断。采用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评定焦虑抑郁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自编的青春期焦虑抑郁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调查所有学生焦虑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435名青春期学生中,90名存在焦虑抑郁情况,发生比例为20.6%,平均年龄为(12.38±3.58)岁,女生在青春期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多于男生(26.5%vs.15.7%,P= 0.0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个人健康欠佳(OR=0.387,P=0.001)、父母陪伴时间少(OR=0.671,P=0.020)、父亲文化程度低(OR=0.338,P=0.001)、母亲文化程度低(OR=0.262,P=0.001)、父母关系差(OR=1.049,P= 0.008)、教育方式不良(OR=0.471,P=0.016)是青春期学生焦虑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青春期学生存在较多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以青春期早期的女生多见,焦虑抑郁的发生与个人健康欠佳、父母陪伴时间少、父亲文化程度低、母亲文化程度低、父母关系差、教育方式不良等因素密切相关。

青春期焦虑抑郁相关因素

青春期是儿童心理成熟的重要阶段,由于课业、生理变化所带来的压力,青春期儿童更容易产生一系列如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1]。目前国内对青春期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普遍重视不足,部分老师及家长存在认识误区,一味地重视学习成绩,造成焦虑抑郁情况的治疗延误甚至加重[2]。国内有研究表明,5%~25%的青春期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问题[3-4],高于国外报道的普遍水平[5]。目前国内学者对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完善了许多相关的调查工具,但对青春期阶段儿童焦虑抑郁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中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少。本研究对潍坊市青春期学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的流行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探索其危险因素,为解决青春期焦虑抑郁情绪问题提供更丰富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于2016年5~9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潍坊地区小学、初中、高中各2所,考虑到研究对象的覆盖面,学校选取为农村、城市各1所。再按照分层抽样法,选择校内年龄处于10~18岁[6],且经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7]评定符合青春期特征发育的学生,按学号随机抽取调查对象。据既往研究报道[3-4],青春期焦虑抑郁的平均发生率(P)为15%左右,本研究设定α=0.05,δ=0.15P,按公式n=tα2×P×Q/δ2计算样本含量,在此基础上考虑失访等因素,增加样本含量20%,本次预计调查样本量为360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0~ 18岁;②出现青春期特征发育;③接受本次调查,依从性好,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疾病史;②患有心、肝、肾、内分泌及血液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③根据调查人员判断,提供的信息存在明显逻辑错误。本研究共调查学生455名,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35份,有效率95.60%。

参考《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CCMD-3)中焦虑抑郁的诊断标准[8]对抽取的学生进行诊断,符合焦虑抑郁的学生为观察组,其余学生为对照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青春期的划分,两组又分别分为青春期早期亚组(10~14岁)和青春期晚期亚组(15~18岁)。

1.2 研究方法在学校采用一对一访谈的的方式,在班主任协助下,由经过培训的精神科专业调查人员进行访谈,在确认访谈对象理解施测要求后再按照量表的指导语和条目逐条询问。访谈在学生们时间充裕的条件下进行,每次访谈至少30min。

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9]对观察组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估。该量表分为5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共41项条目,各条目采用0~2分三级评分。采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10]对观察组的抑郁状况进行评估。该量表共18项条目,各条目采用0~2分三级评分(其中有10项为反向记分)。

参照文献[11]设计青春期焦虑抑郁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焦虑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健康状况、伙伴关系、父母陪伴时间、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和睦程度、父母期望、经济状况、住房面积等。均由调查人员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记录。该量表在调查的同时进行了信效度评估,Cronbach’sα系数为0.82,Bartlett球形检验[12]示P<0.001,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结构效度。

1.3 质量控制在调查初期进行预调査,及时发现调查问卷存在的问题并修改,确保问卷科学性和有效性。问卷收集后进行审核,剔除不合格问卷,录入数据,并进行校对。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录入Excel表,采用SPSS 17.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不同年龄、性别学生之间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发生影响因素的比较中,健康状况、伙伴关系、父母陪伴时间、父母关系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父母文化程度、教育方式采用χ2检验。以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为因变量,将两组比较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青春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潍坊市青春期学生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本次调查的435名青春期学生,平均年龄(12.83±2.25)岁,女生200名,男生235名;青春期早期学生230名,青春期后期学生205名。其中,90名学生存在焦虑抑郁情况,占20.6%,平均年龄为(12.38±3.58)岁。60例(26.1%)青春期早期学生存在焦虑抑郁,30例(14.6%)青春期后期学生存在焦虑抑郁,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64,P=0.003)。37例(15.7%)青春期男生存在焦虑抑郁,53例(26.5%)青春期女生存在焦虑抑郁,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17,P=0.006)。

2.2 观察组焦虑抑郁症状评估观察组中,青春期早期学生的SCARED分离性焦虑因子(t=3.467,P=0.001)、社交恐怖因子(t=2.833,P=0.006)得分均高于青春期后期学生。青春期早期女生的SCARED躯体化/惊恐因子(t=-2.951,P=0.002)、社交恐怖因子(t=-3.332,P=0.002)和DSRSC抑郁总分(t=-2.080,P=0.044)得分均高于青春期早期男生。青春期后期女生的SCARED躯体化/惊恐因子(t=-0.350,P=0.012)、社交恐怖因子(t=-2.109,P=0.044)和DSRSC抑郁总分(t=-2.230,P=0.034)等得分均高于青春期后期男生。见表1。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发生影响因素比较个人健康状况(Z=-4.315,P=0.005)、伙伴关系(Z=-2.031,P=0.042)、父母陪伴时间(Z=-3.789,P=0.003)、父亲文化程度(χ2=17.162,P=0.002)、母亲文化程度(χ2=34.154,P<0.001)、父母关系(Z=-2.192,P=0.028)、教育方式(χ2=7.839,P=0.005)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 潍坊市青春期学生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人健康状况(OR=0.387,P<0.001)、父母陪伴时间(OR=0.671,P=0.020)、父亲文化程度(OR=0.338,P=0.001)、母亲文化程度(OR=0.262,P<0.001)、父母关系(OR=1.049,P=0.008)、教育方式(OR= 0.471,P=0.016)与青春期焦虑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见表3。

3 讨论

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及各项能力正常发展[13]。有研究表明,我国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14]。本研究发现青春期焦虑抑郁者占调查对象的20.6%,略高于国内相关报道的平均水平[3-4]。其中青春期早期学生发生焦虑抑郁的情况较多,主要表现在分离性焦虑、学校恐怖、社交恐怖等因子方面,而青春期后期的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明显较少。国内相关报道中,分离焦虑、学校恐怖的发生多以学龄前儿童为主[15],而本研究中青春期早期学生的分离焦虑及社交恐怖得分较高,推测可能与现代家庭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16],最新报道指出,我国现代的教养方式多以专制型方式、溺爱式方式为主[17],不合理的教养方式往往导致儿童表现出依赖心理较强,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恒心和毅力,并造成分离焦虑及学校恐惧的发生年龄递增[18]。本研究还发现,女生在青春期焦虑抑郁的发生比例高于男生,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惊恐、社交恐怖等因子及抑郁总分方面的评分高于男生,这与国内李英华等[19]报道相同,推测原因主要为女生个性敏感,容易思虑过度,而此时的男生大多比较好动、活泼,不良情绪可以得到有效释放,情绪障碍的发生明显减少。目前有研究认为[20],女性执行功能强于男性,但适应能力不如男性,青春期由于自身及外界多方面的因素变化较快,女孩在适应外界的变化上可能较慢,从而多发生情绪变化,造成焦虑抑郁的发生。

表1 不同年龄、性别的青春期焦虑抑郁学生量表评分(±s)

表1 不同年龄、性别的青春期焦虑抑郁学生量表评分(±s)

1)与青春期后期组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2)与青春期早期女生组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3)与青春期后期女生组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5

年龄性别n SCARED DSRSC抑郁总分10~14岁(青春期早期)15~18岁(青春期后期)合计男女合计男女60 25 35 30 12 18躯体化/惊恐5.82±1.56 5.31±1.132)6.52±1.81 5.73±0.94 5.38±0.693)6.25±0.97广泛性焦虑5.43±1.28 5.40±1.35 5.48±1.19 5.30±0.72 5.28±0.67 5.33±078分离性焦虑5.50±1.191)5.43±1.21 5.60±1.15 4.63±0.96 4.67±1.03 4.58±0.90社交恐怖5.68±1.271)5.25±1.152)6.28±1.21 5.07±0.78 4.83±0.863)5.41±0.51学校恐怖1.88±0.73 1.83±0.75 1.96±0.73 1.63±0.49 1.67±0.49 1.58±0.51焦虑总分23.73±2.52 23.23±2.16 24.44±2.86 23.53±1.07 23.18±1.02 23.92±1.08 10.10±2.27 9.57±1.842)10.84±2.62 9.87±1.88 9.28±1.813)10.75±1.71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比较(n)

表3 潍坊市青春期学生焦虑抑郁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本调查显示,健康状况欠佳的儿童往往容易伴发焦虑抑郁。健康的身体是人类自信的重要来源之一[21],健康状况不佳在影响生理健康的同时,往往会影响儿童的自信,已有研究指出低自我评价导致抑郁等不良情绪产生[22]。本研究发现父母关系和睦、陪伴时间长、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儿童不易发生情绪障碍,推测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使儿童产生良好安全感,父母关系和睦,且能够长时间地关注儿童,可有效地避免儿童不良情绪的发生[23],而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往往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理性地采用温和的教育方式,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24]。

本研究发现青春期学生存在较多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以青春期早期的女生多见,焦虑抑郁的发生与个人健康状况欠佳、父母陪伴时间少、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关系差、教育方式不良等因素密切相关。此次调查有利于引起学校和家长对青春期高危群体的重视,从而加强其情绪引导,减少心理应激,降低心理疾病的患病风险。但本次调查样本来源单一,覆盖率低,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且影响青春期焦虑抑郁的因素复杂,将来的研究有待引入更多因素进一步探讨。

[1]HUANG KY,CHENG S,CALZADA E,et al.Symptoms of anxiety and associated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young Asian A-merican children[J].Child Psychiatry Hum Dev,2012,12(43): 761-764.

[2]符永川,唐琪.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气质性乐观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8):1191-1192.

[3]周香凤,平晓丽,叶卉,等.青春期女性心理行为问题的现状及表现特征[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4):2226-2228.

[4]粟丹,凌辉,中平.青春期发动时相对男生抑郁、焦虑及问题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5):775-779.

[5]FERRO M,VAN LR,SCOTT JG,et al.Condition-specific associations of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ith asthma and food allergy[J].J Asthma, 2016,21:1-7.

[6]CHAN NP,SUNG RY,NELSON ES,et al.Measurement of pubertal status with a Chinese selfreport pubertal development scale[J].Matern Child Health J,2010,14(3):466-473.

[7]李丹,史慧静,张越,等.青春发育事件自我评定量表在城市青少年中的应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6):580-583.

[8]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6-158.

[9]王凯,苏林雁,朱焱,等.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70-272.

[10]苏林雁,王凯,朱焱,等.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8):547-549.

[11]苏林雁,王凯,朱焱,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四川精神卫生杂志,2015,28(5):400-402.

[12]王亮,李芳,严亚琼,等.运动决策平衡修订量表在中国高血压患者中信度、结构效度分析[J].中国疾病控制杂志杂志,2015,19(8):831-834.

[13]GASSER T,MOLINARIL,LARGOR.A comparison of pubertal maturity and growth[J].Ann Hum Biol,2013,40(4):341-347.

[14]石国兴,陆运清,王紫微.青少年学生心理和谐问卷编制及信效度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2):166-168.

[15]吕芳艳.关于分离焦虑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15,15(5):375-379.

[16]李玉焕,王立涛.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障碍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联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5):800-806.

[17]苏林雁.儿童期经历和精神疾病[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40(10):577-579.

[18]李玉焕,王立涛.儿童青少年学校恐惧症的相关因素及心理治疗特点[J].四川精神卫生,2015,28(6):574-577.

[19]李英华,孟宪鹏,庞静.北京市东城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3):173-176.

[20]谷岩,徐改玲,甄龙,等.焦虑障碍儿童的性别、年龄与焦虑症状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2):76-78.

[21]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12:325-326.

[22]董江会,宁静,郭丽.抑郁症患者完美主义与自尊、内隐自尊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2):82-86.

[23]李晓晶,郭万军,康玉坤,等.儿童期缺乏父母陪伴经历、被忽视及躯体虐待对大学新生情绪问题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4,40(10):590-595.

[24]张莉,李飞,孟软何,等.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中学生焦虑情绪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8):1176-1178.

Study on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adolescent students in W eifang city.

ZHANG Haijun,LIN Cui,DONG Xiaolei.Yidu Central Hospital of Weifang,Weifang 262500,China.Tel:0536-327615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 children,and to explor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M ethods From May 2016 to September,435 students at the age of 10~18 were random ly selected from primary school,middle school,high school in Weifang city.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and 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manifestation of stud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A survey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lated factors of stud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anxious and depression of adolescent children in Weifang City was 20.6%and the average age was(12.38±3.58).The occurrence rate of anxious and depression was higher in girls than in boys(26.5% vs.15.7%,P<0.05).Personal unhealthy(OR=0.387,P=0.001),lack of parental accompaniment(OR=0.671,P= 0.020),low parental educational levels(ORfather=0.338,P=0.001;ORmather=0.262,P=0.001),poor parental relationship(OR=1.049,P=0.008),bad parenting styles(OR=0.471,P=0.016)were risk factors of anxious and depression inadolescent children(P<0.05).Conclusion Adolescent girls are the high incidence population of emotional disorder, especially in early adolescence.Lack of parental accompaniment,low parental educational levels,poor parental relationship,bad parenting styl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dolescent childre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lated factors

R749.4

A

2017-01-10)

(责任编辑:肖雅妮)

10.3969/j.issn.1002-0152.2017.05.007

*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潍坊262500)△山东省青州市中医院

○☆通信作者(E-mail:ggg1256@163.com)

猜你喜欢

情绪因素儿童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解石三大因素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