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师科研课题为载体进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加强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7-29孙颖颖郭赣林苏振霞浦寅芳
孙颖颖+郭赣林+苏振霞+浦寅芳
(淮海工学院 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摘 要: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理工科高等院校非常重视的教学内容。在五年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作者的科研团队以指导教师科研课题为载体,加强对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科研课题 创新能力
一、引言
十七大政府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呼唤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1]。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现代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目标[2]。然而,文献[3]报道指出,目前,我国大学生总体创新能力比较弱。具体表现为:(1)部分学生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2)部分学生缺乏创新毅力;(3)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4)有创新热情,但创新目标不明确;(5)有灵感,但缺少创新技能。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在本科教育期间重视和加强对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尤为重要。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能力的实践训练环节,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尽早进入角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是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要的实践环节。
笔者所在的科研团队由3名博士和1名高级实验师组成,以指导教师科研课题为载体进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至今已经有5年,包括2008届、2009届、2010届、2011届和2012届等5届共44名本科生。我们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要阐述如下。
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两个阶段
1.选题上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本科生为主体对象,教师发挥指导作用。首先,指导教师根据科研或生产实践确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范围,下达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相应题目进行文献资料检索,确定试验方法和试验方案,并撰写开题报告。由此可见,选题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基础,是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首要环节。近5年,我们以指导教师科研课题为载体,对44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指导,基本情况见下表。
依托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本科生每人1题,且与往年不重复;多人可共同选做同一个比较大的课题,每个学生各自独立完成属于自己任务范围内的工作,工作并不相同。由上表可见,在这5年期间,每個课题均有两三名本科生参与。恰恰是因为每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内容都在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范围内,指导教师在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题目是否恰当、试验方法和试验方案是否可行,以及开题报告的撰写是否系统、合理等方面能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此44名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恰当,符合专业培养目标,顺利通过学校的选题审核。同时,这些选题在科研生产或理论研究上均具有良好的创新性。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特色上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指导教师以科研课题作为载体,指导本科生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使得他们的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内容更接近科学研究前沿或结合实际研究,这些论文在创新性、科学价值或实际应用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同时,目前很多高等学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需要进行查重检测,以杜绝过度引用或抄袭等现象。科研项目申报前的国内或国内外科技查新,使得科研课题具有良好的创新性,保证了依托指导教师科研项目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足够的创新性,自然极大地降低了论文的重复率。
目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主要分为工程设计、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计算机软件和综合论文等五个方面。笔者所在的科研团队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工艺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近几年,所指导的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仅顺利通过学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查,而且在成绩分布上以良好为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在学院名列前茅。
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
1.促使学生了解科学前沿,既能拓宽科学视野,又能提升创新能力。
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高校专业课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内容陈旧、方法落后等问题,尤其是教材中有关实际的内容较少,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依托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促使学生了解相应学科的发展前沿,很好地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并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立创新意识,为其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想法和动力。
笔者所在学校开设的基础课及专业课中,实验内容所占比例较大,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常常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但是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这些想法无法得到实现或进一步的创新和提高。然而,依托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训练,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为这些想法的实现提供新的生长点。
2.促使学生更加明确专业定位,明确日后的就业方向。
2003年,我国各高校陆续实行“按大类招生和培养”,并已成为我国高校招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4]。所谓“按类招生”是指学生在入学时按大类就读的一种招生录取方式,学生在专业大类环境下学习基础性课程,在此时间内通过对学科内各专业的了解,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专业的过程[5]。在这种招生和培养方式下,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基本确定了其日后的就业方向。因此,促使学生明确专业定位,对其日后的就业和发展尤为重要,而依托指导教师科研课题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明确的专业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下,能给学生在发展方面以更多的选择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更能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学生的能力提高和个性养成,为他们日后就业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3.促使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和有效率地工作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必须以科技创新为载体,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宽松的环境、浓厚的活动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6]。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必须在实践中让学生动手,有机会把自己的创新思想付诸实施。”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学生能力的培养都必须依靠学生的实践。因此,在实践中,促使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学习和开展工作,对于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恰恰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一个实践阶段,尤其是基于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工作,学生不仅要面对更多的实验设备、更为复杂的工艺流程、繁多的数据和资料需要归纳总结及分析处理,还要处理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
综合论文训练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7]。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篇论文,那么综合的论文训练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尤为重要,而科研课题通常通过撰写(和/或发表)论文体现其创新性成果,因此,依托指导教师科研课题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工作的学生在综合论文训练中方面能得到很好的示范、指导和训练。
通过这些方面的科研训练,学生在主观上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务实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上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及论文写作等,在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培养与提高,从而进行有目的的、高效的学習,更有效率地开展工作。
四、结语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过程中,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大学本科如何培养大批既具有浓厚创新意识和超强创新能力,又能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的人才,是摆在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要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高等院校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对人才培养进行探索与实践。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工科大学生基本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对本科阶段所学知识的总结、回顾和具体应用,能很好地锻炼本科生的动手能力,增强本科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创新性思维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全面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阶段,因此,切实加强和发挥指导教师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作用,对于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尤为重要,而以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作为载体,进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工作,不仅能更好地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还能为学生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特别是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秋杭.转变就业观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新形势下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7(8):58-60.
[2]刘军,伏广红.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现代思维方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1):56.
[3]杨德强.品牌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J].创新教育,2008(9):96-97.
[4]张淑敏.按大类招生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26(1):53-56.
[5]孙艳京,杨培岭,蒋秀根.专业大类招生环境下工科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8(8):40-42.
[6]张开显,金柏江,袁满雪.构建学生科研平台,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14-15.
[7]孙艳京,李光永,杨培岭.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9):54-56.
通讯作者:孙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