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途径探究

2017-07-29梅馨

文教资料 2017年14期

梅馨

(赣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 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是我国革命时期重要的精神文化组成部分,是民族思想觉醒和文化觉醒的号角,也是重要的战时文化资源。本文重点对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进行了探讨,并从作品、精神和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其传承价值。

关键词: 赣南苏区 红色音乐 传承途径

引言

赣南地区是革命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因其产生的特殊性而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革命时期大量的红色歌曲在广大的士兵和平民中传唱,并赋予当地民间音乐革命内涵和战斗的意志,歌颂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赣南苏区红色歌曲的出现,是中国革命音乐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赣南苏维埃音乐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种以民歌为载体,赋予红色内涵的歌曲成为当时革命的号角,刻画了一幅幅苏区战斗、生活画面,是推动革命深入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赣南苏区红色音乐在中国红色文化的发展与形成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是我们党早期革命斗争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和浓厚的地方色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战斗、发展的历史见证。赣南苏区红色歌曲具有易于传唱的艺术特点,蕴含着坚定的斗争意志和浅显易懂的革命道理。二十一世纪,随着现代音乐的兴起,特别是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流行音乐的兴起,赣南苏区红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将面临挑战。如何传承赣南红色音乐文化不仅是音乐文化选择的问题,而且是音乐文化价值传承的重大问题。

一、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产生的背景

任何民族的音乐都有其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从古代歌谣到今天的赣南客家山歌,是赣南客家儿女生活劳作的艺术再现,表达了客家儿女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生活在两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赣南人民逐渐产生了革命的萌芽,整体表现出了思想和文化的觉醒,为苏区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政治思想基础。1929年初,毛泽东和朱德带领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赣南、闽西并形成了赣南、闽西的武装割据,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的苏维埃政权。特定的时代背景产生了特定的音乐题材。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广大赣南苏区军民以民歌为载体,并赋予革命生活的内涵,创作出数以万计的“红歌”,以此讴歌他们舍身追求的革命真理和火红的战斗岁月。这些“红歌”在形成时就融合了赣南客方言体系、文化风俗和人文情感,是赣南地域文化为母体的战地文化,因此,赣南红色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昂扬的斗争意志。

不同时代的歌曲有不同的特点,不同地域的歌曲有不同的风味。客家先民在当地进行劳动的时候,会运用曾在中原时的民歌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当革命的种子在这里萌芽时,在原来民歌的基础上加入当地的音乐元素,就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具有思想积极、内容广泛、形式自由的艺术特点,为记录革命时期的艰苦岁月,培养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土壤。赣南苏区的红色音乐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是民族精神在革命时期的延续、丰富和发展。对苏区红色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创新和民族凝聚力为特征的精神财富和优秀传统的传承。

二、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途径

文化传承是一个庞杂的动态文明体系,离不开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文明形态的同构。赣南苏区的红色音乐作为中国当代文化传承的特殊因子,具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特殊基因——红色基因。赣南苏区的红色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官方和民间的文化互动,才能更好地得以传承发展。

(一)作品傳承

赣南红色音乐的核心作品主要创作于红色革命时期,但其音韵、节拍、曲调大多是从民间山歌小调等简单创作模式中衍生而来。“红军打来晴了天,红色歌谣万万千”。红色歌谣(包括民歌、小调、童谣),是当地军民战斗生活的艺术结晶,是红色革命文化的珍品。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被解放的人民以真挚、火热的情怀投身到伟大的革命洪流中,他们以行动支持革命,他们以歌声宣传革命,赣南客家山歌焕发新的活力。“哎呀嘞——山歌来自兴国城,句句唱来感动人”,在当时中央苏区,兴国山歌是最著名的。在革命战争中兴国山歌得到升华,被赋予新的生命和新的内涵,兴国山歌从“苦情歌”发展为红色歌谣。苏区音乐扎根于客家文化土壤之上,又秉承革命主流意识的强烈愿望,很快就生根发芽,急剧成长壮大。

革命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苏区红色音乐的发展,特别是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谣”,“要把革命故事,歌谣作为材料,开展宣传教育活动”。1933年《红色中华》号召苏区军民“努力地把苏区工农群众的苏维埃生活的实际,为苏维埃政权英勇斗争的光荣历史事迹,以正确的政治观点与立场在文艺的形式中写出来”,当时出现了一大批像“苏区干部好作风”、“十送红军”、“分田歌”、“土地革命歌”、“当兵就要当红军”、“十劝我郎当红军”等红色经典。这些红色经典秉承革命主流文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融合革命与地域文化,以崭新的内容宣传革命、支持革命,曾产生“一首山歌三个师”的惊人效应。1934年1月6日《青年实话》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苏区歌谣“在格调来说,是极其单纯的,然而它是大众所理解,为大众所传诵,它是广大民众所欣赏的艺术”。红色歌谣就像一部革命史册,记载着苏区军民的英雄业绩,至今仍引为传唱。

新中国成立以来,红色音乐更是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美声、民俗、通俗及少儿歌曲等都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使红色音乐更现代化、艺术化。然而,作为无产阶级的精神财富,苏区红色音乐历史并非断代史,其艺术形态并非红色革命年代所特有,传承痕迹鲜明。

(二)精神传承

赣南苏区红色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距今已近一个世纪,这种特色艺术资源既有我国革命时期精神文化的特殊属性,又有浓郁的赣南民间艺术特色。无论是艺术形式还是艺术内容,都融入了赣南客家儿女朴素的愿望和对革命理想执着的追求,是苏区人民革命情感的艺术化表达,是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具有强烈的传承特征。传统音乐强调的是音乐和现实的联系,表达一定的政治意图,和平时期的音乐往往是安乐和谐的,多表现出生活的意愿。社会动荡时期的音乐作品往往表现出悲怨和反抗。赣南苏区红色音乐表现出强烈的革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艰苦岁月中的爱国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就具备了传承的精神内核。

在和平年代,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红色音乐则表现出生活化的一面,开始以一种轻松愉悦的面貌走进人们生活中,这与古代的儒家音乐思想不谋而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将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越发浓烈。而且在当代和平社会,红色文化不断地柔化它的斗争性,提升它的教育意义。红色音乐所孕育的爱国、执着、坚定、乐观的精神则被越来越多地利用到德育中,表现出红色音乐文化在不同歷史时期不同的特殊意义。这种精神的传承是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传承的精髓所在。

(三)文化传承

红色文化因为产生的时代、地域等人文环境不同而有别于传统的精神文化,不仅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还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红色苏维埃政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就是当时的先进文化的代表,这种先进文化与赣南苏区民间文化交汇融合,产生代表当时先进文化的苏区红色音乐文化。以这种经过革命化改造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为母体,孕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社会日益开放,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要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红色文化既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发展和丰富,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前提。因此,我们既要坚守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大力弘扬孕育红色文化的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等精神的红色文化。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会遵循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说音乐是一种动态的文化的话,那么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则是充满历史动感的特殊文化。中国“苏区音乐”与生俱来的政治学属性,天然地赋予了“苏区音乐”相得益彰的传播学义务。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只要有“苏区音乐”活动的存在,其传播形式就一定自上而下地开展,其传播效应一定是自下而上地反馈。虽然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已经消失,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却凸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结语

邓小平同志曾说:“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是共产党领导下的苏区人民对那段艰苦岁月深刻描述和不屈战斗意志的表达,是当时文艺工作者和苏区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不仅有较高艺术价值,更蕴含人文价值和的现实教育价值。但因为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以赣南客家方言为母体,虽然特色鲜明,但广泛传播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容易形成“文化孤岛”现象。所以,对于苏区红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则需更多的文艺工作者从更高的角度对它进行诠释和弘扬,而不是将它看作完成历史使命的艺术存在。红色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未来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审美价值观选择的重大社会问题,是保障未来文化发展的先进性的重要历史积淀,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不断传承和创新才会有活力和生命力。因此,传承赣南苏区红色音乐文化既要体现出作品、精神和文化的传承,又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改革和扬弃,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传承形式与内涵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凌绍生.中央苏区音乐史话[J].中国音乐,1987(3).

[2]周少玲.浅谈苏区的红色歌谣运动[J].党史文苑,1995(1).

[3]余伯流.传承革命精神的艺术瑰宝——略论中国苏区音乐的历史轨迹及其深远影响[J].声屏世界,2008(2).

[4]梅正强.闽浙赣苏区红色歌谣简论[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4(2).

[5]张俊山.土地革命战争的壮丽史诗——谈谈苏区的革命歌谣[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7(1).

[6]姚莉苹.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生成原因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2009(6).

此文系江西省艺术规划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G2013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