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海绵城市构建的途径与技术

2017-07-29李澄

魅力中国 2016年48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技术建设

李澄

摘 要:文章从海绵城市的概念和基本内涵出发,论述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探讨了海绵城市构建的途径与技术。

关键词:海绵城市 建设 技术

一、海绵城市概念

海绵城市,就是运用低影响开发理念,把城市建设成犹如海绵,改变传统城市建管快排雨水的处理方式,通过对自然力量的合理利用,“源头分散”“慢排缓释”,就近收集、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让城市如同生态“海绵”般舒畅地“呼吸吐纳”,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迁移。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是用于解决城市开发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雨水丰富地区的城市内涝和干旱地区雨水流失问题,包括水资源缺乏、雨水流失、雨水径流污染和暴雨洪涝灾害等。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海绵城市理念、统筹自然降水、地表径流水、地下水相互循环与补充,同时协调降水、给排水的循环利用。

二、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

(一)满足人们对绿色城市的需求

人对绿色植被、水体等具有天然的亲近性。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城市建设规模急剧扩张,注重经济效应的城市建设而忽略人性需求。城市绿色空间被挤压侵占,同时众多城市受洪涝侵袭,居民生命与财产受到威胁,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和谐共生的关系,故迫切寻求一种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建设方法,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绿色都市,海绵城市理念由此应运而生。

(二)建设“弹性适应型”城市应对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

传统城市的建设过程是原有自然生态的掘取与破坏,人工坏境与自然环境的对立。这种开發模式使得原有生态系统、绿地、水体等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引发频繁灾害。而海绵城市的建设,注重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并运用现代工程技术建设湿地、公园、草地,最大限度地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丰富城市生态系统多样性,强化生态系统应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实现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存。同时,将水空间与绿空间密切结合,以自然方式完善生态功能,将城市改造成为高品质的滨水活动的佳所,蓝绿空间与高品质休闲空间一体化,有利于形成亲水、亲绿的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城市社区生活交往。

(三)转变排水防涝思路

传统城市雨水排放途径单一,主要依托地下雨水管道排放,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一旦城市发生大暴雨,管道系统因排水容量有限或出现堵塞或泄露而无法排出雨水,就会造成雨水迅速蓄积,从而引发洪涝灾害。海绵城市的排水理念是让排水渠、水道和蓄水池等水体不再孤立存在,而是同周边环境结合形成整体开发,并逐步将硬质水岸转化为自然水岸;创造一个美丽、清洁的水体环境,为周边的社区提供娱乐和亲近自然的场所,提高大众保护水环境的意识。

(四)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

海绵城市的建设由于充分考虑水循环系统的保护,因此基本上不会破坏城市原有的水文特征,且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低。通过建设顺应自然的水循环系统,将雨水积蓄,进一步渗透、净化,最终得以重新使用,能够解决城市面临的缺水问题。

三、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一)如何构建综合的城市雨洪管理系统

排水防涝不是海绵城市的最终目标,只是在历史欠账、严峻现状下,自然突显出的一个紧迫任务而已。海绵城市既是解决城市内涝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兼具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增加城市植被、湿地等“蓝”“绿”空间,为更多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水平以及改善人居环境等功能。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改变以往硬质铺地的做法,通过建设透水性铺装、下沉绿地、绿色屋顶、蓄水设施等实现对雨水的涵养、净化与分流。但是海绵体的建设对缓解城市内涝和雨水的涵养“缓释”作用有限,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应实现“地上与地下”“源头与末端”“蓄与排”的有机结合,形成城市综合雨洪管理系统。

(二)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的定位

根据《排水(雨水)防涝规划编制大纲》要求,各城市在2014年应完成《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的编制,而从目前已经完成规划的情况看,规划涉及的范围、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关键措施、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与《指南》的要求符合程度等方面都参差不齐,甚至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也有一些城市已经做过或正在编制《低影响开发规划》《雨水利用规划》《非点源污染规划》甚至《海绵城市规划》,这些密切相关的规划究竟应该如何定位?它们的关系如何处理?应积极开展“城市雨洪控制利用专项规划”,来综合解决雨洪多方面的问题,而不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

(三)内涝防治综合系统如何落实

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的编制是一项重大举措,但更重要的还是如何落实。一个城市内涝防治综合系统的建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丹麦哥本哈根即使在较为完善的管道基础设施基础上编制的暴雨管理规划,仍然预计需要20年时间才能完成,从而实现100年一遇的洪涝控制标准。我国城市发展水平差距大、管道建设落后、改造难度大,尤其大量已建成区涉及拆迁、多部门协调、土地用途变更和协调等多方面复杂问题,故如果全部建成区域进行改造,其所涉及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将非常大,在短期内建成并完成城市海绵与其他排水系统协调的综合排水防涝体系难度相当大。

四、海绵城市构建途径与技术

(一)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1.识别水资源生态斑块,保护生态廊道

在宏观尺度上,基于详尽的现状调查建立多层次、多因子分析方法,筛选出城市水资源生态斑,保护水源涵养地、湿地、河流、湖泊以及农田草地等,将生态斑点构建成生态廊道,对已划定的水资源保护生态斑块应严加识别与保护。

2.构建生态蓝网系统

将水体流域作为完整的系统,通盘考虑生态斑块和廊道的保护与建设;同时,水被作为城市的战略性资源储备,保护水域长远发展,重视水系统的循环与平衡,优化地上/地下平衡的水循环系统。同时,重点打造城市的水环境,构建链接/互通的亲水的城市生活空间场所,通过教育引导节水/敬水的生活方式,保护与构建生态蓝网。

(二)整合的规划设计方法,源头管理与控制技术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充分保护现有流域的汇水系统,对城市的建设采用高密度、紧凑型建设发展模式,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同时,创造更多的渗透性开放空间,有利于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创造舒适宜人的滨水空间。鼓励低维护费用的生态基础设施,有效去除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美化环境,创造舒适生活空间,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

(三)辅助措施

海绵城市建首先注重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保护“山水田林湖渠”等水敏感地区;其次对现局部受到破坏的高生态附加值的“山水林田湖”进行修复;最后城市建设中注重生态开发,考虑城市的自然生态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等限制性因素,合理控制开发强度,预留生态用地,建设完整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在此框架下,减少城市硬质不透水率,最大限度地协调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冲突,同时,根据具体情况与需求适当开挖、疏通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以此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四)LID雨水系统构建

LID(地影响开发)即采用分散、小规模源头控制策略和设计技术,实现对暴雨产生地面径流的污染控制,使开发区域能够尽量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相近的、从径流源头开始的暴雨管理方法吻合。通过该系统的构建,能达到解决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染的效果,具体体现为控制初期雨水污染,削减雨水径流,同时补充了城市地下水。

五、结语

海绵城市对于控制径流污染、削峰调蓄、地下水补充等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也不宜过分夸大其作用,尤其是在内涝防治方面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方法,充分利用海绵城市理念来辅助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以创建更美好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夏军,翟金良,占车生.我国水资源研究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2015,26(9).

[2]董淑秋,韩志刚.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利用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18(12).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技术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