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深刻意蕴三题

2017-07-29陈文林

理论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优良传统

陈文林

摘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成为重大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历史维度看,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从现实维度看,是世情国情党情的现实应对和必然选择;从理论维度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丰富与拓展。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个维度深刻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积极拓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学理空间,有助于提高我们贯彻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自觉性。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优良传统;政治生态;政党形象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7-0057-04

众所周知,政党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政治发展的客观结果。政党是一种政治组织,有政党就必有政党生活,这是政党政治性、组织性等特征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目前,学术界对于党内政治生活的概念认识还未达成一致,通常与党的生活、党的政治生活、党内生活等概念交互关联。党内政治生活的概念涵义非常丰富,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党内政治生活是指政党对内、外的各种活动或全部生活,而狭义上是指各级党组织、党员按照党章、准则及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展的包括学习教育、组织管理、组织生活等各项政治活动的总称。如何深入理解党内政治生活的丰富内涵?如何充分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何全面把握党内政治生活的逻辑架构?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个维度的分析解读,既是拓展党内政治生活学理空间的探索考量,也是提高贯彻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自觉性的路径思考。

一、历史维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

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党内政治生活”概念,但早在1847年他们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就明确规定:盟员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必须符合同盟的目的,……盟员必须承认共产主义……不得参加任何反对共产主义的(政治的或民族的)团体并且必须把参加某团体的情况报告有关的领导机关”。[1]突出强调了政党组织的政治性原则与要求。从1902年开始,列宁反复阐述布尔什维克建党原则、组织原则和党内生活准则,多次使用了“党内生活”和“党的生活”概念。“党内政治生活”的提法,最早出现在列宁1915年5月发表的《空泛的国际主义破产》一文中:“对俄国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方法问题,提出不同意见。”“俄国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方法”实际是指列宁提出并坚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2]他还强调指出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及其要求:“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方面,在保障任何少数和任何忠实的反对派的权利方面,在每个党组织的自治权方面……切实遵守这些组织原则,保证党内思想斗争能够而且应当同严格的组织上的统一。”[3]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蔡和森最早明确提出了“党内政治生活”概念。1926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其使命》报告中系统回顾了党从成立到1926年的“党内政治生活”状况,还涉及“党的政治生活”“党的生活”“党内的生活”等概念。这些概念大致与后来使用的“党的建设”属于同一范畴。[4]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正式把这一概念应用于党的建设要求。在反对党内主观主义错误时,毛泽东指出,“纠正的方法:主要是教育党员使黨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5]他还创造性地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了正确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领导干部作风要求与行为规范、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制度,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工作方针,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和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

1956年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报告中突出强调了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及其与群众路线的重要关系,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应用。……只有联系群众的集体领导,才符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才便于尽量减少犯错误的机会”。[6]225-229邓小平明确反对个人专断,强调党内民主的重要性。“以集体领导的外表掩盖个人专断的实质的办法,必须坚决加以反对。一切都必须经过讨论,允许提出异议……只有这样,党内的民主生活才能获得真实的保证。”[6]231为提高党的民主生活水平,他还提出了“党的全国的、省一级和县一级的代表大会,都改作常任制。……它的效果,是几年开会一次和每次重新选举代表的原有制度所难达到的。……这种改革,必然可以使党内民主得到重大的发展。”[6]233这种创造性的根本改革制度——党代会常任制,无疑对党内民主和党内政治生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正式采用“党内政治生活”概念。从“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发扬党内民主、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等12个方面总结了党几十年来处理党内关系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具体细致的要求,为拨乱反正、恢复和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在党内法规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党内政治生活”概念,其中提出的主要原则和规定如今依然适用,仍需继续坚持。

1999年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江泽民强调:“从严治党,严肃党纪,最根本的就是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做到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7]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从严治党的要求时,江泽民明确指出“要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弘扬正气,反对歪风”,[8]尤其强调“党内生活一定要有民主空气”。[9]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江泽民形成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005年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胡锦涛要求“共产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首先必须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党员领导干部要摆正自己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位置,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坚持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带头维护党纪的严肃性,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10]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形成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个新飞跃,标志着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我们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11]为此“要继承创新,传承和发扬党内政治生活优良传统,同时立足新的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善于以新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更好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功能作用,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2]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等十二个方面对党内政治生活展开了详细论述,勾勒出党内政治生活的逻辑架构,为准确把握党内政治生活丰富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贯彻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了基本指引。

二、现实维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应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

1.世情——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际局势是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因应的时代背景。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形势复杂多变。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违背的时代潮流。风云变幻的世界大势,使党面临的局势更加复杂,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带来机遇和挑战,也会对党的自身建设形成一项新考验。习近平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13]为此,中国共产党可以适应国际大环境,积极吸收先进科技文化和管理知识,大胆借鉴西方在政治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拓展党际交往,主动扩大党际交流,借鉴吸收其他执政党的治党经验,为加强党自身建设、完善党内政治生活提供借鉴与参考。

2.国情——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内形势是党内政治生活依托的外部社会生态系统。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也是不可脱离的客观现实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非常必要“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中国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中国最大的实际”。[14]当代中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虽然具备许多有利条件或机遇,但转型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的矛盾日趋复杂,风险隐患也与日俱增。如何经受“四大考验”,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15]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更是应对国情的必然要求。

3.党情——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内部环境是党内政治生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系统。随着世情、国情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从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这种“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地位变化,不仅体现在思想、观点与理念上,也更展现于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内容与方法中;另一方面,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党员结构日趋复杂。中国共产党党员数从最初50多人发展到8800多万,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使得党员成分与结构也日趋复杂。年轻党员、高学历党员、流动党员以及非公有制身份党员等,给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也使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避免、克服“四大危险”,唯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这既是有效应对各种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必由之路。

4.党内政治生活的问题凸现,彰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凸现出一些局部性问题。习近平尖锐指出:“这些年,一些地方和部门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盛行,有的是搞家长制、独断专行,以至于一些人不知党内政治生活为何物,是非判断十分模糊。”[16]当前,党内政治生活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六个“异化”:一是态度“随意化”。有的党员对党内政治生活不以为然、漫不经心。想开就開,想不开就不开,想参加就参加,想不参加就不参加。没有充分意识到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缺乏明确认识。二是民主“变异化”。有的党员把民主当做“走过场”,意见没采纳就认为不民主;有的把民主变成婴城自保、推责诿过的护身符;有的碰到难题就搞所谓的多数人说了算。三是权力“独断化”。有的党员借民主之名行专制之实,搞“家长制”“一言堂”;有的把组织权威异化为个人权威,权力高度集中于“一把手”;有的独断专行、专横跋扈,排挤、压制甚至打击报复异己。四是服从“盲目化”。有的把“个人服从组织”等同于服从党组织书记;有的把“少数服从多数”中的“多数”看作党组织书记;有的副书记或委员把书记视为“下级服从上级”中的上级,自觉服从或被动服从书记;有的则把“全党服从中央”等同于服从上级党组织。五是形式“单一化”。党内政治生活的“互动性、多样性、鲜活性”严重缺乏。有的只管传达与执行,不顾互动与反馈;有的唯领导“马首是瞻”,只唯上不唯实;有的不讲讨论与批评,过分追求“全体一致”。六是制度“虚无化”。有的不讲原则讲感情,称兄道弟、任人唯亲;有的不讲规矩讲义气,拉帮结派、臭味相投;有的搞“圈子文化”,结党营私、狼狈为奸;有的不信“天窗”“明规则”,偏爱“暗门”“潜规矩”。目前,党内政治生活凸显的这些问题,虽不是全局,也非主流,但危害之大、影响之深,反映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紧迫和重要。

三、理论维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丰富与拓展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理论维度的分析解读,既有益于深刻理解党内政治生活的丰富内涵,也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理论依据;既有利于全面把握党内政治生活的逻辑架构,也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拓展学理空间;既有助于提高贯彻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自觉性,也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1.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体现与要求。合法性是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最早提出的概念。它起源于社会科学,被广泛应用于政治领域,成为政治科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合法性概念,内涵复杂而丰富,中外学者开展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综观众多观点,不难看出合法性概念的基本涵义包括“心理认同”和“有效统治”两方面。“心理认同”强调的是合法性的基础或来源,这是政权或组织建立和发展的心理基础;“有效统治”强调的是合法性运转中的“低成本、有效性”,这是政权或组织发展的原则、目标或要求。

何谓执政党合法性?林尚立教授认为:“合法性实际上是不同社会依据社会本身的根本利益和内在原则对执政提出的本质要求。对于执政党来说,执政围绕着这些本质要求所进行的执政努力将构成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因而,所谓的合法性基础,就是党在一定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实现稳固有效执政所必须努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17]以此来看,强调合法性对执政党而言意义重大且尤为必要,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2008年,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这无疑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强调执政合法性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如何加强中共执政合法性?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2015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上明确指出:“执政党的使命决定了必须从严治党,执政党对人民的承诺就是它的使命。要兑现承诺,执政党必须对自身严格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源自历史,是人心向背决定的,是人民的选择。办好中国的事情,就要看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执政党代表人民、服务人民,就要确立核心价值观,坚守在行动上。”[18]这不仅是中共最高领导层首次明确谈及中共合法性问题,也是“中共话语体系一次重大突破”;[19]不仅提出了“人民”或“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或判断标准,而且还指出提高中共执政合法性既体现在执政理念上,也表现于执政的实际行动。由此看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更是巩固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2.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态的净化与重构。“政治生态”是2014年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一个全新命题,凸显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此后他又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强调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所谓政治生态,主要是指“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政治发展环境,它是政治生活状态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20]由此来看,良好的政治生态,对内能够凝聚人心,对外可以树立形象。

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党95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表明,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21]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11]凸显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之间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一方面,政治生态影响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態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活植根于政治生态,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会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开展营造氛围、提供滋养;另一方面,政治生活造就政治生态。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生态。“实现政治生态‘山清水秀,首先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22]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从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才有良好政治生态。二者相互影响,形成合力效应,为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培植优质土壤,为增强党的旺盛生机注入动力源泉,为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创造重要条件,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供根本保证。

3.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政党形象的塑造与提升。所谓政党形象,是指政党组织、党员队伍及公众关于政党纲领、政策、符号和实践行为等在客观外化表现与主观内化反应中互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综合印象和总体性认知。从政党形象的形成来看,充分体现了政党形象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稳定性与动态性、现实性与可塑性等特点。基于政党形象的涵义与特点,凸显了政党形象日益成为政党的一种重要软实力和无形资源。政党形象的作用,对执政党而言尤为突出和重要,而对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更是不言而喻。具体表现为:加强政党成员的团结统一,强化信任感和归属感,维护政党尊严和权威,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扩大政治参与,坚定公众的政党认同,提升政党的民众信任度和支持度;实现政党的有效政治整合和政治动员,促进政治秩序的和谐稳定,营造安稳有序的执政环境;增强政党的执政合法性,降低执政风险,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绩效;拓展执政党的对外空间,学习借鉴各国政党经验,扩充国际影响力,营造有利的国际执政环境。

就中国共产党而言,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政党形象”命题,但在党的领导人言论、相关文件或宣传文献中经常出现如“维护好党的形象”“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的形象”等概念表述,这即是中国共产党对政党形象在实践层面的朴素表述。[2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了蕴含丰富的政党形象的许多思想和观点,集中体现在有关党的建设的思想和理论中,如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两个务必”“群众路线”,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打铁还需自身硬”等。基于政党形象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影响和制约政党形象的因素很多,一般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根据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政党形象是内外部因素双向互动作用的结果,而内部因素则是影响政党形象的决定性因素。正所谓:“内正其心,外正其容。”从这方面来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既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影响政党形象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572.

[2]齐彪.深入理解“党内政治生活”的丰富内涵[N].学习时报,2016-12-15(A3).

[3]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84.

[4]刘汉峰.严格党内政治生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1).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2.

[6]鄧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40.

[8]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8.

[9]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9.

[10]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26.

[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6-07-01).

http∶//newsXinhuanet 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1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2016-07-05).http∶//wwwdangjian com/gbbd/xxhtwx/201607/t20160705_3497267shtml

[1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61.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

[15]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1.

[16]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17]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26.

[18]王岐山会见出席“2015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外方代表[EB/OL].(2015-09-09)http://newsxinhua netcom/world/2015-09/09/c_1116513917htm.

[19]赵再兴.中共话语体系获重大突破:最高层首次明确论述“中共合法性”[EB/OL].(2015-09-11).http: // 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73955.

[20]包心鉴.不断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N].人民日报,2016-12-19(07).

[21]习近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6/29/c_1119135896htm.

[22]刘云山.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N].学习时报,2015-05-18(A13).

[23]孙景峰,陈倩琳.政党形象:概念、意义与建设路径[J].探索,2013,(3).

【责任编辑:张晓妍】

猜你喜欢

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优良传统
发扬优良传统,弘扬雷锋精神
“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基层党组织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堡垒
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治党的逻辑必然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大饥荒爆发前爱尔兰的政治生态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理解“党内政治生活”的三个维度
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党的优良传统与执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