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利主义道德观与道德冷漠析论

2017-07-29张丽仙

理论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矫治

张丽仙

摘要: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消極影响是道德冷漠形成的重要文化原因。功利主义道德观片面化的道德判断标准是道德冷漠产生的认知原因;功利主义道德观的道德情感缺乏是道德冷漠形成的心理原因;功利主义道德观自利的倾向是道德冷漠形成的利益动机。矫治道德冷漠,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遏制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功利主义道德观;道德冷漠;矫治

中图分类号:B8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7-0043-03

近年来,老人跌倒没人扶、小孩落水没人救、歹徒行凶众人围观等见危不救或见死不救的道德冷漠现象随处可见。道德冷漠是我国目前的社会问题之一,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道德冷漠的存在,与我国当下社会风气的功利化,特别是功利主义道德观有紧密的联系,一定程度上,正是功利主义道德观导致了道德冷漠的困境。因此,矫治道德冷漠,走出道德冷漠的困境,实现道德困境的突围,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遏制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消极影响,从而逐渐消除道德冷漠现象,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营造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人际关系。

一、功利主义道德观与道德冷漠的内涵

1.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形成及含义。形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的作为系统理论的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首先是一种道德哲学理论,其它方面的功利主义,比如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上的功利主义应当视为这种伦理学理论在这些方面的应用。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道德哲学理论,功利主义是一种道德观——功利主义道德观。深入理解功利主义道德观,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功利主义。

系统功利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是近代的杰里米·边沁(JeremyBentham)和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StuartMill)。边沁认为,趋乐避苦是人类行为的动力和目的,是支配人类行动的规律。行为的结果带来快乐或者避免痛苦,就是正确的,也是道德的;相反,行为的结果带来痛苦或者痛苦大于快乐,就是错误的,也是不道德的。边沁认为苦乐感源于人的自然本性,凭个人感觉可以感知,而且苦乐是可以计算的,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上,边沁认为集体和社会利益等于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之后,密尔修正和完善了边沁的理论,把功利主义理论推向完善。密尔认为,苦乐不但有数量高低,也有质量的差别,而且,人们凭感觉经验,会选择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更高一级的快乐目标,“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胜于做一只满足的猪;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于做一个满足的傻瓜。”[3]在个人和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上,密尔认为,功利主义的最高目标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行为者的目标并非行为者一己的幸福,而是与此行为有关的一切人的幸福。边沁、密尔之后的功利主义者,又对功利主义做出了许多发展,但都坚持了边沁、密尔的古典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是追求快乐和幸福,行为的效果(能否带来快乐和幸福)是判定道德与否的标准,道德只是获得快乐和幸福的手段。

功利主义道德观是以功利主义作为理论指导的道德观,其主要表现是:以获得个人功利作为道德与否的评价标准;把尊重、遵循道德当作达到个人目的的途径和手段。

2.道德冷漠的含义。道德冷漠,直观地理解是指道德情感上麻木不仁,冷眼旁观,漠不关心。道德冷漠在外表冷的背后,实质是对他人困苦、生命价值的漠视和不关心,是一种对道德责任和义务的不履行和不作为,是善的缺乏。刘曙辉在《论道德冷漠》一文中认为,道德冷漠表现为三个方面:“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具体表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1]舒毅彪在《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中认为,道德冷漠的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德敏感缺失;二是是非善恶观念的缺乏;三是同情观念的缺乏;四是不履行应该履行的道德义务。以上两位学者的看法是一致的,道德是非善恶观念和同情观念的缺乏,也就是道德判断的搁置,而道德判断的搁置是道德敏感缺失(道德观念冷漠)向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道德行为冷漠)过度的环节。也有学者认为道德冷漠主要是心理上的冷漠,“‘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疏远和隔膜,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上的冷淡、不信任,甚至彼此排斥和否定,直接表现是人们在他人需要救助时的一种无动于衷的漠然。”[2]道德心理冷漠和道德义务不作为是紧密联系的。道德心理冷漠导致的必然是道德义务不作为,道德义务不作为是道德心理冷漠的必然结果。因此,以道德心理冷漠代替道德冷漠,以部分代表总体,在具有合理性的同时,不够全面。总括来说,道德冷漠是指与道德认知、道德是非判断、道德情感缺失和因此带来的道德义务的不作为。

二、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消极影响——道德冷漠

舒毅彪在《道德冷漠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探析》中认为,道德冷漠产生的原因是:第一,传统道德文化中明哲保身、难得糊涂处世哲学对现实的消极影响,是道德冷漠产生的历史渊源;第二,道德信仰弱化的道德虚无主义是道德冷漠产生的文化动因;第三,“英雄流血又流泪”的道德回报机制不健全是道德冷漠产生的制度根源;第四,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物化现象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化是道德冷漠产生的现实土壤。在以上原因中,除了第三点,都与功利主义道德观有紧密联系。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正是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消极影响导致了道德冷漠的出现。

1.功利主义道德观道德判断标准的片面化是道德冷漠产生的道德认知原因。功利主义道德观在具有合理性的同时,也具有局限性。功利主义道德观是道德目的论和道德效果论,这看到了道德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事实,具有合理性的一面,“功利主义强调后果的善即行为的后果是判断行为道德价值的主要标准,而把功利价值看作可能性善,是在社会存在和人类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上来界定的。”[4]但是,道德在反映现实利益要求、维护经济基础的同时,还需要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性,道德还应该具有救死扶伤、舍己为人和奉献的另外一面。功利主义道德观认为自我牺牲只是为了他人的利益或者作为实现他人利益的手段而已,自我牺牲本身不具有内在的价值,这具有片面性。当这种包含了片面性道德判定标准的功利主义理论被道德主体认知、接受,并作为道德主体道德判断的理论基础之后,道德主体在道德选择上就会因为“没有效果”而陷入“见死不救”的道德冷漠状态。可见,功利主义道德观片面化的道德判断标准是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道德认知原因。

2.功利主义道德观的道德情感缺乏是道德冷漠形成的心理原因。道德绝不仅仅是理智和利益的冷冰冰的组合,而是蕴含了人的理想、激情、智慧和价值判断,具有崇高性和超越性,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人类的道德活动——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都渗透了丰富的道德情感。可以说,道德就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情绪体验和感情内化的一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式。进一步说,道德感情是道德行为发生的第一契机,道德认识及其标准,不是在简单地被人们认知时,而是当它们成为情绪态度、感情时才能转化为人们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理论依据;也只有感情的参与,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活动才得以发动。“相对于人的外显的行为、品质以及人格而言,道德情感并不直接呈现给世界,而是作为直接呈现物的内在源泉。但是,它在个体道德的大厦中直接参与道德认识、行为、品质、评价、信念的活动,它本身就是个体道德的主要存在方式,是全部道德现实化的根本环节。”[5]

道德冷漠就是道德感或道德情感的丧失,它具体表现为同情心、慈悲心和道义感的缺位以及崇敬、虔诚、羞恶、良心的不安和愧疚等感觉的丧失等。功利主义道德观把效果、利益作为道德与否的唯一标准,把行为的得失仅仅用冷冰冰的利益加以计算,这无视了人们行为包含的理想、激情、奉献、自我牺牲的崇高性;无视道德行为包含的、作为行为动机和契机的道义感、崇敬、虔诚、羞恶、良心等情感体验,这势必导致道德的利己主义和道德冷漠。因此,功利主义道德观的道德情感缺乏是道德冷漠形成的心理原因

3.功利主义道德观自利的倾向是道德冷漠形成的利益动机。舒毅彪、邱杰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功利主义道德观思想,道德意识自倾自利的痼疾,是道德冷漠形成的原因之一。“传统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就了国人普遍存有‘小私有观念的道德意识和社会心理。”[6]这种小私有观念的道德意识和社会心理是以自利为主,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态度,明哲保身,以围观者的身份出现。这种麻木冷漠的看客心态历来有之,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作了深刻的揭示。今天,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物化现象,使得个人更加倾向自利自保,跳楼围观、交通事故围观的看客现象随处可见。这种传统文化中自利的道德意识和当前社会个人独立性、自利性倾向增强趋势,与功利主义道德观不谋而合。功利主义道德观虽然主张功利主义的最高目标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行为者的目标并非行为者一己的幸福,而是与此行为有关的一切人的幸福;为达到这一目标,功利主义要求,行为者在他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之間,应当像一个公正无私的仁慈的旁观者那样,做到严格的不偏不倚,但事实上,功利主义道德观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价值取向,不可能在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之间做到严格的不偏不倚,而是有强烈的自利倾向。这种强烈的自利倾向使得个人在面对他人的困苦和生死时,从自我利益出发,为维护自我利益,选择“沉默”,“究其根源,乃是对现实功利过分的追求、对外在利益过分的掂量,而忽视了生命的尊严与价值所致”。[7]当个人把自我利益作为行动的唯一目标和动力时,他人的利益、尊严和价值就在他的视野外,当追求自我利益功利冲动强劲时,道德正义感随之消失,道德败坏和道德冷漠产生。“道德关系已经蜕变为功利关系,伦理原则被还原为利益原则,必然会导致社会丧失正义或善等美德,从而也丧失那种旨在实践正义或善的道义性的伦理或道德生活。”[8]功利主义道德观自利的倾向是道德冷漠形成的利益动机。

三、道德冷漠的矫治

1.深刻认识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合理性和消极性,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功利主义道德观具有合理性一面的同时,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功利主义道德观看到了道德的经济和利益,看到了道德功利价值的一方面,但是忽视了道德超功利的一方面。只强调道德功利价值,个体在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时,容易陷入自我利益的冰冷计算而忽视他人的困苦和生命价值,产生道德冷漠,“倘若无个人功利可图或者虽有功利可图但个人的牺牲太大,面对道德的呼唤,主体便会对道德敬而远之即保持沉默或者退避三舍。”[9]因此,消除功利主义道德观对社会道德的消极影响,需要正确看待功利主义道德的合理性和局限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2.培育个人的道德情感。道德冷漠,首先是指道德情感的冷淡,表现为漠不关心、无动于衷。道德情感的冷漠,意味着对他人疾苦和面临的生命危险无动于衷。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发生的契机,道德情感构成了个人最真切的道德体验和最深刻的道德动机,道德情感缺失,道德认知难以进行,“见义勇为”的道德行为也不会发生。“道德行为的发生,除了取决于道德判断和道德认知以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个体对道德认知在体验和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10]当前,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就是培养个人的道德情感,使人在健全的道德判断或道德良知的基础上形成积极性的情感,通过积极的道德情感,促进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培养良好的道德信念,进而消除见死不救的道德冷漠现象。

3.建立健全见义勇为的赏罚机制。近几年来,由于道德赏罚机制不健全,有人在履行道德义务后陷入生活困境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出现了“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壮现象。面对这种状况,建立健全见义勇为的奖励、保护机制,让见义勇为者残有所养、失有所补,这是国家和社会有关部门应该做的。消除功利主义道德观的消极方面与建立健全见义勇为的赏罚机制并不矛盾。建立健全见义勇为的赏罚机制,从制度上做到奖善罚恶,这不是鼓励人们追求道德的功利价值,而是为了扭转“老实人吃亏”“见义勇为是犯傻”的错误观念,确保公平正义,增强人们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培养人们积极的道德感情和正确的道德观念,为消除道德冷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曙辉.论道德冷漠[J].道德与文明,2008,(4).

[2]唐涛.道德冷漠现象的心理学解读[J].求索,2008,(2).

[3][英]约翰·密尔.功利主义[M].徐大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2.

[4]龚群.论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J].哲学动态,2014,(8).

[5]朱小蔓.道德情感简论[J].道德与文明,1991,(1).

[6]邱杰.当前治理“道德冷漠症”的理路探讨[J].道德与文明,2014,(6).

[7]熊国清,吴玉龙.“见死不救”的道德困境∶功利主义需超越的目标[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8).

[8]陈伟宏,陈祥勤.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及其矫治对策[J].道德与文明,2014,(4).

[9]蒋明华,徐贵权.道德功利化新探[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10]陈伟宏.道德冷漠与道德能力的构建[J].道德与文明,2016,(6).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矫治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下颌打开度受限智障儿童矫治的个案研究
教育出版的负向功能及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