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让梦想启航

2017-07-29张兰春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特教静静王老师

张兰春

在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有这样几个人,他们平均年龄不足25岁,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25岁的年龄在年长的人眼中也许还是孩子,但是,她们却每天在福利院中乐此不彼地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当大小便失禁的孩子弄脏衣物时,她们动作娴熟地帮他们换洗;当面对突如其来情绪失控的孩子,她们用温暖的怀抱一次次安抚着;当站到讲台上,她们又是那样富有激情地讲解着,读到这里,您也许猜到了她们的角色,如果确实需要用一个词来界定她们的职业,那她们就是院内特教科的老师。“老师”这个词对每个人都是熟悉与亲切的,但她们相比普通学校的老师来说,又是显得那么特殊,因为他们所教是院内30余名或身体或智力上具有多重残疾的孤残儿童,也许他们的学生永远连一句“老师好”也不会说,也许有些学生永远都不会认识她们,但她们仍然默默地奉献着,守护者她们眼中的天使,因为,在她们口中听到的永远都是“每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

生活在福利院的孩子大多都是孤残儿童,身体上的不幸导致他们遭到了双亲的遗弃,父母的抛弃又导致了他们心灵上创伤,他们大多敏感而脆弱。有的学生因身体的不完美而封闭自己,因心理上的自卑而拒绝对外交流。教师们需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智商水平、认知能力及动作能力方面的差异去“因材施教”。语文老师用生动的文字给孩子们讲述着一个个励志的故事,以此鼓起他们生活的勇气;数学老师用幽默的语言解决着一道道“难题”,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舞蹈老师用那跳动的音符点燃孩子表演的欲望,帮其树立自信心;美术老师用五彩的画笔描绘着外面世界的样子,以扩展其认知世界,还有声乐、影视教育等等课程的老师都精心地上好每一节课,尽最大可能地去促进他们的成长,总之,一位位老师用极大的爱心帮助孩子实现着一个个看似遥远而不可及的梦想,因此,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又是幸运的。

我会说话了

静静(化名)是先天性脑瘫儿童,疾病使她的肢体动作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和谐,走路时身体一高一低,脚都不能完整地着地,看到她走路时你都忍不住想上前扶一把。据说静静一开始是不能走路的,后来靠手术和康复锻炼,最重要的是靠她自己坚强地毅力,一点一点站起来直到现在走路的这个样子。同时,五指不灵活造成她拿东西都是“勾”起来;更残忍的是,疾病还无情地剥夺了她的语言能力。每次她远远地看见你,就会看到兴奋地摇起那已成“鹰爪”状的手,同时张着大大的嘴巴,但无论如何就是听不到声音,并且由于长时间地不发音,使得静静的声带已经松弛。每次看到静静,直觉就会告诉你她是个有强烈表达欲望的孩子,有很多的心里话想诉说,但疾病就是这样的无情,造成孩子是这样的不幸。每当想到这些,老师们的心里就会泛起阵阵的酸痛,“要是静静能开口说话该多好啊!”让静静开口说话这无疑成了老师们一致的心愿与目标。年轻的老师们不懂得语言发音和构音技巧,就拿起书本学习;缺少这方面的教学经验就及时向院内的聋儿语言康复中心的老师们请教,很值得庆幸的是当时担任特教科科长的徐瑞红主任(孩子们都亲切称她为徐妈妈)具有多年的聋儿语言康复经验,她亲自帮静静矫正口型,示范发音,手把手地教她做舌操、唇操等面部运动,想尽办法利用各种游戏活动帮助她呼气以此促进声带的震动,利用一切可以锻炼发音的机会帮助静静。静静由于浑身的肌张力过高,再加上舌头呈圆形,一开始锻炼时,只要一张口,浑身都呈僵挺状态,没锻炼五分钟便是浑身大汗,慢慢地在徐主任的引导与教授下,静静慢慢的领会到了一些技巧,开始学会一点点放松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静静突然有一天竟然能很清楚地发出“妈妈”、“爸爸”的声音,这一刻来的太不容易了,老师们的激动程度绝不亚于新生儿的妈妈听到她的孩子发出咿咿呀呀声音时的心情。徐主任在帮助静静的同时也给年轻的老师们传授了经验,树立了榜样。目前,静静已经可以说出2到3个字的词或短句,并且脸上的笑容也变得更加的灿烂。

我开朗,我自信

栋栋是一个阳光且有点帅气的十几岁的大男孩,衣着非常干净整洁,并且理着有点迷人的小分头,看起来非常精神,但由于先天性脊柱裂使他走路时有别于常人,起初,老师认为也许就是这点“不完美”使他产生了自卑心,导致他成为了别人眼中的“怪”孩子:总低着头走路;不与人沟通与言笑;没有好朋友;甚至会乱发脾气;在路上遇见他,即使很热情地打招呼,他也是极不情愿的“嗯”一声,心情不好时,理都不理……,特教科的王老师是某师范大学心理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他的这些外在的反常表现,王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当时他都已经13岁了,如果再不加以心里干预,恐怕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社会交往,因此,王老师试图利用专业的心理干预手段加以干预,但是没想到他却极其的排斥,起初根本就进展不下去。后來,老师们发现他非常喜欢画画,有时一画就是几个小时,从“画画”开始入手应该是个不错的着手点,因此,老师们一起研究他的画的特点,比如:他偏向画什么图案,喜欢什么颜色,构图有什么特点等等,一来通过“画”上的一些蛛丝马迹来了解他的心理动向,二来可以以“画画”作为与他聊天的话题,果不其然,从一开始地抗拒到慢慢地能坐下来听老师聊,再到后来中间偶尔插上几句,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后来,老师们发现他总是偷偷地帮老师锁门、倒垃圾、打扫教室卫生等等,这些行为就可以看出他从心里在慢慢接纳我们。王老师赶紧趁热打铁,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社工的“沙盘课程”,在不知不觉中对他进行心理干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有了很大的改观。画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通过义卖绘画作品,还得到了一笔在孩子们眼中不错的零花钱,同时还学习了陶艺制作,一个个精致的陶艺作品现在还摆列在作品陈列柜中,这些小小的成就对帮助他重新建立自信心起到了积极地作用,最让老师们感到欣慰的是他还顺利到技校学习了半年多的理发技巧,目前正在一家理发店进行实习。

正是有了这些老师们的爱心付出,特教科的孩子实现着一个个梦想:肢体残疾的孩子用独有的方式站在舞台上为大家表演着舞蹈,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自信与灿烂;语言缺失的孩子终于可以张口说话;有的孩子们迈上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一切无论对孩子还是老师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但背后的付出也只有老师们知道,曾几何时,为了能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能有收获,老师们反复研究修改着教案;为了能使每个孩子得到个别化教育,老师们一遍遍地讨论个别化教育计划;为了能让孩子们尽可能地多接触外面的世界,老师们一次次利用休息时间帮助孩子们接触大自然,融进社会。总之,正是老师们的爱心与无私付出帮助这些孤残儿童实现了一个个幸福的梦想,让他们拥有了更多朝向远方飞翔的力量。

猜你喜欢

特教静静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新形势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策略探析
有趣的动物
醒着
用爱与责任托起特教梦
冰与火的运动——冰球
国务院: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单纯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