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反思的必要性及内容

2017-07-29伍丽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活动学科

伍丽

一、教学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反思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语言、行为、效果等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1910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他认为,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也就是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叶澜教授这样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就语文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是将教学活动看成了简单的重复活动,是一种机械式的,从事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活动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语文知识、语文活动经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

1、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教学效果从某种角度上折射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是举足轻重的。对教学效果的反思,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自身对教材的处理和对学情的分析是否得当。除此以外,还要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策略,以及在听课的同时是否积极思考。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教学效果的一个部分,更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同时,还要坚持“阶段思效”,即对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2、对语文概念、思想方法的反思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学会运用文學的目光去看待事物,用人文的思想去考量他眼前的世界。即养成语文学科素养。学科素养的核心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以及思想方法。对于老师来说,他要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去看待语文教学,因此,在教学反思中,教师不但要反思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课堂中学科特有概念的破解,学科特色方法的介绍,应当从逻辑关系和历史关系等方面去开展学科思考方式和审美方式的反思活动。

简言之,教师面对语文概念应当学会用语文思考——学生准备语文;即了解语文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景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阐述思想方法。

3、对教师教的反思

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有时我们自以为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了,学生肯定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通过反思后却往往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地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解决某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是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东西。即常说的“煮成了夹生饭”,学得“似懂非懂”。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应当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学风格。

4、对学生学语文的反思

每个学生,对于语文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受。不能把他们看成“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愿往这些容器中灌输语文知识,往往会进入误区。师生间在语文知识、语文经验、兴趣爱好等方面常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导致他们对语文的感觉不同。因此教师必须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有失之于武断的地方。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学习方式上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教师要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有个性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反思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自主性是否得以充分体现。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教学活动学科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