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新载体和独特视角生动传播家文化
2017-07-29王研
王研
【摘 要】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对家庭而言,家书是一条独特的纽带,以无声的方式记述着血缘的历史;对国家而言,家书是一条绵延不绝的脉络,用柔韧的力量牵连着民族的情感。选择以家书作为弘扬家文化的切入点,辽宁日报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不仅要留住家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循着家书串联起的线索去探寻那些沉潜在历史深处的辽宁地域文化的发展轨迹,并借此走进辽宁人的心灵和精神、伦理世界,感知并传播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
【关键词】家文化 书信 《两地书》 大型新闻策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媒体传播
《两地书》为辽宁日报2017年度重点主题新闻策划。该策划于去年12月正式启动,目前已推出4期特刊,共72个专版。每期特刊均选择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出版,旨在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解读和阐释中华民族传统家文化的深刻意涵与现实意义。
策划凭借丰富的内容、创新的表达、融合性的传播,赢得了社会各层面读者的热议和好评。
一、主题重大、立意高远
重视家庭、强调家风是当前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与家文化建设有关的重要讲话,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总书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也指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省委书记李希对辽宁家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指示,提出要求。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辽宁日报一直在深入思考:如何更进一步挖掘家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社会价值,如何更生动地展现家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促进党风政风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如何让家文化报道真正引起读者共鸣,实现入心、入耳、入脑、入行的效果,从而在我省乃至更大范围内发挥凝神聚力、强基固本的舆论引领作用。
为此,从去年5月开始,辽宁日报组织精干力量展开调研,经过为期逾半年的酝酿、准备,最终,我们将目光投向了最能承载家庭情感,最能深刻揭示家文化内涵的一个特殊载体——家书。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对家庭而言,家书是一条独特的纽带,以无声的方式记述着血缘的历史;对国家而言,家书是一条绵延不绝的脉络,用柔韧的力量牵连着民族的情感。选择以家书作为弘扬家文化的切入点,我们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透过家书看家庭、讲家事、说亲情,力求更生动、更贴近、更深入地展现家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时代精神、促进党风政风建设等方面所具有的突出作用。同时,要循着家书串联起的线索去探寻那些沉潜在历史深处的辽宁地域文化的发展轨迹,并借此走进辽宁人的心灵和精神、伦理世界,感知并传播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
二、载体独特、情感浓郁
《两地书》是辽宁日报贯穿全年的重点新闻策划,报道组在出版节点的选择、内容的构思和风格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研究和精心编排。
在春节前夕推出“望年”特刊,因为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是中国人心中分量最重的传统节日,最能体现家的温暖与凝聚力。该特刊共16个专版,其中既有写于两百年前的具有文物价值的珍贵家书,也有纵贯新中国建设及改革开放各时期的普通人的家书。
在三八妇女节推出“致她”特刊,因为这一天是女性的重要节日,从女性角度来感受家的味道,更能凸显家的魅力。“致她”呈现了12位女性的家书,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女性与家庭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女性在家庭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而制作的“咱们工人”特刊,借由一封封两地飞鸿,讲述了十余个真实的工人故事,并串联起一条观察辽宁工业发展历程的全新脉络。
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出版的“写给孩子”特刊,则聚焦当下最受关注的社会话题之一——家庭教育。报道组面对面采访了50对父母,面向2500人进行网络调查,从五大主题入手,深入剖析、全面展现了年轻一代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对教育的思考。
需要强调的是,《两地书》虽然是以人物故事为内容,但它并非就人物谈人物,而是将一个人物置于宏大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展开叙述,因此,其内容更显深度、视角更显宽度。比如“望年”特刊中,《那种追思之痛,永远无法抚平》透过叔侄间几封穿越海峡的通信,折射出两岸通邮的变迁和难以割舍的同胞之情;《故乡使我倍感温暖,可亲啊!》从兄弟间的书信讲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辽宁农村的家庭样貌和母亲的重担;《能否像当年一样,就做简简单单的同学?》描绘出上世紀90年代的大学生活和那一代青年的理想与困惑。再如“致她”特刊中,《想尽办法给父亲买几块布料》借一封清代家书,再现了闯关东女性的优秀品质;《首席技术专家学习当姥姥》用上世纪80年代的母女通信,表现出两代女性的不同的人生轨迹;《小诺写信与妈妈沟通个人问题》以90后女性的新思维,重新审视女性社会角色和生活角色的定位。
三、调研广泛、素材丰富
为增强《两地书》策划内容的厚度与广度,丰富策划的历史文化含量,“两地书”报道组先后赴北京、天津、济南、烟台、哈尔滨、吉林及我省各地考察、实地采访,对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等重要书信专题展陈馆所进行了细致参观,较全面地了解了书信文化的发展脉络。也采访了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学府的权威学者,以及民间文化研究者、收藏家等数十人,例如著名作家毕淑敏、书信史专家仇润喜、家书研究专家张丁等。他们的研究成果、观点都为报道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同时,自《两地书》策划启动家书征集活动以来,报道组通过刊发征集热线、联络档案机构、走进基层社区等多种方式,深入挖掘线索。目前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反馈信息逾千条,涉及家书万余封,当中不仅有大量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通群众的家书,更有相当数量的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的书信,这些资源为整个策划的顺利推进夯实了基础。
报道组从成千上万封书信中精选素材,奔走于省内外,对家书持有人进行深入采访。一段段与家有关的记忆,一份份与家有关的期盼,一张张盼望团聚的面孔,还有一声声面向远方的呼唤,都成为记者笔下的字句和镜头中的影像,成为一篇篇值得一读再读的新闻报道。
四、手段新颖、融合传播
《两地书》策划不仅要挖掘传统家书文化,更要为其注入时代活力,以达到传承的目的。
为此,除了选择老家书作为报道内容外,报道组还着意于寻找那些久未提笔写信或从未写过信的人群,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大学生、工程技术人员、外国在华人员、基层干部,等等。利用“重写家书”“寄出第一封家书”等创意手段,将他们的家书与他们的故事相结合。比如,83岁的陈庆湖30年来第一次给远在瑞典的女儿写信;结婚8年、聚少离多的裴宏飞像当年恋爱时那样给正在京沈高铁工程现场的丈夫写了一封信;俄罗斯人萨沙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他用中国传统信纸写信寄给了远在鄂木斯克的妻儿;环卫工人赵玉清尝试用写信的方式向丈夫倾诉;年轻的创业者将对父母的感谢写进信中……这一做法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家书并愿意去尝试这一传统的沟通方式,进而对家书的亲情纽带作用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同时,作为进一步推进全员新媒体的一次重点实践,报道组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强势传播力,以多种手段为特刊的采写积累素材,扩大影响。辽宁日报新媒体团队也直接参与了报道内容的包装和设计,并于每期特刊推出时,在两微一端同步集中报道,形成了全覆盖的矩阵式报道规模。值得一提的是,由辽宁日报新媒体团队打造的《两地书》视频节目《声·情》也受到广泛关注。这是辽宁日报首次采用影、音、视、听全方位形式对纸媒报道进行再度创作。该节目通过嘉宾朗读、持信人回忆、记者讲述等方式,立体化呈现更多采访细节和新闻背后的故事,使读者和观众能够更加细腻、直观地品味家书中的动人故事。
《两地书》策划推出以来,赢得了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它的热度不仅仅体现在报道组接到的來电数量、新媒体平台上的阅读和点击数据方面,更体现在读者真实的感动和发自内心的喜爱上。本溪一位读者自费购买200份《辽宁日报》,因为“咱们工人”中有他想珍存的不一样的辽宁工业历史;丹东一位读者主动给自己的亲戚朋友邮寄《辽宁日报》,因为“致她”中一封来自空军英雄余旭的家书深深打动了他。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让更多的人认识家书,重视家文化,这正是辽宁日报制作《两地书》策划所希望达成的目标。
接下来,《两地书》策划还将推出多期特刊,继续加大家文化宣传的力度,深化家文化在辽沈大地的传播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