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中村改造对外来租客生活状况的影响

2017-07-28王珍

商情 2017年26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中村

王珍

【摘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调查研究具体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分析城中村改造对外来租户生活水平的影响,引起人们对城中村改造以及外来租户人群的生活水平和福利的重视,为城市廉租房建设和规划提供依据,为如何让外来租户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提供改进思路。从而为进一步更好地改善租户的生活环境、提升租户的生活水平、保障人们共享文明进步成果提供借鉴意义;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完善社会公管理制度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城中村 外来租客 城乡一体化

一、研究城中村改造对外来租客影响的目的

通过对城中村改造中对于外来租户的生活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根据得出的结论为政府提供合理性建议,从而改善外来租户生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城中村改造在全国,城中村改造是为民造福的实事工程,使村民成为城中村改造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同时却忽略了外来租客的生活福祉的改变。面对城中村的改造,外来务工人员住所问题成为一大难题,租房的价格使务工的成本大大提高,为了保证务工的收入留存,不得不降低在其他方面的花销,甚至返乡务农。团队针对外来租户问题讨论关于如何改善外来租客的生活水平并向政府负责单位提出合理建议,让城乡发展一体化成果惠及包括租客在内的群众居住环境、生活水平的影响,在增强城市生机与活力、解决城乡并存的二元结构的同时,促进城市的全面和谐发展,充分考虑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群众的实际利益,合理合法地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就业、教育、社会保险等问题。

二、该研究的基本思路

通过问卷调查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在城中村改造之后生活的去向,以及改造后他们租房、吃穿、娱乐消费各方面的比重。相关指标(如恩格尔系数)和相关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城中村改造前后,外来租客的生活水平的改变,生活福祉的变化。同时面对这种变化提出倡议,更好地促进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对一系列有关“城中村改造”学术论文及调查报告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大多学者皆是以宏观的角度,聚焦于城中村改造后的治理問题,或是对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探讨研究;另有部分学者从微观上分析城中村改造对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或是有关补偿款的各类问题与矛盾。然而现实生活中,城中村里通常居住着两类人群:原住民与外来租户。城中村的改造,不仅仅改变了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对外来租户来说影响更甚。本项目便是着眼于城市中的一部分弱势群体——城中村内居住的外来租户,调查分析城中村改造对其生活的各个方面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通过对他们的影响是否能够映射出一些既存的社会问题,以及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是否还存在着哪些问题亟待改进。

三、城中村改造对于提高租客生活水平的措施

(一)医疗保障方面

首先,应当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应设立明显的科室路线指引,方便患者快速就医,节约就医用时,同时在流行病多发期,应适当增加医护人员比例,避免出现患者拥挤就医状况,为节约用时成本,医疗机构可采用预约制,实现提前预约,精准服务,及时就医。其次,相关部门应该规范医院用药费用和就医检查价格,为其划定一定价格范围,使患者用药透明,低价身体检查,严控大处方和贵重药的使用,从低价、基础药做起,避免过度医疗,节约就医费用,以此来鼓励患者就医检查和正常身体检查,增强居民的健康检查意识。再次,开展“一次性精准服务”,设立义务的服务点,为病患一次性办理就医指导,用药指导答疑,帮助办理有关医疗检查、住院手续,使患者方便就医,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最后,设立监督制度,让患者监督医院运行合理度,提供投诉和建议渠道,以便更好的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二)娱乐方面

城中村改造后,外来租户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压力,无非要从“多赚钱”和“少花钱”两种办法中择一而为。前者意味着外来租户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即拥有更少的自由时间可供支配;后者则意味着可供其支配的收入相对减少,因此愿意花费在休闲娱乐上的金额也会更少,这也便解释了之前所述城中村改造后外来租户消费情况的变化趋势。城中村改造对外来租客娱乐休闲生活产生影响且为不利影响。这种影响虽然无法具体量化,但确是存在。毫无疑问,这种不利影响降低了外来租户的文化生活水平。外来租户作为城市中的一类特殊人群,同样付出着劳动,因此其文化生活水平亦应被重视。结合其休闲娱乐选择特点,政府可有针对性的做出适当调整、改进,如在外来租户居住密集地区兴建公园等低收费或免费公共娱乐场所,使外来租户能够真切融入城市、提高文化生活水平。

(三)生活保障支出

第一,政府要改变补偿理念,纳入外来租客为补偿主体,建立一系列的咨询服务平台,满足城中村改造后租户的再租房或购房需要。然后,做好与外来租户的搬迁沟通工作,尽可能地满足广大外来租户的拆迁补偿需要。其次,构建相关的福利补偿措施,保障其最低生活需要,进而提升租户生活水平,以达到提高城市整体的生活水平的目的。然后,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广大市民与外来租户的生活,提高其生活的便捷程度。最后,提升外来租户的自我身份认同,使其能更好地与城市融为一体,打造良好的市容市貌。我们应该完善城中村改造方案,在保障外来租户的住房需要的同时,着力降低其恩格尔系数,提升外来租户的生活水平,减小城中村改造对其福利降低的幅度。

四、结束语

新常态下城中村改造是改善人们整体的居环境,消除不和谐隐患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现代化发展品味的必由之路;是消除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社会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因此,把握好城中村改造对各部分居民福祉的提高,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叶群英.城中村改造对原住民和外来租客的福利影响及福利平衡策略[D].2015.

[2]黎斌,魏立华.城中村村民与外来低收入租客的社会空间分异研究——以深圳市新西村老屋村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 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

[3]鲍海军,叶群英.城中村改造的人本尺度与福利平衡: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J].中国土地科学期刊,2015.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城中村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破局: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一元生命体”
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拱墅:融资300亿元推动城中村改造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由逆城市化的城中村改造引发的思考
从一个村到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