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红小说《生死场》中的民俗文化书写
2017-07-28王雨
摘 要:《生死场》通过对民俗生活和民俗事迹的描写,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处于封建蒙昧状态之中的人们保守、愚昧的生活本质,深刻地剖析共同的文化心理,揭示恶习陋俗对广大劳苦人民的摧残,批判了渗透其间、与之同构共存的封建礼教制度及伦理道德。同时,萧红的民俗描写中蕴含着独特的生命感受和人生体验,这对我们如今去认识生命、理解生存、追求人生命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死场》;民俗;封建礼教制度;伦理道德
作者简介:王雨(1994.12-),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人,硕士研究生,牡丹江师范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01
《生死场》中的民俗描写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文本中的风俗描写不仅仅是一种乡土气息,而是有更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民俗为切入点,重新审视《生死场》的民俗文化内涵及价值。萧红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的描写中,更多的融入了一种人生短暂、命运无感慨和盛极而衰、繁华落尽的悲凉。
1、男尊女卑的婚姻习俗
在《生死场》中,男人和女人在婚姻中的地位是不对等的,男人处于主导的地位,女人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和男人的奴仆。如《生死场》里的金枝是一个重要人物,她的一生是一个悲剧,而金枝命运的悲剧来源于她所生活的这个落后农村中的愚昧习俗。通过金枝和成业爱情的描写,揭示这种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来源于男性,来源于传统婚姻习俗影响下的社会。[1]女性在生活没有独立的话语权,只能在男权社会中依附于男性,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以及女性在婚姻生活、爱情生活中所处的劣势。福发的老婆每天辛苦劳作却必须看福发的眼色;善良美丽的月英因为得病被他的男人折磨的像只鬼,这些都是在婚姻生活中男女地位不平等的见证。
萧红通过对《生死场》中农村婚姻生活中早婚和男尊女卑的描写,从这些女性婚姻生活的描写中窥视到女性受到的压迫。在萧红在作品中,萧红并没有因为自身的身份去预设女性人物的完美形象,而是用辛辣的笔调去陈述每个女人的故事,把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面貌展现出来,从而揭示落后地区女性在婚姻生活中的劣势地位。从女性精神在婚姻生活中的畸变,揭示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以此唤起对女性生存境遇的关注。
2、原始落后的生育习俗
在《生死场》中,女人们惧怕生育,这被她们当做一种苦难,生育带给女性的是刑罚和痛苦而非享受和幸福。她们没有办法选择、排斥、抗拒,只能接受这份命运。“房后的草堆上,狗在那里生产。大狗四肢在颤动,全身抖擞着。经过一个长时间,小狗生出來。”[2]之后,就描述人类妇女生孩子的场景。要生产的妇女“光着身子,和一条鱼似的,爬在那里。”。[2]每次遇到产妇生孩子,男人都想疯了一样撒泼,为难产妇,让产妇拖着沉重的身子替他拿东拿西,并且动辄打码,就连婆婆也都无法尽力劝阻,只能将满口粗话的男人推出门外。动物和人类都以生育为种族的延续,本质是相同的,人类作为有思想、有意识的生物却在生育中加深对于女性的压迫,看起来不可想象,实际则是借用这种鲜明的对比,将女性在性别劣势的生活中所承受苦难表现出来,揭示女性在男性话语权主导的男性社会。[3]
萧红对《生死场》中落后的生育观念和原始的生育习俗进行细致的描写,揭示女性在男性话语权压制下悲惨的生活状态。萧红作为底层生活的女性,对这种压迫和束缚感同身受,也更清楚作为下层女性争取到和男性平等话语权的艰难,因而她将这些惊心动魄的生育习俗呈现在小说中,运用细节描写,将人的生育状态与动物相对比,使人看到在当时社会下女人的社会及家庭地位如此低下,也使人同情这些女人在身体和心灵上所遭受的男性的摧残和压迫,展现最真实的女性生育的状态和生存状态。
3、封建愚昧的信仰习俗
在《生死场》中请神治病现象十分广泛,请神治病被人们赋予了治病驱魔,与逝者对话,去除灾祸的功能。这种描写在《生死场》不再是一笔带过,成为了小说的重要叙事内容。《生死场》中人们生活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而社会环境同样是不利于他们生存发展的,物质的极大匮乏基础上的精神匮乏使那里的人们面临着更艰难的生存境地。月英是打鱼村最美丽的女子,从不曾高声说过话,温柔善良,在生病后,却不去替她请医生抓药,而是去“请神”“烧香”、“土地庙索药”,认为这样就是对月英仁至义尽,没什么对不起月英,心里很坦然。在《生死场》中当王婆吃药没有气绝时,却被当作死人,以为王婆闹鬼,她丈夫就用扁担狠狠地朝她腹部劈去,打得她口吐鲜血,在王婆没去世之前,平儿替她去向阎王报道,俗称报庙。萧红不止一次在作品里提到跳神这个仪式,很多的人物也成了跳大神的牺牲品,由此可见,这种迷信的行为和思想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认为是理所应当、见怪不怪的事情。
萧红小说中的民俗描写具有审美和文化双重意义,透过民俗展现生命的悲凉。通过对民众的生活群像、野俗陋习的描写,引出人的生存困境的不可避免和人类对自身境遇的思索,赋予萧红小说一种深刻的现实内涵。萧红以一种悲悯胸怀关注、思考着人的生存境遇和生命意义,呼唤着人性尊严,渴望人生温暖和追求理想的生命形态,这对于我们去认识生命存在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滢.生命底蕴的探寻——试论萧红《生死场》的现代意义[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2).
[2]萧红著.呼兰河传[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54-55,67.
[3]滕新贤.冲破低矮的天空——论萧红体的女性文体特征[J].昌吉学院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