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乡土聚落复兴观

2017-07-27梁晨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建筑师乡土村民

梁晨

摘 要:乡村建设来势汹涌,受到社会各界较高的关注度与参与度。然而中国乡土聚落具有广泛的分布位置及巨大的现状差异,其背后还涉及复杂的社会学问题。现有的乡建实验成果难以被范围性推广,乡土复兴理论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乡村人民的话语权被城市所湮灭,聚落的脉络与变迁规律无法得到尊重。通过介绍当代中国乡建的背景与现况,提出了针对乡建的保底与适度的设计模式。

关键词:乡村复兴;乡土聚落;城乡二元化;地域性

一、当代中国乡土聚落背景与现况

(一)农耕文明转型与城乡二元化

19世纪初,中华文明被西方现代工业以其强势的姿态入侵,原本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逐渐瓦解,中国被动地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艰难曲折的现代化转型。自清末民初以来,乡村出现了不可抵挡的衰败趋势,以此为代表的“三农”问题也一直处在中国问题的核心位置。历代社会能人志士在寻求强国之路的同时,也身体力行地深入乡村做着实践工作,旨在拯救农耕文明于“灾变”之中。虽然历史进程中不同时代乡村问题的性质、内容均有不同,但处理乡村困境的核心都涉及到城乡关系的调节与对城乡二元化问题的思考解决。

城市现代化进程在1990年代加以提速乃至爆炸性地发展,使得原本就日益衰败的乡土经济难以振作,农村资源被几近抽空,农耕生态系统到达崩坏的临界点。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为城市提供廉价的物质与人力资源支撑其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国家整体资源极度匮乏的困境,却造成了对农村资源的长久剥削和城乡二元化的剪刀式分裂。在城乡空间的鲜明对比下的,是乡村青壮年劳动力缺失、乡村居民空心化和老龄化、乡村生产资料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乡村公共服务的严重缺失。因此,如何解决乡土聚落的困境并使之复兴,成为了整个社会面临的严肃问题。

(二)当代乡建领域出现的问题

新农村社区的规划设计应当以农民为主体,满足农民在新形势下的生产生活要求,但目前的新农村规划设计绝大多数是城市小区设计模式在乡村的盲目推广,没有考虑聚落的地域环境特征与当地传统建造技术的传承保护,忽视了居住主体在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急功近利的商业型设计模式与部分地方政府宏大叙事的规划思路结合,村民在建设过程中的话语权丧失,最终落成的新农村也便成为了村民主体难以接受的美好家园。

当代乡村聚落还面临着社会结构上的衰败,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造成乡村中严重的空心化与留守儿童缺乏教育的难题。乡村无法提供聚集的居民应有的公共服务,外部空间营造质量低下,乡村公共活动日益减少,乡村公共领域受到严重挤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减少,对村落的认同感不断降低。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乡村社会生活还表现出日益严重的城市化现象,聚落的固有习俗,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色被湮灭,再没有了往昔充实富足的乡土生活体验,取而代之的是村民生活隔离化、竖立化、空洞化。在乡建项目中运用部分城市急功近利、千篇一律的建设模式非但无法改善村民物质精神生活,反而会破坏原有乡土聚落的社会与生态环境,加大现代城市与传统乡村间的差距。

二、研究乡土聚落建设的前期准备

(一)乡土聚落的归类与梳理

中国当代乡村建设由于其复杂性和特殊性,缺乏范例难以因循。乡建与城建固然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更应尊重乡村与城市、乡村与乡村之间的差异,避免一体化、模式化。因此,针对乡村的概念与特征进行归类再梳理的研究十分必要。

以乡村的地域特征与资源属性作为评判依据,可将乡村分为以综合乡土资源为主和单一农业经济型的乡村。前者指拥有对城市的吸引力的乡野环境资源、乡土文化资源、乡居生活资源和乡风民俗资源的村社,具有产业转化的潜能,满足乡村式浪漫主义想象,也最受城市资本的青睐。而后者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农业经济体系而缺少特殊资源的收入来源的乡村,属于典型依附农产品的基本社会单元。由于其资本积累的困难程度而难以进行产业转型,并被贴上枯燥、贫瘠、脏乱和贫穷等标签,长久以来被大众所忽视,也是中国最主要与最需要乡村关怀与乡建复兴的地区。

(二)复杂社会背景与建筑师自我定位

从文明生态的角度考虑,乡村的凋敝图景仅仅是一种空间上的表象,背后是“三农”问题所包含的农业人口、社会组织、生产体系、乡土技术等一系列文明转型期不可避免的严峻社会问题。乡村建设与复兴过程注定是艰难而漫长的,要有好的产业研究与产业规划作为前提,才可以进一步谈物质空间规划。以产业建设为首,社会建设紧随,最后才落到环境建设上。有业才会有人,有业才会安居,进而村民才会注重乡村的环境空间品质。

在介入乡土复兴时,建筑师首先应该对所要进行的工作性质进行清晰的自我角色定位。其工作的核心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即认识到乡建的主体是村民,专业人员的角色是服务性的,可以引导但不能主导乡建。建筑师既可以跨出自己的学科领域,融合社会学经济学调研,“三农”问题视为一体考虑,在做前期发展规划时多层次、多角度地为村民提供产业建设方案。同时,建筑师也应当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一些结合当代的建造技術与设计策略,做力所能及的辅助工作。

三、乡土聚落复兴设计策略的阐述

(一)充分调研,设计全局观

乡土聚落的复兴设计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具有全局观,即把乡土复兴问题看作一个整体,跨越出建筑师受限制的领域,在设计开始之前进行社会性的思考。对乡村或聚落的人口结构及经济状态进行有针对性地调研,对地区建设现况展开普遍调查,选取不同类型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聚落展开更深入的访谈和调研。最后在条件相对一些成熟的村镇,进行明确而长久的田野调查,对乡土营建过程的各个环节作全面地记录、分析和总结。

(二)乡民参与,建筑师陪伴

乡土聚落的复兴设计其次要注意的是设计主体的改变,虽然建筑师之前更多的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与规划者,但在介入建造建设时,应当做到以当地居民为主体,建筑师陪伴式的系统性乡建。建筑与农业都是乡村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社会问题和乡村问题的解决,需要重建农业生产和生活要求社会的整体性参与,将农业生产与建造建设一体化。乡人不仅是使用者,更是建设者。许多乡村,还存留了村民之间换工,相互协助建屋的优良传统,此举不仅促进了村民之间关系的和谐,还有效地使每个参与建设过程的村民的有了更整体的乡建复兴意识。乡建复兴需要全民参与,凝聚乡村社会的人力资源,为共同的目标努力。

(三)尊重传统,在地性构建

外来的工业材料使用往往导致区域内传统建造技艺的衰退,并加快对外来材料和人力施工的依赖。最终导致乡村建设千篇一律、本土建造技能失传的不良后果。中国的许多乡村,尤其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还存在着大量的乡村本土建筑师,他们作为原有乡土营建体系的传承者,是接受非正统建筑教育的乡村匠人。通过慢设计研究,保护并传承具有先天优势的在地性材料与构造技术,并与现代建造技术适度地结合,从而更好地服务乡建发展。

(四)留住乡愁,符号性转译

乡土聚落的复兴设计也需要通过建筑形式来塑造文化图景,运用符号学理论从空间、造型、材料、色彩工法上与聚落取得呼应,再通过实地调研、座谈测绘的工作方式,在规划上从传统肌理出发,遵循聚落的生长逻辑。向传统学习而非复制传统,从地域借鉴而非重现地域,由表及里,由单一到整合,创作出具有演变精神与地域意向的现代乡土聚落。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是政府号召留住乡愁而进行的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设计风格没有拘泥于传统地域民居的造型符号,而是对其提取解析并进行符号化抽象,以外实内虚的界面处理塑造传统江南民居的神韵和意境。

(五)适度介入,回访再调研

乡土聚落的复兴设计强调整体观,于是在设计、建造过程完成以后的回访调研也十分必要。乡村作为一个涉及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经济产业的复合生态系统,历经千百年的发展运转,早已经拥有其自身的运转规律。要做到慢设计策略,就是要把控乡建介入的强度,使“干扰”不至于恶化成一种“破坏”。建筑师需要进行回访调研来进行观察与反思:村民是否进行了自发的局部改造与增建?公共环境的管理与维护是否被合理分配?规划的活动中心是否有如当初设想般的运转?……种种问题可能涉及村民之间的利益,涉及公共场地的产权明晰。如果建筑师做完建设以后便对结果置之不理,将错过建成之后最长的也是最重要的乡村复兴之路。

四、 结语

目前社会各界对乡建领域的红火现状持有或乐观或悲观的态度,但大体都同意乡土复兴是一个漫长过程的、现代建筑师在乡村建设的脚步应该放慢一些的觀点。建筑师介入乡土聚落的建设时应秉持谨慎而积极的态度,达成各领域、各学科、各行业都能普遍接受的共识,避免出现为振兴而破坏的结果。中国当代乡土聚落,既非一个独立于城市之外的乌托邦,也非寄托乡愁乡恋的文化之源,更多的是新旧兼容、好坏并存的现代生境。建筑师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与乡民感同身受,面对建设采取谨慎而积极的态度,迎接其真正复兴那天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周榕.乡建“三”题[J].世界建筑,2015,(02):22-23.

[2]张凤婕.“乡建是一种‘转移?”圆桌论坛纪要[J].新建筑, 2016,(04): 61-63.

[3]李建华.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重庆大学, 2010.

[4]赵辰,李昌平,王磊.乡村需求与建筑师的态度[J].建筑学报, 2016,(08): 46-52.

[5]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6]钱云,郦大方,胡依然.国外乡土聚落形式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住区, 2012,(02): 38-44.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猜你喜欢

建筑师乡土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当建筑师
芬芳乡土行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