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精致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2017-07-27刘正义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7期
关键词:终生一节课教学质量

刘正义

作为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主要工作,教学质量是教师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所以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师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我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很容易看到许多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平时工作兢兢业业,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勤耕不辍,可教学质量却不尽人意。而有些教师,平时轻轻松松,只是上好自己的课,很少花时间去辅导,可每次檢测却总是名列前茅,教学质量出类拔萃。原因在哪里呢?经过多年观察,了解,揣摩,我发现,他们的诀窍是精心设计上好了每一节课,把每一节课都打造成精致课堂。那么,怎么把每一节课都打造成精致课堂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地方入手。

一、营造轻松的氛围

英国教育家约翰·密尔说:“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火花的。”农村的孩子,害羞,怕生,在老师面前拘谨不安,战战兢兢。我们要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贴近人心的肌体语言去感染,亲近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我们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打消师生之间的隔阂,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惧怕,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得到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活”起来。在无拘无束的和谐气氛中,学生的思想得到放飞,天性得到张扬。这是打造一节高效课堂的前提。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语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我们在上课时首先要通过设置问题吸引学生。通过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让学生感觉语文就在身边,它并不是遥不可及,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愿意学,想学。让其对学习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积极参与的氛围之中。这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是打造一节高效课堂的关键。

三、启迪学生心智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是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在语文学习中开启学生心智,启迪学生思维对其它课程的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托尔斯泰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创设一个充满疑问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产生疑问,充满想知道的欲望。在教学中,我们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心智得到启迪,思维得到开发。

四、养成良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受益终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终生受益考虑,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养成大胆质疑的习惯,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养成背诵的习惯,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就会学得轻松,老师就会教的轻松,这样课堂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五、掌握学习方法

学校教育永远不可能提供学生所有的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技能的掌握才是现代教育的宗旨。古人说:“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譬如阅读一篇课文,首先,学生要把它读通,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然后,要把课文读懂,一定要弄清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接着,学会欣赏课文美词佳句,最后,针对课文内容设置疑问,解决问题。知识是无穷的,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只有掌握学习方法,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立于不败之地,终身受益。

总之,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怎样打造精致的语文课堂,如何在课堂中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大课题,它无法用简单的概念去涵盖,只能用心灵去通达;或许不能用感官来体验,但却可以用心灵去感知。正如道德经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永远在探索之中。

猜你喜欢

终生一节课教学质量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托马斯的一节课
最后一次
一次终生难忘的美国交通违章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终生学习必须终生阅读
“琴”定终生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