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导学案,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2017-07-27黄艳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7期
关键词:效率提升高中数学

黄艳

【摘 要】高中数学是高中教学中比较难的一门课程。很多同学们对高中数学的评价都是:“课堂上听不懂”“高中数学太能学”等之类的话。但是,导学案的应用逐渐改变这一现象。导学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还能够凸显同学们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使同学们利用导学案预习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并发现新的问题,在之后的课堂上就能够相对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本文将针对高中数学课堂的实践应用,对巧设导学案并提升同学们课堂效率的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巧设导学案;高中数学;效率提升

前言

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一种革新,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一味的知识灌输,同学们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导学案的应用,是以学生们的自学为主,老师的引导为辅,让学生们能够自主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同学们各种能力的形成,也切实的实现了教学中同学们的主导地位,展现了现代化教学的理念和特征,也相对的符合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思想。

一、学案导学在课前准备阶段的有效使用

想要完成一堂课程出色的讲解,老师在课前的备课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就需要老师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理解,制定出一定的教学目标,其次,需要老师对同学们学习的情况有著全面的了解,掌握同学们对学习的需求,因人制宜,编制出一套适合同学们全面发展的导学案。制定出良好的导学案,能够使同学们对知识点有着明确的学习思路,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以思考的空间,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

二、学案导学在课堂进行阶段的有效使用

(一)通过学生们对疑难问题的反馈组织同学们参与讨论尝试解决

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在开始阶,就是老师把导学案分别派发给同学们,让同学们根据导学案上的内容进行自主的预习。课堂上,老师再根据同学们预习后所反馈的情况,精准的掌握教学的目标和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培养同学们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学生们置立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同学们在预习时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通过自学和询问老师的方式进行解决。这样,学习就成了同学们自己的需求,从过去的要我学,转变成现在的我要学。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同学们能够利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给同学们带来成功的愉悦感,有利于他们更够更加主动的学习。

对学生们自学仍然不能理解的问题,老师就可以引导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让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够起到调动的作用,尽量做到相互启发,使个体的疑点得到消除。在引导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时,老师要创建出一个和谐且平等的氛围,让学生们能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勇敢的和同学们进行争论。这是对同学们创新性思维进行培养的最好时机,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做到及时准确的抓住问题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当课程进行到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随机事件的概率”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在课前的备课时,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一个合理的导学案并发给同学们进行预习。让同学们在对课堂有着初步了解的同时,发现其中出现的问题,利用自学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还是解决不了的困难,老师可以安排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学习的方式。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准备15个红球和5个黄球。让每个小组通过实验并探讨选球的概率,最终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通过老师的精讲和点拨让同学们学会总结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提倡同学们自学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老师能在精讲的能力上提高水平。尤其体现在老师在课堂上解决同学们反馈的问题是,需要老师在有限的时间中进行随机的备课。这需要老师拥有相对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更加精湛的授课水平。老师可以利用两种方法进行处理学生们普遍的问题。第一,点拨。在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老师也参与进去,选择合适的实际进行点拨;或者是在某个小组解决问题的时候,其他小组还处在困惑的情况下,让解决问题的小组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讲解,老师只是参与补充说明。第二,精讲。对难度性比较大的问题,老师要针对同学们的问题,快速的明确需要讲解的内容,分析要害,讲清思路,利用问题为例子,由单一的问题升华到一般的规律,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建立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使其归纳总结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整合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同学们要学会总结整节课所学习的重点知识点,把进行解题的思路、做法和解题技巧通过梳理,形成脉络,并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老师要突出教学内容中比较容易出错的知识和容易混淆的理论,让全体同学引起重视;老师还要进行课堂上及时的反馈,对同学们的表现作出相应的评价,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三、学案导学在课后阶段的有效使用

在高中数学的课堂结束后,老师对同学们课后的作业的布置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因此,老师对课后作业布置的好与坏,直接的关系着同学们对整堂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巩固情况。良好的作业设计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影响。老师进行相对开放式或者比较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能够使同学们感受到数学这一学科的价值。所以,老师们只有提升自身的认识、不断的进行思考、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设计出对教学有意的作业。

结论

综上所述,课堂上的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同学们对是新鲜事物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经过。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要顺从学生们的认知情况,进行合适的指导。导学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引入,让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活跃起来,使学生们能够更加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延平,崔著秀.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128

[2]冯娟.优化教学资源,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J].学周刊,2015(24):77

[3]任尚哲.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28):89

猜你喜欢

效率提升高中数学
油田采油技术的创新分析
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窥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