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

2017-07-27白移乔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7期
关键词:分组教学方式目标

白移乔

差异教学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和学习程度来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差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满足各自的学习要求,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差异水平

想要实现对学生的差异性教学,教师就必须要先了解学生之间的具体差异,才能够在差异教学中实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为此教师必须要在进行差异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学生的差异水平。在这一环节当中,由于教师所要掌握的内容较多,因此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入手。在班级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基础知识测试、阅读练习和写作练习来掌握学生当下的语文水平。然后通过与学生谈心等方式来更为深入的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看看学生在内心当中是否喜欢语文学科,抓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点和不足点。另外,教师还需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并从中获取学生在家里时的学习状态,掌握学生的课余活动类型,看看他们喜不喜欢读书,喜欢读什么书等。当教师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就可以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差异水平,这对于开展差異性教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对教师来说是教授目标,但要让它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学生设立的目标应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域内。不能借口照顾差异,降低要求,迁就低水平。教师在备课时可以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为全班学生制定目标。教师应尽可能制定几个层次目标,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挑战性目标。教师可结合教材与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为每层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基本目标指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识记、理解、简便运用的部分;中层目标是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运用与分析的部分;发展目标是指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可以掌握的复杂分析及运用的部分,是对大纲范围的拓宽和对教材内容的加深。

三、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弹性分组

在从事差异性教学的过程中,一种非常典型的教学方式就是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弹性分组,正因为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式上具有较大的差异,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又不能针对每个学生而选择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能够有效的解决其中存在的矛盾,所谓的弹性分组指的是,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是按照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进行分组,在之后的学习中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的调整,并且,教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与变化,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动态调整的机会。另外在弹性分组差异性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小组的层次特点,对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方式,在评价标准的设置、作业布置、提问问题的设置、教学目标的设置上,都应该对每个层次的小组具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在进行弹性分组差异性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弹性分组的主要目的是实施差异性教学,促进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提高,这种方式的分组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在不断的变化与流动的,并不是要给各个层次的学生贴上标签,让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有自卑感。

四、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形式,在差异性教学的过程中,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当中,有的学生是对声音信息比较敏感,而有的学生则是对视觉信息比较敏感,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就不能达到提升所有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善于摸索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这样能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

五、删繁就简抓住切入点

“真实、朴实、扎实”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教学精神,有效的语文课堂追求简单、快乐和实用。教简单快乐的语文,抓住教学切入点是关键。教学切入简约集中。有效课堂由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体现。要达到有效互动,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精心选好讲课的切入点,设计的问题能使重点突出,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课文的主旨,更好地理解课文。抓住好的教学切入点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我们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反思,细心揣摩,用慧眼去发掘这个“切入点”,巧妙设置,从而收到“一字穷理,定全课之主脑,片言居要,连通体之经络”的教学效果。教学环节简洁自然。真正的好课主要教学环节往往只有几步,着重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写说悟,实实在在地体会揣摩语言文字。

六、客观积极评价,树立学习自信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对于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他们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能够使差异性教学效果更好,笔者在完成差异性教学后,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积极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给予他们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在评价过程中,笔者采取对所有人都积极评价的策略,对于表现活跃的学生笔者毫不吝啬“你真棒!”等赞美之词。对于表现一般的学生,笔者会用一些“非常不错!继续加油!”的赞美之词。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笔者会用一些“嗯!表现很不错嘛!继续努力!你是班级当中最有潜力的学生!加油哦!老师看好你!”等评价来鼓励学生,以实现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建立,为差异性教学效果的提升增加砝码。

七、教师注意差异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一种有效且重要的方式,同时也是促进差异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策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下备课选材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差异教学方法的反思,认识差异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地对差异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改正和完善,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解放思想,深入理解差异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逐渐促进差异教学的完美化。因此在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过程中不断促进教师的反思,对提高差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加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小学语文学习成绩。

现在我们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众多,但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很大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立的个性,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我们老师也要注意到这一点。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或提问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也会调动更多的孩子的积极性。回家作业的设计业同样也是,要讲究分层,这样孩子做作业的有效性才会提高。

猜你喜欢

分组教学方式目标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