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深度学习有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2017-07-27林维土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7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文本语文

林维土

【摘 要】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语文学科的深度学习有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与领悟。本文从深度研究语言、设计有效问题、积累写作经验、学习名家策略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语文老师解读文本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深度学习;文本;深度解读

日前,听了一节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课题为《乡下人家》,第二课时。

老师在学生自读的环节布置了学习任务:画出描写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词句,简要标注体会,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成为这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围绕这个学习任务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地谈感受,并要求学生给每一段话拟上一个小标题。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设计了一道填空题,引导学生对课文最后一段“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的理解,课文写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但没有写冬天,所以教师安排了一个课堂小练笔,引导学生描绘一幅乡下人家的冬景图。

听了课之后,我总感觉这节课缺了点什么,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她是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的,能够把控课堂,教学环节的安排也遵循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对文本的理解也没有什么偏差;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对学习有热情,课堂氛围也比较融洽;从课堂的学习方式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学生自主阅读的体验和感受,这些都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

这样的课找不出太大的亮点,看上去似乎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是大多数课的一种常态。但是如果从学习动机的角度来观察这样的课,就会发现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以及学习的内容都在老师的预设之中,虽然也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深入探究,学生机械地接受教师预设的信息,处于浅层学习的状态,教学效率相对比较低下。

那么,如何改变课堂单一的浅层学习的状态,在浅层学习的基础上向深度学习迈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是值得我们一线老师深刻反思的问题。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是在浅层学习的基础上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理解性学习,具有注重批判理解、强调内容整合、促进知识建构、着意迁移运用等特征。语文学科的深度学习,注重基于语文经验进行深度学习内容的提取,强调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会语文学习,并因此改变言语行为及行为潜能。因此,对于“深度”的把握便成了语文深度学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语文深度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可以从多个视角去观察,但由于课文是语文学习的出发点和基础,所以“深度”最核心的因素是教师对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文本的理解程度。那么,语文老师如何才能提高对文本深度解读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一、回归本色语文

语文是关于语言的一门学科,语言是本,是根。课文是语言的载体,解读文本,需要教师对语言文字有敏锐的感受能力,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有感动,教师首先要能感动,这样,你才能品悟到文章的精髓,才能在日常的教学中耳濡目染地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和欣赏文本,学习和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达到建构知识和迁移运用的目的。

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过渡段、文题等,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从教材中寻找出一个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身到学习过程中。比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中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从而使学生从一个“笑”字就领悟了全篇课文。

语言就是文本解读的根本所在,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揣摩其包含的思想、情感,通过语言的桥梁把学生与文本联系起来,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才有可能实现语文课的深度学习。

二、设计有效问题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程度其检验标准是能否通过对文本的提炼、归纳,设计切入文本阅读的有效问题,甚至是高效问题。

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学习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主动学习的起点。华东师范大学的郅庭瑾教授在《教会学生思维》一书中说道,“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两者之间是互利关系,任何一方都能够带来另一方的实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有思维深度的问题,才能点燃学生深度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布卢姆将有效问题分为六类:知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前三类为浅层次问题,后三类为深层次问题。

语文学习能否形成深度学习的状态,首先应当有赖于教师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形成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的序列,以浅层次问题为基础,而不仅仅停留在浅层次问题上,设计具有高阶思维特征的问题,深度学习之火才会被点燃。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这类问题就是浅层次问题,而“题目是写夹竹桃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笔墨写其它花呢?”则属于“持久的理解内容”,是最有思维深度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既能突破本文理解的难点,又能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还有利于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它才是有思维深度的问题。

三、积累写作经验

语文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程度表面上看是“眼力”的高下,实际上是“腕力”的强弱。眼高不一定手高,但手高往往能带来眼高。语文老师不仅要读懂作品的内容,还要鉴赏作品的好坏,必须能够把握“这一个”文本的独特性,没有实际的写作经验就会看不到作品的好处与坏处,解读也只能是泛泛而读,缺乏对文本深层的内容的理解与体悟。

以《乡下人家》这一课例为例,老师安排学生小练笔,描绘乡下的“冬景图”,设计这一个环节老师的意图一方面是想拓展课文的内容,因为课文描绘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没有描绘冬天的景物,所以让学生想象一下乡下人家的冬天会是什么样,这也是要把文本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的构想;另一方面是想把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个预设看起来很不错,但缺乏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深入探究,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从作者为什么只描绘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而不写冬天的,进而从写作层面来探讨选材、立意等问题,这样,课文的学习就会被一步步地引向深入。

所以,语文老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补写作之短板就显得尤为重要,广泛阅读经典,阅读名著,日积月累。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文化素养是这样,文本解读能力也是,教学智慧也是。

四、学习名家策略

许多知名的语文老师在深度解读文本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许多成功的案例。

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教《珍珠鸟》一文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窦老师对课文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文中的珍珠鸟,比人类弱小,却成了人的笼中鸟的故事引发了“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的感慨,这个话题关乎人与自然,人与众生如何彼此信赖,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的问题,由此也引发了窦老师对“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學命题的深思。第一课时通过对语言的品味,让学生感受文本创设的美好境界:信赖。第二课时,从文中大鸟们的表现进行“解构”,从大鸟的“生气地叫”与“再三呼唤”入手,理解原本自由的它们,因为不能忘怀的恐惧(它们知道人类是残忍的)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窦老师把文本的主题再度提升,提升到了哲学命题的高度,在课堂结束时,她给学生留了一个问题:人该不该放鸟?鸟会不会飞走?把学生引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般的语文老师要做到像窦老师等名家一样是很难的,但多听多看名家的课例,学习名家寻找深度解读文本的突破口的策略、方法,则可以不断提高自身解读文本的能力。

总之,文本解读就是大树的根,教师解读越深入,语文教学这棵大树就会越加生机勃勃,苍翠欲滴。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文本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