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17-07-27游绍斌

南北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创新性教学数学思维能力教学目标

游绍斌

【摘 要】数学思维能力对于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往往拥有精密的逻辑性思维能力的学生在对数学的感知上面更胜一筹。本文主要从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方式、目标等方面,对在数学课堂上怎样更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 创新性教学 培养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07

数学作为一门主科目,在高考分数的比重不能忽视。对于很多不管是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来说,数学都像一个拦路虎一般,往往是老师讲过的例题会做,但是当自己完成作业时就觉得是异常陌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变化多端的高中数学题就异常头大,而文科学生相对于理科学生来说这样的现象更为严重。高考中,拉开文科分数差距的学科也正是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在这一教学环境下越发彰显其重要性。在数学课堂上,教学不应只注重题目的解析,更应着重于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数学学习困难的问题。

一、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创造性学科,在于提高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而数学对于空间和图形的感知也要求颇高。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开始,数学便作为启蒙教育进行培养,但是如果长期对于数学学习的匮乏,思维能力也就得不到发展。到了高中,数学学习也成了老大难问题,在高中教学过程中,从高一开始,便要重视这一问题,不然越到后来,问题越积越多,学生越发感到枯燥乏味。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目,其基础性的特点也得以彰显,数学不好的学生,往往在偏理科的科目上相形见绌。数学学习需要思考,需要静下来动脑筋。培养学生的耐心也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中的一个小插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解题的主动性,这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个不错的方法。著名的数学家克莱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数学是一门美丽的艺术,老师应充当艺术的发现者和传播者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知美,感受美,欣赏美甚至创造美。而這种对于美的培养也正是培养学生的细致入微的思维能力。

二、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式

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越是自由的灵活的教学方式,可能更适合培养思维能力。我们的教学要在课本的基础上延伸,从生活出发也许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就拿在高中数学中最简单的集合来举例。刚刚接触这一个新名词的时候,我们不妨把我们的班级看作一个集合,一个小组又是个集合,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概念。因此,我们要用大家熟悉的东西进行举例,化抽象为具体。

思维模式的建立需要循序渐进。在讲题过程也需要对学生进行启发性学习的训练。相同形式的题目为什么很多学生往往只局限于听懂的阶段,自己做的时候就概念模糊。因此在课堂上,对于例题需要分步启发。像这样一道三角函数的题目f(x)=4cosxsin(x+π/6)-1求f(x)的最小正周期和在区间[-π/6,π/4]的最大值最小值。这道题首先需要化简。这一步就需要进行启发性学习。给学生适当的提示,每一步都和学生共同完成,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还可以形成好的思维能力。此题需要运用到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一道题就能把公式进行回顾复习,化简过后的题目就变得较为简单。而第一道题的结果是第二道题的基础,第二道题是需要画图的,图形结合的也是提高数学的思维能力的不错方式。一道这样基础的大题,应该是高考上的学生必须做对的题目,但是仍然存在着丢分的现在,这就是因为学生没有连贯性思维,一步走错后面的就便跟着错了。

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活跃教学环境。有些学生对一门科目的热爱在于对教学那个老师的喜欢,因此应当给予教学一些乐趣,在课下多多和学生进行交流谈心,在课堂上也可以讲讲有关教学的小故事,数学本来是一个思想跳跃的学科,给予课堂上应有的规范,相对的言论自由,思想上的碰撞必定给予学生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样便能更为达到教学的目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是师生也是辩论双方,在课堂上的各种有关教学的提问,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课堂下,是朋友,可以谈心交流,在这里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地方在于收集学生的错题和学生问的问题,这样便更能接近学生,进一步找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在作业上。让课下作业形成阶梯性的难度,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然后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分开编写,每种类型的题目难度也成阶梯型的设置,这样学生就可以由易及难,有效地提高了审题、解题、答题的能力。作业在学习过程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题目的选取应当贴近新课标教学内容,从教学班的实际出发进行选择。

三、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标

拥有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很多作用。不管是在理科科目的学习上还是文科科目的学习上,拥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数学思维能力有着连贯性、创新性、谨慎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让学生更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让每个科目在心中都有一条线索,而自主性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很多人在以后的竞争中的一种优势,并且是大多数人所获缺的东西。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在高考数学的成绩上的提升,更加在于对数学的感知和把关,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探究数学的美感,也像上文提及的一样,进一步提升自我创新能力这一种核心竞争力。还有就是从根本上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爱上学习,感知学习,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这一点也正是教学的目标之一。更大的程度激发学生的各种潜力,因材施教而不是让学生死读书,只是一味地多刷题提高成绩,而在于脑子里形成系统的线索模式,数学教学的不在于应付考试,但也应当侧重考试,毕竟成绩还是挺关键的,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爱上学习,提高成绩,自然而然地变得更为优秀。

四、结束语

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在教学中,应侧重于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效率,加快教学进度,而学生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与培养,这样一举多得的行为应该多多得以运用和升华。

猜你喜欢

创新性教学数学思维能力教学目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精神
浅谈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小学数学创新性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