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者是不需要春天的
2017-07-27崔鹏
崔鹏
最近参加了一个电视节目和一个小论坛,主题都是“价值投资者的春天就要来了”。之所以有很多人这么认为,是因为从今年年初开始,那些股票市场上称之为“白马股”的股票价格上涨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当然还有其他几件事发生,比如申请了三四年的MSCI把中国内地股票纳入考察范围了,而且监管机构允许从香港进入内地股票和债券市场的资金量在加大。
看上去这是个不错的逻辑链—资本市场颠簸造成投机者亏损,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接纳进新的投资理念,然后,中国内地投资者觉悟了开始购买所谓“有价值”的股票,再然后,那些“白马股”上涨了。很多一直宣称价值投资的投资者也为此叫好。
不过我怀疑,这根本不是真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身边有一小圈投资者—经常会问我买什么股票的亲戚朋友,在这轮“白马股”的上涨过程里,他们中有不少买了“茅台”“招商银行”等,但只要这些股票稍微出现下跌,他们就会在微信里反复和我确认,是不是该卖了(其中有的已经卖了,因为他们看现在的趋势好像该卖)—他们还和原来一样,没有一个从良于价值投资的。
从互联网上看也是这样,这些所谓的“白马股”出现了一些下跌,人们又开始评论说“这一波行情过去了”。会在今年上半年改变自己投资理念的投资者我感觉少之又少少。很可能真的像沃伦·巴菲特和赛斯·卡拉曼所说的,人们秉承什么投资理念,真的是很难改变的。这种选择和一个人的智商、知识积累没有什么关系,而是个性使然。
这种个性问题,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是个坏消息,对于价值投资者本身却不是。在一个市场上,如果持价值投资理念的人很多,这类投资者会针对低价而且有价值的投资标的发生竞争,从而对冲了价值投资最关键的一个优势—安全边际。也就是说,一个高性價比的投资品由于被发现而买的人变多,它也就没有那么便宜了。这种变化会使价值投资者的收益率变差。
不过幸好人性在这时会偏向于价值投资者。虽然有的人会因为接受价值投资而走上高性价比的投资道路,但是更多人是不能接受价值投资的。这基本是人类进化的应激性造成的:只关注一只股票第二天是不是涨停是人性中对股票这种东西选择标准的默认项。一个普通投资者占多数的股票市场大概永远不会成为价值投资理念主导的市场。这真的为价值投资者本身创造了机会。这个机会来自于市场的低效。
很多投资者认为,价值投资的方式不适合中国股票市场。但问题很可能恰恰相反,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市场上更容易赚到钱。只不过,价值投资方式和其他投资方式不同,比如看线的那类投资者。价值投资方式是收敛的,而其他投资方式不是。所以真正理性而且嘴不欠的(我就是嘴欠的那种)投资者更喜欢隐藏自己的投资想法。这种投资方式有点像蘑菇,在阴暗的地方长得最茂盛。
有人把中国的“白马股”比作美国的“漂亮50”,这其实是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比喻。美国的“漂亮50”增长相对最为出色的年代是1968年至1982年,那时美国陷入严重的滞涨,标准普尔指数在那14年间基本是在原地踏步。那应该是美国二战后经济最糟糕的一个阶段,当时很多人认为资本主义要完蛋了。
在我看来,如果一定要说价值投资者的春天,那应该是2013年或者2015年下半年。那时候,很多有充沛现金流的公司股价非常便宜,而且坚持的时间足够你下定决心购买它们—如果你的判断标准和我一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