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助拓展眼界,情怀促持续发展
2017-07-26肖龙云
肖龙云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一些阅历丰富的教师常感学习先进经验效果不佳。那些东西已学过、用不着、不好玩、没意思,还不如批阅学生作业、研究几道题来得实在。这种感受估计不少教师同样有,只是程度不一样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究竟是什么让教师有如此感受?
客观原因: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需求不匹配
1.被安排学习,导致经验相对过时。先进经验是相对的,有些经验对学习者而言,可能确实学习过了,没有新收获、新发现,就谈不上关注和兴趣了。笔者不止一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如曾参加一个中高端的培训学习。刚一落座,旁边的人告诉我,这是他第三次学习了。我问为啥呢?他说,单位安排来学习,占坑点卯的,事前不知道内容学习过,以为有新内容。这样学习先进经验,效果佳不佳,不言而喻。
2.先进经验与学习者需求差异过大。学习内容完全不是学习者需要的,或者学习者本身的水平能力问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如理论性过强、落不了地的经验等。
3.所学的先进经验要复制的条件高。学校的硬件条件满足不了。学习者很容易得出条件不具备,学了也找不到练习的机会,学了是浪费的结论,而不用心学习,学习效果就更谈不上了。对于这一点,要相信先进的东西总会有用到的时候。今年我去理县支教时,看到其中一所中学还建设了两个未来教室,并且老师和全班学生操作自如,效果很好。我现在的学校都还没有呢!这不要紧,我校一位刚工作两年的物理女教师,在参加某个未来教室建设和翻转课堂学习后,尝试利用普通教室,自建局域网,模拟建了一个简洁版的“未来教室”,上了一堂物理演示实验课,将整个过程和学生互动适时可视化,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作为组织培训的单位,少些行政安排,多些专业的考量,做到事前对学习者进行需求调查,让学习者有选择,让学习有针对性;作为学习者,要主动提出建议,选择内容,主动思考,利用有限的条件,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主观因素:教育情怀的缺失
1.学习者急功近利的心态会影响学习效果。有用就学,无用就弃学;学了先进之后,效果就必须立竿见影。须知,教育不是开工厂制造,不会一学经验就有质量。而是在做一件慢活儿,先进经验要一点点地学,事儿要一件一件地做。没有对事物全貌的了解,就无法认识局部经验的价值。
2.学习者没有平台意识,眼界还没有拓展开。现今能够给你带来丰富的资源的,最有效的是什么?是平台!人们常说,眼界决定境界。这眼界从何而来?是从学习先进而来。作为学习者,如果只是将学习先进的经验作为一个个孤立事件来对待,那么总有一天你会耗尽你的热情,会觉得学习先进也不过如此。假如你换一个角度,尽可能将每次先进经验的学习当作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有优秀的教师,有高水平的专家学者,你的学习将不再是某一场讲座、某一个经验。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笔者所在学校是全省最先开展中学心理教育实验研究的,学校非常重视心理教育在课堂中的应用。我并非心理教育专业人士,但因为喜欢学习行为心理学、言语心理学等知识,由学校推荐参加四川省高校心理教育教师短期培训。我作为非心理教育专业的中学教师参加,培训者有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四川大学的几位资深心理学教授,培训内容是心理团队辅导。这次培训,我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团辅,除了学习了心理团辅的原则、技术等,更重要的是了解了高校心理教育发展的现状,结识了不少心理咨询的骨干,还将教学中遇到的例子拿来请教,得到大家很多帮助。在后来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运用所学的心理咨询的方法解决很多自己或他人遇到的问题,积极地影响更多的人。从参与学习的一个人,变成了一个互相交流支持的平台,我觉得自己是幸运且幸福的。依托学习,建立平台,扩开眼界,学习常新,何愁无收获?
3.教育热情渐弱,情怀渐失,学难以致用。实事求是地说,通常情况下,参加各类先进经验学习的,除了少部分年轻人外,多数是有相当教龄的骨干教师。有调查数据显示,教龄在20年左右的教师,处于职业倦怠期,大部分人已经觉得上不去或不想上去,不想再加把劲了。此时,培训学习本来是很好的提升机会,但是因觉得前面辛辛苦苦20余年,就把学习当作调节,当作休息,和当初参加工作不久相比,热情大不如前。情怀尚在,只是不够浓了。就算学习的是先进的经验,但有惰性、不愿像年轻时一样“折腾”,“深思熟虑”之后,或浅尝辄止,或念头消失,或干脆像没发生一样。你说学习的效果好在哪里呢?
2016年11月,笔者有幸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牵头组织的到四川理县中小学的志愿支教活动。让我和锦江区骨干教师团队成员感动的是,74岁的裴娣娜教授到各个学校指导工作,和学校教师们一起交流。每天7:30出门,下午6点左右回宾馆,餐后休息即进行总结,一般到晚上10:30以后才休息,最晚甚至到11:30。我们这一批三四十岁的年轻骨干教师,被眼前的这位可爱、可敬的老人感动得不行。在休息时,了解到裴教授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曾带领团队到理县灾区支教,在地震板房住了一個月。按时间推算,她那时应该是66岁了!这次志愿支教活动,对大部分人与其说是支教,不如说是一次学习,一次洗礼。年轻的骨干教师们感慨最多的,是裴教授和专家教授们持续不变的教育情怀。
学习有很多种形式和途径,无论多先进的经验,无论多现代的技术,倘若没有热情投入,没有执著而深厚的教育情怀,这些经验也就转化不成教学的智慧,技术不为你所用也就谈不上什么现代。
如果你年轻,你要常拥热情,多看多想;如果你年岁已高,你更要有情怀,因为学生会因你而受益,因你而幸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