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7-07-26唐佳香
唐佳香
[摘 要]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其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问题”是让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纽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善于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掌握提问技巧,把握提问要点,拓展提问的深度,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高效课堂
教学是一个“质疑—探索—释疑”的过程,只有提出质疑,才有主动探索的动力,进而加强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掌握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相关技巧,出现课堂沉闷、学生提问积极性低等问题。
一、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善于提问
尽管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多以形式化的符号体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只有将数学内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才能让“死”的形式符号变成“活”的知识,吸引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并进行耐心疏导和解析,保持学生提问的热情。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能够使课堂气氛更为活跃,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为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并且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从而降低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利用热门的动画片《熊出没》为学生创设情境:“李老板让光头强在3天内砍90棵树,他第一天砍了20棵树,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砍了6棵,第三天比第一天多砍了4棵。我们来帮他算一算,他在三天内有没有完成任务呢?”因为学生对动画片有很大的兴趣,当笔者创造这个情境时,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并开始进行计算。笔者又追加一些问题:“如果他要完成任务,那么每天至少要多砍几棵树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发现数字的计算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
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计算,最后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提出质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相加的计算技巧,同时还能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疑问,从而采用更方便、快捷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通过引导学生深思让学生巧妙提问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即便自己很努力地调动课堂气氛,采用小组讨论、课堂提问、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来展开教学,然而实际效果并不佳,很多学生仍然毫无反应,学习的积极性很低。实际上,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理解能力进行分析,或者是没有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有些教学内容讨论的意义不大,不适合开展讨论教学;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难以吸引学生兴趣,或者是创设的情境不够贴合生活等,无法促进学生进行思考,更难以让学生提出疑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方案,才能更好地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进行巧妙提问。
1.充分利用知识产生的背景来引发学生思考
知识产生的背景往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将问题放入熟悉的现实情境中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关注,促进学生对新知識进行主动探究。以“小数”这个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产生疑虑,从而引发学生深思。
2.结合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一般比较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利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探索欲望。以“位置确定”这个内容为例,笔者对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航行中的大船出现故障需要请求援助时,船上的人该如何表述其地理位置,让救援的人快速赶到呢?”由于这个问题牵涉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比较容易吸引学生兴趣。学生立即进入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当中,最后笔者引出相应的课题,引导学生通过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一个精确的地理位置。这样的方式更容易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并在思考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利用多媒体中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思考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中的重要工具,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全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例如在“认识分数”这一内容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分数”的概念,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分蛋糕的小视频,并对学生提出问题:“小明家有6个人,爷爷过生日的时候,家里买了1块蛋糕,并将蛋糕平均分为6份,那么每个人将会得到多少蛋糕?”然后用动态视频演示蛋糕被平分为6份的画面,并在每一块蛋糕旁边标上“”字样。这时,有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如果爷爷将蛋糕让给了小明,那么小明所得到的蛋糕该如何表示呢?”这与笔者的课堂预设刚好符合,于是笔者再利用多媒体将蛋糕中的两块(两个)单独放在一边,并用不同颜色标出,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表示“两块蛋糕”,很快学生就得出了答案。
三、通过掌握提问要点让问题更有深度
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常常会提出偏离大纲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引导,让学生所提的问题更有深度,与教材有更大的相关性。
1.引导学生对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分析
学生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偏离的问题,虽然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气氛的活跃,但是对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意义不大,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大纲的重难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提出疑问,从而提出具有教学价值的问题。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笔者对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你在分数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分母不一样时,你该如何对它们加减呢?”然后笔者在黑板上写出几个分数。很多学生看到问题时,都感到束手无策。这时,有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既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时,其分数值不变,那么我们能不能将它们全部变成分母一样的分数再进行计算?”我:“这个同学问得非常好,那么我们来试一下就知道了。”然后学生便按照该同学的思路进行计算,最后得出了结果。
2.引导学生提出具有体系价值的问题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不光要注重零散知识点的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具有体系价值的问题,来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以“8的乘法口诀”这一内容为例,笔者在教学时,对学生提出问题:“今天老师买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价格与8的乘法口诀有很大的关系,总价不超过100块,大家能够猜出这本书的价格是多少吗?”然后学生就会进行猜测:“是8块吗?”“是16块吗?”……不断提问,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逻辑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质疑,并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参考文献
[1]陈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7).
[2]俞显耀.漫谈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J].生活教育, 2014,(06).
[3]张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性探究[J].才智,2014,(06).
[4]张建刚.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07).
[5]罗丽卿.如何更好地加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问题引导[J].学周刊,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