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广播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

2017-07-26赵琼

新媒体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广播媒体移动互联网融合

赵琼

云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云南昆明 650031

摘 要 在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应用,广播媒体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实现广播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需求,对广播媒体创新与可持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广播媒体面临的挑战、优势、实践问题以及融合发展建议等方面出发,对广播媒体的融合发展进行探索与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广播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9-0110-02

广播媒体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经历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技术考验后,以“补充式”“背景式”等形态保留至今[1]。然而移动互联技术的出现,又一次对已处于“边缘状态”的广播媒体带来了挑战。如何在移动互联背景下探寻创新与发展机遇已成为广播媒体思考与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在新旧媒体融合理念的基础上,对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广播媒体的发展进行了探索与阐述。

1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广播媒体面临的挑战

1.1 媒介生态发展的改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微信、微博、微吧等“微媒介”为主体的媒介形态呈现出规模化、大数量化发展,实现了文字信息、图片信息、音频信息以及视频信息的一体化、生活化、渗透性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信息传播变革的关键影响因素[2]。加之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与叠加,进一步打破了传统媒介生态格局,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不仅实现了信息传播精准化、多元化、多互动性、跨时空性以及社交性的发展,也打破了广播媒体、报纸媒体等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宰地位和话语垄断权,并以信息传播快速性、信息选择个性化、信息内容生活碎片化、信息内容表现形态丰富性等优势,得到受众的青睐,形成全新的媒体行业竞争格局。

1.2 媒体用户发展的改变

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形成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过程中“传者”与“受着”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受众”到“用户”的转变,即每一位信息接收者皆可称为信息的传播者,媒体传播的自主性、互动性、体验性愈发明显。与此同时,基于移动媒体设备的创新与应用,广播媒体“用户”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发生了改变,人们更倾向于从移动客户端中获取音频信息,如“喜马拉雅电台”“考拉FM”、“优听”“蜻蜓FM”等[3]。而传播渠道的改变使得传统媒体竞争格局发生了改变,在此背景下,广播媒体信息传播内容以及渠道迎来了更多挑战。

2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广播媒体融合发展的优势

2.1 广播媒体外部优势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广播媒体融合发展存在的外部优势主要有政策优势。即,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为促进我国媒体行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从而进行的新旧媒体资源整合与媒介规则与制度调整(包括采编规则、媒介信息内容规范等)。例如,相对于新媒体而言,广播媒体、报纸等传统媒体具有新闻信息采访权、多项牌照资源权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广播媒体的融合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与资源条件。

2.2 广播媒体内在优势

相对与报纸、电视以及其他平面媒体而言,广播媒体所具有的“音频资源”在信息传播上、社交互动上与新媒体之间更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一点在当今备受欢迎的“听天下”网络平台、“央广视讯”手机移动平台以及其他音频移动软件应用中可得到充分证实[4]。此外,广播媒体所具有的专业化新闻信息采编机制、广泛的受众群体以及丰富的采访资源、信息传播公信力以及信息传播审查机制等是新媒体所不能比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广播媒体的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广播媒体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节目形态陈旧

目前,我国广播媒体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节目类型单一、节目表现形态陈旧等问题,多数广播电台其节目频率多分为新闻调频、音乐调频、交通调频、经济调频、生活调频等类型,通过新闻播报、生活服务以及故事讲评等方式进行具体展现,而这些节目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受众的多元化需求,促使受众各倾向与移动视频与音频的转变[5]。

3.2 广播媒体信息采集能力不高,新媒体内容播报迟缓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媒体传播过程中受众已形成信息大数据化发展,新媒体通过对受众移动终端浏览行为以及信息的准确分析,可实现信息传播的精准定位,从而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用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而广播媒多沿用传统的受众数据分析手段,正在一定程度上与新媒体产生了差异性,从而使广播媒体信息传播缺乏实效性、准确性。加之,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中,广播媒介新媒体要想提升自身竞争优势,其新媒体平台内容、节目表现形式应进行进一步创新,用以提升自身竞争优势。

3.3 广播媒体内容存在同质性

由于广播媒体节目类型与形态具有统一性,从而导致其节目内容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尤其是同一行政区域内容的不同广播媒体,其信息播报内容(以新闻调频、交通调频为主)同质现象较为严重。加之,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UGC(用户生产内容)比例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对广播媒体造成了冲击性,广播媒体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已成为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4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广播媒体的融合发展策略

4.1 重新定位,突出广播媒体特色

要想实现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广播媒体的融合发展,广播媒体应明确自身在新媒体行业中存在的优势,并进行明确定位,从而在此进出上进行平台渠道的搭建、節目类型与内容的创新。例如,充分利用自身“音频资源”优势,挖掘媒体市场需求,搭配不同移动终端平台制定节目内容;充分利用受众的“用户”身份,在基于自身具有的“信息交互性”优势,与受众建立交通平台,进行信息资源深度挖掘,用以提升广播媒体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实效性与精准性[6]。

4.2 转变形态,实现全媒体发展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广播媒体要想保证自身的稳定与可持续竞争发展,应有效结合媒体生态环境、产业结构以及自身传播形态的变换进行改革,实现自身电波介质向移动网络介质的转变,并有效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与采集。例如,通过建立自由点播机制,提升广播媒体的交互性与社交性;通过跨地域性合作,丰富节目频率类型与节目内容,提升受众注意力;通过建立微信、微博专属平台,建立网络电台、微电台,提升社会影响力,满足移动终端用户受众的信息需求。

4.3 更新传播观念,提升服务质量

广播媒体应转变传统模糊化、共享等大众传播理念,在基于媒体信息传播市场需求下,实现用户信息传递及时性、快速化、个性化化的发展,提升自身信息服务质量。例如,地区广播媒体提升信息内容本土化的制定与传递,对地区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促进广播媒体版权的多样化管理与运用,保证节目内容更贴近当地人的生活需求,提升音频信息个性化服务,从而满足大众信息内容的渴求。此外,转变广播媒体单向传播机制,提升自身的多项互动性,用以为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奠定基础。例如,通过建立“群众热线”“网络热线”“微信交互平台”等方式,加强广播媒体与听众进行沟通与交流,提升受众节目制定与播出的参与性,加强广播媒体公信力与影响性。

5 结论

总而言之,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重要背景,要想促进传统媒体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提升传统媒体经济效益,实现传统媒体,包括趋于“边缘化”的广播媒体、平面媒体等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至关重要。基于此,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广播媒体发展情况具有明确的掌握,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创新与优化,实现融合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向荣,陈钟.媒介融合语境下传统广播发展的思考——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J].中国广播,2014(12):14-17.

[2]王求.建设广播云平台构筑融合产品集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媒体融合实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1):17-23.

[3]许志强,李海东.“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媒体融合及发展路径探索[J].中国出版,2015(20):47-51.

[4]胡竣.试议媒介融合时代广播节目编辑思路的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6(8):185,193.

[5]刘力军.对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生产的冷思考——以浙江省广播媒体为例[J].中国出版,2016(8):59-62.

[6]万明.传统广播媒體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分析和策略——“车主宝典”技术和模式创新分析[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3):60-64,15.

猜你喜欢

广播媒体移动互联网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浅谈广播媒体活动的创意与策划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新思考
重建用户连接打造广播的“生活形态圈”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