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墓祭问题
2017-07-26朱伟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7年4期
朱伟
清明又近,桃花柳绿中,扫墓寄托哀思已经成为不忘前辈,谁也不敢不祭的一种民俗。
之前,学士们坚持“古无墓祭”。唐代大学士杜佑(735-812)编撰的《通典》里,引用东晋傅纯对墓与庙的意味不同,区分是很严格的。傅纯说,棺墓的目的是为藏形,送形而往,是为抑制凶;而立庙,以桃木安神,迎精而返,是供奉于吉。也就是说,墓是送形,立庙是迎神而归,所以要奉祀。傅纯的说法,“此墓庙之大分,形神之异制也。”我觉得,古人这套认识很先进,死后复归泥土,形销而变为轻盈之神,所以不必立冢更不必立碑,而迎神而归。家里应有庙堂,庙堂安神,供奉是吉。
唐朝开始敕寒食扫墓的依据是《论语》中曾子问,宗子(嫡长子、皇族子弟)去在他国,百姓又无爵而居者,可以祭吗?孔子就說,向墓而为坛,以时祭。在墓前就近立坛而祭,这是在家无条件的前提下。他接着说,“若宗子死,告于墓而后祭于家。”祷告于墓,还是送;祭于家,还是迎而安神。现在,如果大家都有了藏形与安神的认识,就不必到处墓地,本是藏形的荒冢成为累赘,而家家祖先也就都有敬奉、安享之处了。
我们老祖宗的藏形安神说,真比西方的丧葬形式先进。有了墓,就有了“鬼”,而迎回家中,还是生活在一起,只不过同室而有形无形之分。
摘自作者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