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专体育课的创新性教学

2017-07-25张世青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创新性教学

张世青

(忻州市工业学校,山西原平,034100)

摘 要:当前中专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是可以看出社会对中专体育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中专体育教学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要进行来解决。因此对创新性教育要做到积极的开发,将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以及思想,都将贯彻到每一个的环节中,进而在实施素质教学的过程中创新人才能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中专体育课 创新性 教学

作为中专学校的体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开发创新教育,把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思想贯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只要时刻贯穿创新教育,才能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使民族富有创新精神。创新教育是以全面、充分发展学科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是适应知识化社会发展的新的教育思想,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形式,是对现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它涉及到教育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是对人类的智慧、特质、个性和主体精神全面培养的教育模式,是通过一切教育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搞好体育课的创新性教学

(一)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一方面,应该加大體育教育投资,改善体育教育硬件的建设,对现有的体育教学设施进行更新换代,老旧设施应该退出它的历史舞台。另一方面应该提高体育教育者和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得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不仅仅是强健了身体,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身体素质。也是为了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社会竞争日益加大。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不仅是需要丰富的知识,工作的经验,还需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使一个人立于企业中的不败之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使体育教育多样化

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我们知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着管得过多、过死的现象,整个课堂气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现象,这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注重促进探究、质疑和好奇心,应当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全力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这样才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得以提高。

2.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在体育教学中根据思维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多种方案。如在改进和提高学生投篮技术和命中率的教学时,首先提出“利用学过的知识、技术,你采用哪些方法?”学生就会从记忆中努力演练出多种方法,即原地双手胸前投篮、跳起单手投篮、高手投篮等。这时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收敛思维的训练,即指导学生对每种动作方法进行比较,从中体验、摸索出一种最佳的方法。在学习动作技能时,学习者只能觉察自身的一部分动作,而难以看清整个动作的表象。因此,教师从旁指点、评价就非常重要。而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直接教会学生知识更为重要。在此基础上,阐述有关理论与技巧。接着再让学生做,老师发现问题,从理论与技巧方面加以指导纠正。最后由老师以以提问形式来总结,激活学生的思维,领会动作要领,以加深、巩固感性知识与理论知识,深化一步引导学生去比较各种基本动作的异同,并互相借鉴运用。

3.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的体育竞赛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在体育竞赛中,要想取得好成绩,首先,要有良好的纪律性,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其次,相互之间必须建立起平等坦诚协调一致的人际关系;第三,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宽容别人所犯的错误;第四,在竞赛中要兢兢业业,不论比赛结果如何,都要从一而终。这些心理品质的培养,无疑会促使社会责任力的形成。另外,它可以酿造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对竞争的热忱与自信心,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潜力,驱除懒散,焕发热情,遵守规则,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追逐成就,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4.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但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搞平均主义,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迈相同的步子,而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的统一要求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发展,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目标,又要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又要在可能的条件下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素质基础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应该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水平、专项意识、领悟能力、心理素质与刻苦程度等方面差异,加以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施加不同的影响,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引导,提供不同的学习上的帮助,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如有些学生身材不高,在学习跳高、投掷项目相对处于劣势,就有意识地指导他们发展专项速度和力量,改进技术,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有个别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在练习跳高、跨栏、跳山羊时畏缩不前,就用橡皮筋代替横杆降低高度等手段,减少其畏惧感,同时以言语的鼓励并带动全体同学为该生的每一点进步喝彩。对于一些接受能力、协调性较差的学生,教师不应忽视,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对他们进行具体的辅导。要善于抓住进步快的后进生典型,以此带动一整班人,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对于基础素质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应在掌握正确动作与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要求,使他们达到较高的水平。

三、结语

教师不仅是一个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人,还是一个学习者,实践研究者。有效性教学的新发展为教学理论与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推动着我们教育工作者进一步作出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晓宇.浅议中专体育课的创新性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5.08.

[2]李金梅.关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2015.02.

[3]富晓刚.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5.02.

猜你喜欢

创新性教学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论钱钟书《谈艺录》中引文翻译的创新性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