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法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

2017-07-25梁南海

师道·教研 2017年7期
关键词:万里长城碉楼世界遗产

梁南海

台山市李树芬纪念中学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美术兴趣和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上这样的课必须要做到科学、严谨,但又不能枯燥乏味。目前,我们有些教师上这类课时,要么拿着美术教材上几张图片简单讲解,要么利用幻灯片随便地罗列一大堆画家和作品走马观花地介绍,热闹而随意,很少引导学生去分析评论作品创作背景和象征意义及历史事件。造成学生上课无精打采,或者课堂纪律松散,不能张开学生艺术的想象翅膀,去大胆评论或领会艺术的精髓,达不到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使美术欣赏课失去真正的意义,形同虚设。那么,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呢?该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经常听课交流,认为“比较法”在美术欣赏课中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引入地方特色做比较凸显教材重难点

无论上什么课,都必须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 美术欣赏课也不例外,但仅靠教材中的一少些事例,难以达到教学效果,更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必须要引入与之相关的内容充实教学过程。比如在上《中国世界遗产之美》这一课时,此课的重难点是:1. 了解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从审美的角度描述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2. 激发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关注与审美兴趣。围绕这些重难点,我在网上搜寻到了中国世界遗产《万里长城》《北京故宫》和《布达拉宫》等作品的文字、图片和视频, 先让学生阅读文本,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定义和类型;接着展示中国地图,教师分享自己参观中国世界遗产的感受,让学生猜猜是哪个地方,并说明美在哪里,接着播放视频,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这些中国世界遗产磅礴的气势,领略作品的美。待学生还沉浸在美中,我灵机一动,话锋一转,指出我们具有侨乡文化的景点:例如梅家大院、石化山、台山碉楼等。然后,为了让学生弄明白《万里长城》的建筑形式和作用功能,我把万里长城和台山碉楼进行比较:万里长城城头和台山碉楼墙头造型相似;万里长城当时的作用功能是抵挡匈奴入侵,台山碉楼是预防山贼入侵,共同点是防御作用,而现在都成了历史文物。还有,重温上一年我们侨乡文化史迹——方济各.沙勿略教堂--大洲湾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件事;最后,趁着学生这股热情,我又提问学生: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内容进行回答,效果不错,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产生浓厚兴趣,对世界遗产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初步学会对中国世界遗产的美感特征的描述。

二、巧用多种多媒体做比较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美术欣赏更加需要这样做。多媒体教学融形、色、光、声为一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是一种在一般课堂上难以达到的高效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如在上《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这一课,当播放《曾候乙编钟》作品视频时,配以古典编钟的音乐,使学生在悠扬的音乐中,欣赏祖国古老的文化,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 打击编钟发出的美妙声音可以和西方的钢琴比美,而且编钟造型美,使学生体会到古代艺术与科技完美的结合,又淘冶学生高尚的情操。虽然现在的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但借助手机功能参与教学,更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上《瞬间的表情》这一课时,内容是人物摄影。我先讲述相机的发展历史,由于这一代学生没接触過这种相机,所以不感兴趣,后来我就把自己手机连接在课室的电脑上,然后把我的肖像照片通过各种功能对学生进行演示,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乐此不疲,轻松地掌握人物摄影各种方法。课后,我布置了作业:拍一张人物相,要求(要有三种以上效果),结果学生们的作业中取得相当好的效果。

三、展示实物做比较增强学生感观印象

由于现在不同版本的美术教材版面及成本所限,编者往往把欣赏课中的作品缩得很小,加之过去教科书的印刷技术问题,一幅优秀的作品就变得失真了。无论在色彩上还是精彩之处都大打折扣了,失去了欣赏的作用,一看了之,谈不上深入了解。达不到欣赏的效果。我就把自己读大学时的一些美术作业和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直接给学生欣赏。这些作品的尺寸比书中的图画大得多也精美得多,对学生来说都是很少见的,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自然就会被吸引过来。课堂的学习气氛当然就活跃起来,从而也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万里长城碉楼世界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永不倒
万里长城
GHOSTS OF GUANLAN
布瓦雄碉与川东碉楼
工布江达县碉楼文化探析
从丝绸之路到世界遗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