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

2017-07-25朱国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朱国玖

(贵州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乡苏座小学,贵州六盘水,553523)

摘 要:现在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了,所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学科整合可以很好的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模式。因为小学生年龄偏低,导致他们面对枯燥的学科就学不进去的特点。基于此,本文对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进行整合分析,希望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成绩的同时,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相对难学的课程,因为数学算数不像语文那样,具有发散性思维,在数学题目中,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大多是定义性的题目,不能随心所欲的答题。但是小学生又处于一个思想活跃的年龄,在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新课程的大背景下,对他们来说,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因为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文对此展开分析。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结合实际生活 优化课堂教学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作为指导者,教学方法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在创建高效课堂的时候,教师既要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众所周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要想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进行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更深奥的数学知识,以此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为学生讲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播放动画演示的方式,学生即可通过直观明了的观察迅速了解角的特点,明白角与什么有关。充分运用现代信息设备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有助于更为高效的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等问题,对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可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提高协作能力

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重视言传身教。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联合使用可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增强学生互动,提升学生交流与协作能力。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平等的知识获取中,加强交流与合作,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合作,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为六个人为一组的几个小组,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在上节课的下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在家寻找一个正方体或者长方体的物品,带到课堂上,然后自行观察每个物体都有几个面,几条棱等,之后,教师给每个组派发一盒实现准备好的学习用品,里面有小棒和接头,然后通过小组之间进行组装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自行探讨之后,去讲台上应用多媒体技术汇报自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程度。这样的小组合作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定学生主体的地位,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创设情境 使学生与课堂亲近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导入环节,若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通过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借助动画等方式导入新课。此种新课导入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為学生讲授方程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演示跷跷板、天平等实物的动态视频,将生活中的多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象引入到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解决生活中各种难题的乐趣,从而增加新知识的学习欲望。之后,再利用多媒体演示天平平衡的过程,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手段了解等式的性质,从而在求知欲望强烈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二)多媒体直观演示 优化课堂

小学数学教师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数学知识的形象性与直观性,以利于小学生的理解。以应用题的解答为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使应用题的文字闪现、图形缩放、颜色变化等发生改变,引起学生的注意,突出重点,充分了解该应用题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的解题思路更为清晰。另外,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将抽象的应用题具体化、简单化、形象化,通过短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开发思维,从而顺利地解答问题。例如,应用题中非常重要的行程问题,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将物体运动的起点、终点、方向、出发时间、运动结果等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获得丰富感性资料的同时解答问题,提升能力。

(三)营造探究氛围 实现高效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探究氛围,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讲授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学生对圆的直径和半径等难以形成正确认识,教师应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进行现场演示:在同一个圆内,从圆的中心同步做出多条半径或直径,然后将多条半径或直径逐渐收拢,合并为一。通过上述演示,学生增强了直观感受,共同认识到同一个圆内可以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且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长度相等,直径长度也相等。再如,在讲授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由于教材中的推导方式比较复杂,学生无法正确理解。课本材料中提供的感知材料不充分,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形成正确的观念。因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圆依次分为若干等分,再将其拼成学生比较熟悉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等。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的演示可使学生深化认识,强化记忆,从而更好地获得丰富的感知材料,进行大胆的想象与联想,最终提高理解能力、加深记忆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小学生特有的年龄特点,只有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提升课堂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作为课堂的主体,参与到老师的课堂教案中,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叶桂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49-50.

[2]耿美芬.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33-34.

猜你喜欢

现代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