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7-07-25梁克勤
梁克勤
东源县第二小学
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认识的客观规律以及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结合,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充分发展的结合,书本与直接经验的结合,引导好学生的学习过程,使他们经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掌握知识,并提高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实质就是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提高认识,寻求答案。启发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生动活泼地学习。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年龄及心理发展的特点,实行启发式教学,这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入情入理,生动活泼,收到实效。
一、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1.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关系到教学质量。目前有许多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积极性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的教法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思想品德课理论性比较强,教师的教学如果枯燥乏味,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如果具有科学性、有用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思考,就会使学生感到上思想品德课既有兴趣也有所得,自觉性与主动性自然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教学质量也能够相应提高。
2. 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学生
《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依据,思想品德教材是《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在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必须首先熟悉《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和思想品德教材。认真地备好课,深透地掌握《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和思想品德教材,是思想品德课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条件。只有认真地备好课,深透地掌握《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和教材,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层次清楚,引人入胜,启发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思考,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运用好启发式教学,就必须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根据学生已有的条件和可能,提出与学生内心需求相适应的问题,从而做到难易适度,方法适当,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学生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
3. 要善于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学问”就是边学边问,有效而恰当地提问是师生交流的桥梁。学生的积极思维常常是从教师提出问题开始的。但并不是凡是提问,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事实上,许多提问不但无法激励学生的积极思维,反而会挫伤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例如过于简单,无须思考的问题,或问题过难,学生无法回答,都会挫伤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一些需要思考,需要探究并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
4. 材料的选择要合适,具体形象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必须以占有材料为基础,而材料的选择要合适,能够准确地说明所要论证的观点,让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进行分析,以提高认识。同时,所用的材料要具体形象,须从学生的感性知识出发,用学生熟悉的知识和具体事物,最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物或社会的热点内容,以引起联想,加深思考;或用学生了解的典故、成语进行比喻,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建立了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会勇于独立思考,质疑问难。教师如果冷若冰霜、盛气凌人,学生则会产生抵触情绪,不可能冷静地思考问题。因此,教师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地进行启发式教学。
二、启发式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的方法
启发式教学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它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启发式教学。
1. 提问启发
启发式教学的主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外,还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问启发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答案。
2. 举例启发
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运用一定的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其理解和掌握知识。其中“举例”就是思想品德课中启发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因为学生周围处处是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好素材,由此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举例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身边活生生的例子联系起来,这样,就能使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就更加容易理解理论,掌握理论,运用理论。
3. 对比启发
在品德课教学中,对相互联系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既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促进积极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用对比进行讲授、提问、演示等,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
4. 情境启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無本之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设置、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及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营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启发、感染目的。
5. 假设启发
假设启发是以虚构的事例来说明某一观点是错误的,从而启发学生理解并接受正确观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学生赞成某一错误观点的不正常情况,这时教师就不该硬性制止,而应用假设式启发,即用归谬法来帮助学生摒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正确的观点。这种归谬法的论证步骤一般是首先假设错误观点是正确的,接着按错误观点的有关条件进行推理,结果引出矛盾的或是荒唐的结论,从而否定错误的观点,肯定正确的观点。
责任编辑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