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痈排脓败酱草
2017-07-25文竺工
文竺 工
消痈排脓败酱草
文竺 工
我国许多中药的名字都有些来历,例如当归,是因妇女思念远游的丈夫而得名;半夏,农历五月间成熟,恰巧是夏季过一半,故名;夏枯草,因每到夏至便萎谢而得名等等。有一味药名叫“墓头回”,又名“败酱草”,其名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有一位郎中,手拿摇铃,云游四方给人治病。一天,他走到一个村庄,逢一家人办丧事,众人正抬着棺材往坟地走。郎中观察到,棺木缝里有滴滴鲜血流到地上,于是便随棺而行至墓地。询问后知棺中是一成年女子,因阴道出血不止而死。郎中宅心仁厚,说:“鲜血淋漓,从棺而出,说明人还活着,存一线生机。能否开棺看看,予以治疗?”死者家属听说还有救治希望,大喜,立即开棺。郎中望、切后,即随手指着田间长的一种无名小草,令其家属采摘后立即回家浓煎一锅,滤汁给病人缓缓灌入。不到一个时辰,病人苏醒,出血停止;又经一番治疗,渐趋康复。众人拜谢不已。这种小草因让病人从墓地抬回,故命名为“墓头回”。不过,众人恶其名不吉利,就改名为“败酱草”。
败酱草,地方上称“苦益菜”,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山坡草地等地方,味辛、苦,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等功效。由于此药熬煮时有浓烈异味,故有人就闻不惯。不过,它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作用很强大,为治疗肠痈的要药。用治肠痈脓已成者,常与薏苡仁、附子同用,如薏苡附子败酱散;用治痈肿疮毒,常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并可以鲜品捣烂外敷,均有效。虽说该药有异味,不太适合制作药膳,但对于一些特殊需要的人说,功效是主要的,味道就是其次了。下面介绍几款以败酱草为主料的药膳。
1.败酱草瘦肉汤。猪瘦肉50克,败酱草30克,佛手10克,玫瑰花10克。将猪瘦肉洗净,切片;佛手、败酱草、玫瑰花洗净,以纱布包裹入砂煲内水煎30分钟,去药包;放入猪瘦肉,再煮至肉熟。饮汤吃肉,每天1次。消炎活血,行气化瘀。治妇女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
2.绿豆大肠菜。猪大肠50克,绿豆30克,败酱草干20克,盐适量。将绿豆先煮20分钟,捞出,装入洗净的大肠内,两端用线扎牢,同败酱草干一起煮熟,盐调味,佐餐。 1~2日服1剂。养血润燥,祛风止痒,适于血虚燥热、皮肤瘙痒者。
3.芪精桃仁煨乳鸽。原料:乳鸽1只,黄芪20克,黄精、败酱草各15克,桃仁12克。制作:将乳鸽去毛弃肠洗净后,切成块儿待用;将药物洗净放于烧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再用文火煎20分钟,去渣存汁;将乳鸽放入锅中,加盐、葱、姜、酒适量,煮酥即可食用。对神疲乏力、头晕等症有效。
4.败酱卤鸡蛋。败酱草50克,加水煎成汁300毫升,入鲜鸡蛋2枚,煮熟后吃蛋喝汤,每日1次。用于癌症属阳性红肿,症见周身发热不退、烦躁口渴。症状危急者最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