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医唐丽丽教授谈心理因素对肿瘤的影响

2017-07-25陈德生图片提供唐丽丽

长寿 2017年5期
关键词:立遗嘱丽丽儿媳

文/本刊记者 陈德生 图片提供/唐丽丽

名医唐丽丽教授谈心理因素对肿瘤的影响

文/本刊记者 陈德生 图片提供/唐丽丽

唐丽丽简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肿瘤协会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身心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长期从事心理社会肿瘤学领域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癌症患者心理痛苦的发生率、心理痛苦的种类及影响因素,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临床擅长对肿瘤患者在康复和姑息治疗中疼痛和精神心理症状的处理。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我们老年人都非常熟悉,其中的“心理平衡”对于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跟许多疾病包括肿瘤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记者近日专程赴京,采访了我国著名肿瘤心理专家唐丽丽教授,请她谈了肿瘤心理在肿瘤致病和康复问题上的作用及相关事宜,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唐丽丽教授的工作非常繁忙,但是,当她听说本刊是一本老年养生保健杂志时,出于对老年人健康的关注,她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了采访,以她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向记者讲授了心理问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康复中的影响相关知识,并且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使记者听后大为受益。

唐教授首先谈了肿瘤心理的概念,她说,肿瘤心理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肿瘤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中的作用,以及患者在恶性肿瘤发展的各阶段所承受的压力、出现的心理反应和医生对患者进行的心理关怀。研究肿瘤心理的学说就是肿瘤心理学。肿瘤心理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既涉及肿瘤学的内容,又涉及心理、伦理、社会学各科的内容,目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谈到心理因素在肿瘤的致病和康复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唐教授说,就目前的研究状况看,这个问题我们先不贸然地回答“有”或是“没有”,而是先介绍三种意见:一种是有作用,一种是没有作用,还有一种是不确定。为什么会有争议?是因为对这个问题研究得还不透彻。我个人认为是有作用的,这个作用是通过身心相连的性质来形成的,比如说愤怒情绪会导致人的内分泌水平、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抑郁情绪会使5-羟色胺存量减少,这些都会让免疫功能下降。精神、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大脑垂体这个轴出了问题,就不能有效地防御肿瘤的侵袭和控制肿瘤的发展,肿瘤的发生就是可能的了。当然,从根本上说,因为肿瘤的病因尚不明确,所以,心理因素究竟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也不是十分清楚的,还不能做到量化。与此相关联,心理因素在肿瘤的康复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也不是十分明确的,我们只能说有作用,但这个作用有多大则很难说,因为也是不能做到量化。在这个问题上要实事求是,对其作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任何夸大或缩小,都是一种误导,是对患者生命的不负责任。但是,无论是我国古代还是现代人包括世卫组织,都认为情绪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都认为心理、情绪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是起着重要作用的。目前主流认识已确认,肿瘤是一种心身疾病。我认为是正确的。

唐教授举了个例子,她说,有一年我接诊了一个患者,是一位患子宫癌的老太太,她跟我哭诉说,她的病是儿媳妇给气出来的。我问是怎么回事。她说,儿媳生了孩子后,小两口很忙,她就去帮助带孙子。可能是婆媳性格不同,或是两代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她的一举一动都遭到儿媳厌烦,例如儿媳总是嫌她做的饭菜不好吃、孩子弄得不干净、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对头等等,老是给她气受,婆媳经常发生矛盾,而儿子却站在媳妇一边,让她非常寒心和气恼。由于长期的负性情绪,久而久之她就得病了。当然,这是她自己对疾病做的总结。她总结得有道理没有?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依我看,她不能把患病的责任归罪于儿媳,从根本上说,她自己的责任最大。因为从法律上讲,她没有义务去帮助带孙子,她完全可以不承担带孙子的责任。当然,如果她与儿媳相处得比较好,家庭和睦,那么帮助带带孙子是可以的,既发挥了自己的余热,帮助了儿子儿媳,又享受到了天伦之乐,对自己的健康有益。然而,她的情况正好相反,她和儿媳俩人的个性都太强了,根本无法在一起生活,天天都是敌对状态,她每天都生活在仇视的氛围当中,情绪非常糟糕,健康能好得了吗?我问她,那您为什么还不分开,还勉强做这种事干什么?她说,我是怕我不去后孙子没人带,受委屈,才忍辱负重地硬着头皮去帮忙的。我告诉她,天下多少个奶奶不管孙子的,孙子也照样长大了,地球没谁都转,您当初如果急流勇退,及时撤出,情况可能就不会是这个样子。

唐教授指出,造成这种情况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国人的边界感不强。何谓“边界感”?从心理社会学上说,就是父母与儿女之间的责任关系;这个如果撇不清楚,就是边界感不强。例如,儿女认为,父母的钱就是我的钱,父母的钱不能给别人;爹妈这边,儿女结婚后,做父母的仍不撒手,非要掺和儿女小家庭的事,掺和来掺和去,闹得家里鸡犬不宁。这就是边界感不强的表现,由此造成的悲剧比比皆是。上边咱们说的那位老太太硬要带孙子的事,就是边界感不强的一个例子。这是在老年人身上发生的。年轻人也有。我也曾接诊过一个很年轻的女性患者,三十多岁,患的是乳腺癌。她对我说,她的病是她父亲给造成的。她哭诉说,她们是姐弟两个孩子,她认为她对家庭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弟弟,然而,她父亲却重男轻女,认为女儿出嫁后是 “泼出去的水”,在分家产的时候,把家产都给了她弟弟。她气得跟父亲争辩、哭闹,但无济于事,最后还与父亲断绝了关系。然而,她也在这种强烈的负性情绪中患了重病。其实,这个女士就是经济边界感不强。试问:怎么你父亲的财产就是你的,必须分你一份?那是你父亲的财产,他想给谁就给谁,那是他的权利呀!我们想一想,如果她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还会生那么大的气吗?情况可能就会好得多。在我接诊的患者中,这类的例子屡见不鲜。情绪与疾病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唐教授总结道,尽管目前心理问题对肿瘤有怎样的影响尚不明确,然而我们还是提倡老年人要愉快地过好每一天,把一切事物都看轻看淡,凡事都要想得开,负性情绪不超过5分钟。这虽是老生常谈,却也是真知灼见。

她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特别提到老年人立遗嘱问题,她指出,人最后都要回归自然,衰老是无法抗拒的。这一点,老年人都有清醒的认识。问题是,很多人对身后的事没有筹划,一旦“走”后,给老伴儿和后人留下了很多纠缠不清的问题。开个玩笑,甚至连存在银行的钱都取不出来。这种情况,在我们这儿非常多见。所以,我们提倡老年人要早立遗嘱。我经常和一些患者家属聊天,他们对父母的后事忧心忡忡。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叫父母立遗嘱?他们回答说,哎哟喂,唐教授,我们刚一跟爹妈说立遗嘱,爹妈就急了,说,你们咒我死哪?!谁还敢说!我认为,老年人持有这种心理不能算明智,应该调整过来。人早晚都有那一天,早立遗嘱,早做打算,会减少许多纷争,给家属带来诸多的方便。

最后谈到心理预防肿瘤的问题,唐教授说,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老年朋友要预防肿瘤,“老有所为”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个“为”是多方面的,可以为家庭、为儿女做些事,可以为社会做些奉献,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等等,都是老有所为。这样做,会使自己长期保持心理上的年轻和活力,能延缓衰老的速度,同时也能很好地预防疾病。须知,人的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实际年龄虽大但心理年轻,人就衰老得慢;反之,虽然实际年龄不大,但总是想着自己老了,萎靡不振,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那往往会加快衰老的速度,导致未老先衰,肿瘤有时也会趁虚而入了。

唐丽丽教授应诊时间:每周二、周三上午为肿瘤心理睡眠疼痛专家门诊,每周二下午为特需门诊。应诊地点: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康复科。

猜你喜欢

立遗嘱丽丽儿媳
“前儿媳”也能享有继承权
“继承权”新规来了!
点赞好儿媳
逆行者的武汉
画一画
专家建议四类人尽早立遗嘱
年轻人也立遗嘱
《咔嚓!老田就爱高丽丽》
放手让儿子儿媳当家
I love my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