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合力共研 传承诗词之美

2017-07-24秦俊菊

读天下 2017年20期
关键词:语文活动

摘 要:中华古典诗词有其独特的美,言简意丰,音律和谐。但在多数高中生的眼中,流传千百年的古诗词,晦涩难懂,解读难度系数大。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往往难以解除对参考教材的依赖,培养起独立理解诗古诗文的能力。本文旨在通过课堂内外任务驱务式教学,开展形式各异的语文活动,古诗词积累与运用并举三方面的举措,帮助高中生重建古诗词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确保学生提高古诗词解读能力,使中华诗词之美得以传扬。

关键词:中华古诗词;任务驱务式教学;语文活动;积累与运用

自“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的主张出现以来,我国高中课程中对古诗词的内容就进行了大扩充。历代优秀的古诗词进入了高中语文课本,师生有更多的机会开启古诗词的学习。然而长期以来,中华的传统古诗词却不太受高中学生待见,原因一是古诗词年代久远,学生难以解读出意思,二是古诗词的学习面临着背诵,情境式默写的更深层的考验。按考纲要求掌握古诗词,学生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在高考压力的作用下,学生更愿意花时间与精力去接触得分更轻松的其他知识点。

随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大热,中华古诗词着实让众人惊艳了一把。中国诗词有它独特的美,言简意丰,音律和谐,解读过程中自我解读能力的攀升总给人以文人的自信与成就感。

在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做才能更高效地完成高考大纲中的古诗词鉴赏任务呢?

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做出如下的总结:

一、 课堂任务驱务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解读古诗词

课堂是古诗词教学的主要阵地,教材内的古诗词是经过专家学者精选出来的优秀诗篇。我们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必须把握好这一个最关键的师生共研的学习过程。现实教学生活中,初中的古诗词学习,较多学生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和参考书的翻译,学生真正与中华古诗词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因此,到了高中,我们就必须扭转这种依赖性学习的局面,要激发学生独立解读古诗词的激情与潜力。最佳的方法是:教给学生解读古诗词的方法,如疏通文意、诗眼意识、意象、景情关联等。然后在语文古诗词课堂上,给出一个任务,让学生在自己解读的基础上完成对诗词某个问题的探究。如从《诗三首》看“兴”这种手法在古诗词及今天歌词中的运用。又如上《登高》这一课,可以给出这样的一个师生共研的任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首诗有几层悲愁?又比如:从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和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两首诗探析古词写愁的方法……甚至可以适当地做课外诗歌的相似性延展或相反性的延展。总之,就是不能只满足于传授古诗词内涵及背诵默写上。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解读古诗词的能力和字斟句酌的推敲研析精神,培养起学生课外古诗词研读的本领,只有这样,古诗词的教学才算得上让学生终生受用。

二、 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活力

语文所有的课程如果只停留在师生共研解读古诗词和完成诗歌鉴赏练习上,不给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学习,都不可能让学生长久地保持学习的热情。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让学生多形式地接触古诗词,为他们搭建张扬个性的舞台。我们既然可以教学生唱旧词新曲,如李煜的《虞美人》,岳飞的《满江红》,也可以让学生演绎诗篇的故事,如《氓》,《孔雀东南飞》等。在高中三年的古诗词学习中,可以分学期分阶段举行一些语文活动,如高一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高二開展我最喜欢的古诗词交流会和学生写诗、填词比赛;高三开展课前学生解读鉴赏古诗词的活动等。活动举办的目的,一方面是丰富古诗词学习的形式,一方面是激发学生自主研读古诗词的热情与潜力,最终再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在感受中华古典诗词的无究魅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与胆识。

三、 与高考接轨,跟进学生古诗词积累与运用

在高考大背景下,我们除了要教授给学生自主解读古诗词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将中华传统经典古诗词背诵、默写一并运用起来。其中背诵与默写是运用的基础。高中课程紧张,要背诵的篇目较多,因此古诗词的背诵务必在课堂上完成。我们在上完课后要及时布置并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并在课前进行有难度写字的情境式默写,学生及时完成背诵任务,才能保证古诗词的有效积累。

其次,我们让学生背诵默写之后,一定要让学生用起来。怎么用?将一些表现情感价值观的名言引入到作文中以增加文学色彩,就是最直接的背诵成果的呈现。如写离别的愁绪可以引柳永的“人生自古伤离别,更难堪冷落清秋节”;写从容洒脱的人生态度时可以引苏轼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当写到矢志不移地拼搏奋斗时可以引用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等,不一而足。同时要引导学生不只是积累课内的古诗词名句,还要积累课外的,并且在平常交谈及作文中,让学生尽量学会引用起来,增添自己的文学气质。

中华传统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的瑰宝。在文化自信促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古诗词之美正慢慢地涤荡着世人那颗匆忙而浮躁的心。古诗词的学习能培养我们独特的文学气质,是陶冶情操最好的心灵鸡汤。愿每一位语文工作者都能将最美的古诗词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刘素芳.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D].苏州:苏州大学,2008.

[2]王宇.论传统吟诵法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秦俊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活动
真语文阅读教学呼唤有生命力的课堂
发挥语文教学优势,有机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语言文字,语文活动之根基
文言文教学不可忽略课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浅谈利用素材与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创建和谐课堂
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方法
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