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2017-07-24庄刘艳
摘 要:随着国家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总体来说不能满足教育现在的需求。而我们要想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必须把注意力转移到这群主人公——学生的身上,他们才是在学习中占主导地位的人。而我们今天就是围绕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而展开研究的。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变成主动,自己去寻找学习中的乐趣从而发挥在学习语文中的主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性作用
现在的教育不同于以前,不应该只教授学生知识,更应该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作为众学科之基础,应该受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重视。语文老师应该把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起来,然后让他们主动去欣赏语文、探究语文,锻炼出他们自主学习、探究语文的能力。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老师要不就是不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要不就是自己都还未认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下面我们谈一下如何把握这个度从而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并使语文教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一、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传统的学习方法中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所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形成老师才是教学中的主体这一观点。也就导致了学生就会之跟随老师的想法,自己却不去思考。使得学生无法体现自己的才能,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要谈学习的自主性了。再加上在现在的教育形式,我们更要及时改进教育方式。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自己要遵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走进语文教学的世界,領略语文的魅力,在其中肆意徜徉。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好习惯。老师在课堂上应该用一种使学生愿意主动去听、去理解的方法,让学生快速地融入课堂并积极主动地去回答问题、表现自己,营造出一种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样自然而然地学生对待语文学习就会在不经意间产生一种自主性。
二、 带领学生找到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可以说,兴趣就是学习力中最充沛、最快乐、最轻松、最美好、最活泼的品质。在兴趣的引导下,你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目标专一、不知疲倦地执著追求。根据我们的研究,如果一个人对他所学习的科目有兴趣,那么,他的学习积极性就非常高,就能发挥他全部力量的70%~80%;反之,积极性就会很低,只能发挥他全部力量的20%~30%。《这是学习力——哈佛大学对学习能力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中的一段话,这无疑也是对兴趣在学习中的地位的一种肯定。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带领他们找到兴趣点,学生一旦感兴趣就会更加乐意去融入课堂,在课堂上会更加主动,这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做到呢。初中本来就是一个充满好奇的阶段,初中生会对一切未知的、有趣的事情感兴趣。我们要注意讲课的方式,不能死板地讲课文或者直接用PPT,可以在讲课的时候让学生和所讲的东西来一次亲密的接触,让他们感受到故事发生时候的那种感觉。譬如讲课的时候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力量,然后让学生去近距离欣赏语文。就像在讲《紫藤萝瀑布》的时候。完全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关于它的照片和视频,先让他们看,然后再去闭上眼睛听那种瀑布的声音,这样他们就会感觉亲眼看到了一样。还可以在班里分一些小组,然后找一些心理活动强的名著的精彩段落。让他们自己去把这些演成一个小话剧,这样既可以增加他们的兴趣又可以增加名著的阅读量,何乐而不为呢?寓乐于教就是告诉我们要把目的性与实际性结合起来,把满足学生的身心愉悦作为教育的目的,把教育的理念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最好的表达方式,使教育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吻合,达到知与行高度一致。语文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或者情景再现而让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三、 重视学生的每一个问题,引导他们自主思考
鼓励学生提问,重视他们的每一个问题。学习本来就是靠不断地提问不断地理解才能不断地进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是古人悟出的道理。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就说明了他们把课听进去了,应该受到鼓励。而如果学生们从未提过质疑,那么就应该老师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是否自己的态度不太得当,使得学生们不敢提出疑惑。在以前的教育中尤其是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可能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就认为老师都是对的,而老师也不想受到反驳认为是冲撞了自己,还会觉得学生是在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而耍小聪明,殊不知这样会狠狠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大大地降低了他们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对接受知识更是一副被动的样子,导致对学习的自主性更是低。
所以当学生不管是课堂上或者是课下问问题,都应该十分耐心地去告诉他们。比如,我们都知道《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而且曹雪芹先生在里面不管是对服饰还是首饰、食物的细节描写都很淋漓尽致。可能就会有学生好奇啊会问“《红楼梦》这本书里面一共写了多少种服饰啊。”可能乍一听会觉得这个问题很滑稽、无厘头但是我们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想,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平常。我们可以通过为他们讲衣服的时候顺便告诉他们为什么曹雪芹会懂这些,让他们自己去找到答案。这样你回答了他们一个问题与此同时让他们掌握了曹雪芹先生的一些生活环境、生活背景之类的知识,还能让他们对《红楼梦》产生更大的兴趣,岂不是一举两得。有时候我们回答学生们的问题时不仅仅只是回答了一个问题,更有可能是给学生们竖了一根杆,他们就会顺着这根杆去找到更多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他们面对有关于问题的观点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把想法往问题上靠拢,就会去思考到底观点是不是对的或者他们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
学生自主学习不仅仅靠学生,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调动。只有老师把课堂的气氛维护在和谐、公正、平等的时候学生才更愿意去自主学习、思考。老师还要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方法,不断改进,使得这一类教学方法的成效更加显著,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能够更好地学习运用知识,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作者简介:
庄刘艳,江苏省邳州市,江苏省邳州市八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