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
2017-07-24杨敏
摘 要: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存在诸多弊端,与新课程精神背道而驰,本文拟就如何开展正确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阐述一己之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提问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古已有之。但长期在应试教育观念主导下,课堂提问一直成为应试教育的工具。教师简单、直接地设计出问题,学生回答出老师需要的答案,提问便匆匆结束,转而进入下面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提问,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主动思维。这样的提问显然没有存在的价值。新课程明确提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基于这一精神,反思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不难发现,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
一、 小学数学课程提问的现状分析
(一) 提问随意,缺乏精心的课程设计
提问较为随意,缺乏精心的课程设计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之一。提问这一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引发学生与教学人员的深入思考,也是改善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方式。但是,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存在部分教学人员忽视对课堂问题的精心设计,问题的设置缺乏指导性与针对性,虽然呈现课堂教学氛围热闹繁荣的现象,但是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却没有明显改善。
同时,部分教学人员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中呈现出了问题琐碎而独立,前后因果逻辑联系不顺畅,缺乏一个主导线索串联整个课堂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对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而问题难易程度不一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常见的情况,教学人员不能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课程教学内容灵活把握提问难度,整体的问题设计缺乏精心准备,部分老师一开始就设置难度系数较高的问题,直接打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学生的反馈热情不够高时,又转而设计非常简单的问题。
(二) “设计问题”,提问异常流利
部分教学人员在提前备课的过程中已经将问题的设计与答案详细地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直接照搬。甚至有的教学人员为了在公开课中呈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会让学生熟记课堂的问题设计以及答案,这样就可以在小学数学公开课的提问中让学生流利地回答问题。但是,学生作为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对于同一问题都会有自己的不同看法。作为教学人员,不能够简单粗暴的约束和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创新,深入问题的分析,并且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 缺乏中肯有效的课程评价
在传统的小学课程教学中,对于学生的问题回答,教学人员通常习惯于正确,对了,或者错误这一单一的表达方式,然后继续课程教学内容。但是,这样过于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回答问题之后,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且给出真诚的建议,而不仅仅是简单粗暴的好与不好来进行评价,学生渴望老师能够给予更多元的评价,希望得到老师更加仔细、认真的建议,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回答得到了尊重与肯定。
二、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实施战略
(一) 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中,学生与老师被固化为两种不同的阶层,并且两者各自拥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在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占据主导性的课堂教学地位,教学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主动教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课堂学习氛围是压抑的,学生开展个人思考的空间被不断压缩,不敢有自己的思考与观点,教学人员只要按照预定的问题进行提问,学生只需要回答出符合应试教育需要的答案即可。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师生在平等的课堂环境中开展日常教学,改善和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作为教学人员,需要营造出积极,自由,轻松,平等的课程学习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只有当师生间处于平等的教学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课程学习主导性地位,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才会得到培养,小学数学的课程学习效果也才会逐步改善。
(二) 教师精心设计提问的问题
小學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需要依托于教学人员对问题的精心设计。一个成功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开展积极的自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课程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眼光。所以,课程教学问题的精心设计与教学效果的改善具有直接的内在联系。在日常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需要充分重视对课堂提问问题的设计,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围绕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出具有价值型的问题,改善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三) 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在教学中,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所谓不愤不启,就是指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同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在学生“不愤不启”时,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去引导学生、开导学生。
(四) 进行正确合适的评价
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学人员在以前习惯了运用正确与否的简单评价方式,这样千篇一律的评价方式难以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了回答问题的乐趣与积极性。所以,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老师需要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多方面考虑,认真地理解和倾听学生的表达,从而给出恰当而中肯的评价。比如说,“看得出来,这个问题你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祝贺你,回答正确!同时老师希望其他同学能向某某同学学习!”教学人员通过认真审视个人给出的评价,并且在日后的课程教学与学生反馈的经验总结中不断优化,不断努力营造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改善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要充分考虑提问的时机和切入点,善于创设情境,努力优化课堂教学,“问”出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海英.儿童的知识建构[J].上海教育科研,2005(12):11.
[2]刘昕.论启发式教学[J].体育教学,2006(01):40.
作者简介:
杨敏,河南省驻马店市,刘阁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