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7-07-24陆正爱
陆正爱
【摘要】 傳统文化是我国珍贵、 源远流长、极具魅力和智慧的瑰宝,具有艺术性情感陶冶,培养审美等诸多特质。高中生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具有可塑性,也是培养其关于传统文化意识的重要时期。语文与传统文化有着最紧密的契合点,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新的外来文化不断融入和冲击,传统文化日益缺失。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培养具有必要性,教师有责任引导高中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 渗透培养 继承发扬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7-029-01
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及: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同时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同时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此过程中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语文中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本质上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即关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和取向,包含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做人做事,谦逊有礼等的修养。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将传统文化结合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
一、立足课本,设计科学的教案
课本教材是教学的根本,起到引例、导向、启发的作用。教师对教材内容要十分地熟悉才能准确定位其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课程目标,针对性地、高效性地进行教学。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充分考虑如何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又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如课文中的古诗词,本质上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教师应当吃透教材,深度挖掘。
如杜甫的《春望》,是一首典型的五言律诗体,具有对偶押韵的特点,富有语言的美感,饱含感情。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充分联系当时文化和历史的背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想象,感受唐朝文化发展的同时切实体会到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文化。诗人在如此战乱不断、风雨飘摇的境况中还能关怀国家和人民,那么身处和平幸福年代的当代高中生是不是更应该热爱祖国呢?以此,启发和引导学生。
又如,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教师事先准备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或图片、或影像资料,或者一些临摹的作品,感受作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的笔法、走势、布局,使学生体会到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独到的技艺形态,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课文是一种文言文文体,其虚词、实词,动态、静态的描写方法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应该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加入传统文化教学。
二、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展开传统文化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实用,其能够实现声形结合、调节控制节奏、移动共享、形象具体化,是传统的单纯依靠黑板和书本教学模式所不能比的,具有特别的优势。在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目标下,现代教育技术作用体现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知识深度和广度、易于实现活跃高效的课堂等。
1.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时间和空间的跨度比较大,单纯的文字性描述或者教师的阐述难免有时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整合声、型、图片、优秀的影视电视作品等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的展现课堂,让学生更真切体会到语文课程魅力,对传统文化具体感知。如在学习《鸿门宴》课文中,截取同名影视作品片段,给学生观看;通过播放专业人士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魅力,古文的优美,培养语感。
2.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深层渗透传统文化
现代教育技术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依靠板书将十分的不现实。如在学习《师说》时,课文中关于谦虚求知、认真钻研的态度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弟子规》,《三顾茅庐》,《程门立雪》等体现良好精神风貌的故事,纵向、横向地拓展,从多维度渗透对高中生传统文化的教育。
3.近距离呈现传统物质文化,实现高效课堂
传统文化包含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由于其要求特殊的保存条件和技术,加上课程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很难亲眼目睹。现代教育技术除了可以借助纪录片、图片展现,还可以局部特定性地放大细节,让学生直观、全面地欣赏。如在学习《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网上搜索两种乐器,配以图片和经典的乐章,让学生体会物质文化的精巧和技艺,深层感受课文内容。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
多种课程教学形式和传统文化教学形式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首先可以是举行古诗文朗诵比赛,让学生置身于古诗词优美的韵律、朗朗上口的对偶和饱含深情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和向往文体中关于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自然和人文主义的情感。借《兰亭集序》开展书法比赛,对于优秀的作品给以表扬,创办学习园地张贴,让学生学习并传承传统文化。在学习近体诗后,引导学生从颂扬真善美出发模仿手法试写,首先让学生相互传阅,再由教师选出优秀作品加以点评。课后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参观主题博物馆,文物文化遗址等,指导学生写出观后感,在感受具体的物质文化同时又可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
综上,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可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良好的情感态度。教师应当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
[ 参 考 文 献 ]
[1]高原.探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旬刊.2017(1):130-130.
[2]周建芸.浅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语文.大学语文论坛旬刊[J].2016(9):58-59.
[3]李晓伟. 论如何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03):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