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旅游产业扶贫及脱贫绩效评价
——以郝堂村为例
2017-07-24吴国琴
吴 国 琴
(信阳师范学院 旅游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贫困山区旅游产业扶贫及脱贫绩效评价
——以郝堂村为例
吴 国 琴
(信阳师范学院 旅游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是旅游扶贫研究的重要议题,以豫南大别山贫困山郝堂村为研究对象,构建贫困山区旅游扶贫绩效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郝堂村旅游产业扶贫和脱贫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从时间序列的纵向评价结果来看,郝堂村旅游扶贫总体绩效为“很好”。从产业要素的横向评价结果来看,郝堂村的旅游发展是以“食”(农家乐)为主导,以“游”为特色,而“住、行、购、娱”等旅游要素发展不足。为进一步提升贫困山区旅游扶贫及脱贫绩效,应加快编制旅游发展规划,防范过度旅游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加强社会文化保护等措施,促进贫困山区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
旅游产业扶贫;脱贫绩效;层次分析法;贫困山区;郝堂村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目前,旅游开发已成为贫困地区扶贫的一种重要手段。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贫困地区旅游资源调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1]。豫南大别山区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该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2012年底该区域有贫困人口396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2]。因此,从微观角度探讨大别山区郝堂村旅游产业扶贫及脱贫绩效,对我国贫困山区脱贫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旅游扶贫绩效是研判旅游扶贫精准度的关键,国外旅游扶贫绩效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旅游扶贫效果的惠及面,譬如,Muchapondwa,Lepp A认为旅游扶贫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非经济效益也很突出,对当地卫生、交通、健康、人口素质的提高作用明显[3,4]。Mensah E A以戛纳为例,探讨旅游扶贫对于居民的饮水、交通需求满足等[5]。León Y M对多米尼加沿海地区进行社区调研,分析影响旅游扶贫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语言、年龄、旅游线路的设计等[6]。
国内旅游扶贫绩效的研究主要围绕经济绩效、生态环境绩效、社会文化绩效三个方面展开。在经济绩效研究方面,何昭丽等从繁荣地方经济、提供广泛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的可持续生机等方面分析了旅游扶贫具有很好的乘数效应[7]。陈灿平指出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8]。卢小丽等认为扶贫绩效源于旅游业对城市化的产业带动[9]。赵桅基于中国丽江和法国里昂老区的比较,透视遗产地旅游商业经济绩效发展态势[10]。在旅游扶贫的生态绩效研究方面,熊国保认为必须加大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开展生态扶贫,不断完善旅游地的基础设施[11]。但是杨慧敏等认为旅游扶贫使贫困地区从生态贫困走向生态旅游致富,但是也带来土地退化、观赏性植物资源枯竭新的生态环境问题[12]。韩喜平等认为旅游扶贫开发加强了对农村的基本农田、水利设施、非旅游道路等资源的掠夺,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13]。在旅游扶贫的社会文化绩效研究方面,张晓明等认为旅游扶贫对当地居民的文化交流、传统文化复兴、思想素质的提高、科技教育水平的提升等具有促进作用[14]。杨建等认为精准扶贫的全速推进,可以有效促进农村青年人返乡就业,有效解决农村老人与留守儿童的问题,保持贫困地区的社会稳定[15]。近年来定量研究成为旅游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有关学者在精准扶贫战略中探索旅游扶贫的定量绩效,如陈绪敖对秦巴山区开展旅游扶贫与生态绩效的互动研究[16],赵曦等运用博弈论探讨旅游扶贫绩效的精准脱贫机制[17]。本文以郝堂村作为研究对象,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游扶贫绩效进行进一步深入探讨,以期对贫困山区旅游扶贫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郝堂村是豫南大别山贫困山区的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面积约20.7平方公里,共有18个村民组,620户,2300人,大部分村民常年外出打工,2011 年郝堂村人均收入四千多元。 2011年郝堂村开始探索乡村旅游建设,2013年分别被住建部列入全国第一批12个“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名单,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乡村。郝堂村以乡村旅游为产业引导,有效带动郝堂村茶叶、板栗、莲藕的销售,2014 年人均收入达到八千元。目前,郝堂村已经通过旅游产业扶贫实现了精准脱贫。
本研究采用入户深度访谈、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郝堂村居民进行调查,围绕旅游扶贫的经济绩效、生态绩效、社会文化绩效这三大主题进行深度调研。入户访谈主要集中在2015年7月10日至7月15日,分五次共计对近300名当地居民开展面对面访谈,主要围绕近五年来旅游业发展对郝堂村的经济收入、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习俗的影响等开展访谈,获得访谈资料近二百份,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测量村民对旅游扶贫的经济绩效的感知,运用里克特量表,对每一选项设置5点赋值,即“差、较差、一般、好、很好”,分别赋值为1-5;第二部分测量村民对旅游扶贫的生态环境绩效的感知,运用里克特量表,对每一选项设置5点赋值,即“没有影响、不严重、一般、严重、非常严重”,分别赋值为1-5;第三部分测量村民对旅游扶贫的社会文化绩效的感知,运用里克特量表,对每一选项设置5点赋值,即“没有影响、不严重、一般、严重、非常严重”,分别赋值为1-5。
(二) 样本分析
表1 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问卷调查于 2015年7月20日至 7月 25日进行,在郝堂村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280份,回收率为 93.3%,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 262份,有效率为 93.6%。问卷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完成,对于不能独立完成调查问卷的居民,通过一对一交谈,协助其完成调查问卷,由此获得更多的补充信息和修正信息,提高了问卷的可信度。在回收的有效样本中,性别比例女性略大于男性,女性占59.9%,男性占40.1%,女性多于男性,郝堂村女性从事农家乐、旅游商品的从业者较多。以30-39岁和40-49岁两个年龄段的居多,合计比例达62.7%。月收入以3000-5000元和5000元以上两个层次较多,合计比例达59.1%。中专及高中学历的较多,合计比例达70.6%。从事旅游业1-3年和4-5年的较多,合计比例达71.3%(见表1)。
(三)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旅游扶贫是一项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文化繁荣等多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其目的是促进旅游业与经济、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因此本研究对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的筛选遵循“系统、科学、规范、可操作”的原则,在对郝堂村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科学的划分标准对旅游扶贫绩效的评价指标进行系统、科学的分类,运用专家咨询法构建旅游扶贫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邀请相关高校、旅游管理者共计30名专家学者,运用函询和访谈的方式,对初步入选的35项指标进行第一轮甄别,保证指标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专业性。其次,将筛选结果再次反馈给专家,并引入10名郝堂村的旅游从业者参与指标甄别与筛选,保证指标的可操作性。最后,通过匿名函询的方式,多轮征询专家的意见,最终构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是本指标体系的最终评价结果,即旅游扶贫绩效(P)=旅游扶贫经济绩效D1+旅游扶贫生态绩效D2+旅游扶贫社会文化绩效D3。准则层包括旅游扶贫经济绩效、旅游扶贫生态绩效、旅游扶贫社会文化绩效三个子系统。指标层是各子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十七项重要指标(见表2)。
表2 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四)评价方法及步骤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教授萨蒂在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16]。在解决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决策问题时,通过将相关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分层次,并对每一个层次运用数学方法确定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重系数,在针对实际情况做出模糊评价,是解决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的简便决策方法。其评价步骤如下[16]。
1.确定目标和评价因素
扶贫目标和评价因素可用公式:
2.选择适度元素构造评价对象判断矩阵A
表3 因子相对重要性标度
3.计算拟考察因素判断矩阵特征根及特征向量
4. 指标标准化处理
5.依据相对重要性估值,对考察因素进行次层次单排序
首先,依据调查所得原始数据构造的判断矩阵,计算拟考察因素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其次,对所得特征向量进行标准化处理,探寻相应特征向量的分量ωi。最后,以ωi作为拟考察元素排序的权重值。为保证所求判断数据的准确性,利用公式:RD=ID/IR,ID=(λmax-n/(n-1)对相应ωi进行一致性检验,以消除对旅游业评价的主客观上的差异性所带来的误差影响。其中,RD为ωi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一致性比率,ID为ωi优化后一致性指标,IR为初始ωi随机一致性指标,其取值范围(见表4);λmax为原始数据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 为拟考察成对比较因子的数量。一般来说,以0.10作为满意一致性临界值,RD< 0.10说明判断矩阵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而RD≥0.10 时,需要对判断矩阵再以上述优化步骤进行调整,直至实现RD< 0.10。
表4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IR的取值
6. 最高层次总排序
通过计算次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次(总目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权重值,并依据所求数据进行次层次因素排序,此过程与次层次单排序计算过程相同。
7.依据所求拟考察因素影响权重进行综合评价
表5 旅游扶贫绩效的评价标准
三、贫困山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以郝堂村为例
(一)研究区概况
大别山区是集中连片贫困山区,也是革命老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扶贫攻坚任务重。郝堂村是信阳市平桥区东南部的贫困山区村,近年来,郝堂村以“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契机,以实施“郝堂·茶人家”可持续发展实验村项目为试点,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绿园生态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依托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优势,整修古茶园3000亩,种植紫云英3000亩、香莲120亩,开办各具特色的农家乐、茶社、客栈等20余家,是一个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茶事体验,健身骑行于一体的旅游休闲村。
表6 郝堂村的旅游景点一览表
资料来源:根据实地调研整理。
(二)旅游扶贫绩效的综合判断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郝堂村近五年旅游扶贫绩效进行纵向综合评价,可以算出准则层(D)的评价结果和目标层(P)的评价结果(见表7)。
表7 2010-2014年郝堂村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结果
(三) 山区旅游六要素扶贫绩效评价结果比较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郝堂村2014年旅游六要素(游、食、住、行、购、娱)的扶贫绩效进行横向综合评价, 可以算出准则层(D)的评价结果和目标层(P)的评价结果(见表8)。
表8 2014年郝堂村旅游六要素的扶贫绩效评价结果
(四)结果分析
从时间序列的纵向评价结果来看,2011—2014年目标层的综合评价结果分别为89.6%、93.3%、93.8%、101.4%、104.9%,对照旅游扶贫绩效的评价标准,郝堂村旅游扶贫总体绩效处于“很好”水平;其中以2010年作为基准来进行对比分析,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出2011-2014年郝堂村的旅游扶贫综合绩效持续快速增长,增长率分别为4.0%、4.6%、13.1%、17.0%。从准则层2010-2014时间数列纵向的评价结果来看,旅游扶贫经济绩效分别为25.0%、28.0%、39.7%、50.1%、48.1%,旅游扶贫经济绩效显著并持续上升;旅游扶贫生态绩效分别为39.0%、35.10%、32.30%、40.0%、37.1%,旅游扶贫生态绩效比较显著,但是在36.6%的平均水平徘徊;旅游扶贫社会文化绩效分别为25.6%、30.1%、21.8%、11.2%、19.7%,旅游扶贫社会文化扶贫绩效一般,并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明显。评价结果显示:郝堂村旅游扶贫的经济绩效优秀,村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高,村民收入持续增长;旅游扶贫的生态绩效良好,但是随着郝堂村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增长,生态绩效有降低的风险;旅游扶贫的社会文化绩效较差,说明郝堂村的社会文化保护与传承不够,存在社会文化异化、商业化的风险。
从产业要素横向评价结果来看,2014年郝堂村旅游六要素即“游、食、住、行、购、娱”旅游扶贫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分别为75.8%、88.5%、30.0%、50.6%、34.0%、23.4%,对照旅游扶贫绩效的评价标准,“食”的扶贫绩效处于“较好”水平,“游”的扶贫绩效处于“一般”水平,“住、行、购、娱”的扶贫绩效处于“很差”水平;其中以“游”作为基准来进行对比分析,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出“食”的扶贫绩效高出“游”16.5个百分点,“住、行、购、娱”分别低于“游”60.4、33.2、55.1、69.1个百分点。该评价结果与本研究的调研结果基本吻合,即郝堂村的旅游发展是以“食”(农家乐)为主导,以“游”为特色,而“住、行、购、娱”等旅游要素发展不足。
四、结论
从纵向的时间序列评价结果来看,2011-2014年郝堂村旅游扶贫总体绩效处于“很好”水平;从产业要素横向评价结果来看,2014年郝堂村旅游六要素“游、食、住、行、购、娱”的扶贫绩效评价结果显示,“食”的处于“较好”水平,“游”的扶贫绩效处于“一般”水平,“住、行、购、娱”的扶贫绩效处于“很差”水平。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旅游扶贫的绩效水平。
其一,加快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郝堂村的乡村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本研究的调研结果显示,郝堂村乡村旅游发展的盲目性、自发性特征比较突出。因此需要编制郝堂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适度控制旅游六要素中“食”的发展规模,在“住、行、购、娱”等方面加大开发力度,发展以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引领的乡村旅游,构建自然景观生态旅游区,使生态绩效、经济绩效、社会文化绩效三效合一,全方位推进贫困地区旅游产业扶贫和精准脱贫绩效[17]。
其二,防范过度旅游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郝堂村依托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优势,开办农家乐、茶社、客栈,发展以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引领的近郊乡村旅游。但是随着郝堂村村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日益增强,旺季日均接待游客上万人,旅游开发强度日益加大,生态环境压力与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环境保护制度,依据贫困村的环境综合治理的需要,针对主要的环境因子(空气、水、土壤、植被)制定详细的保护措施,防范过度旅游开发带来的生态风险,避免生态返贫。
其三,加强对旅游扶贫山区的社会文化传承与保护。旅游开发是双刃剑,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贫困地区居民急于摆脱贫困愿望的双重作用下,旅游扶贫也带来了地方传统文化的变异与扭曲,甚至还会产生犯罪、赌博等负面效应。因此,在做好旅游扶贫的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地区传统社会文化的传承保护。科学的旅游扶贫可以使贫困地区的传统社会文化复兴,打破贫困地区封闭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推动当地的文明进程。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EB/OL] .(2014-01-25)[2016-02-24].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580976.htm.
[2]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工程规划(2014—2020)[EB/OL] .(2014-10-31)[2016-02-24].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4/11/26/010509716.shtml.
[3]Muchapondwa E,Stage J.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tourism in Bo-tswana, Namibia and South Africa: Is Poverty Subsiding?[J]. Natu-ral Resources Forum, 2013(2).
[4]Lepp A.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in Bigodi Village,Uganda[J]. Tourism Management, 2007(3).
[5]Mensah E A, Amuquandoh F E. Poverty reduction through tourism:Residents’ perspectives[J]. 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Research,2010(spring).
[6]León Y M. 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rural livelihoods in the Domin-ican Republic’s Coastal Areas[J].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07(2).
[7]何昭丽,孙慧.旅游对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分析——以吐鲁番葡萄沟景区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8]陈灿平.集中连片民族特困地区的农业商品化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1).
[9]卢小丽,李彩云.乡村旅游地旅游发展与其城市化互动关系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10]赵桅.遗产地旅游商业化比较研究——以中国丽江古城和法国里昂老城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
[11]熊国保.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对员工绩效的影响——以关系质量和工作投入为中介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5(1).
[12]杨慧敏,罗庆,许家伟.中国农村贫困的动态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HNS数据[J].经济经纬,2016(5).
[13]韩喜平,金运.二元结构下农田水利建设投融资体系构建[J].理论探讨,2015(3).
[14]张晓明,张辉,魏伟新. 基于旅游扶贫战略的效应分析及创新对策研究—以星子县为例[J]. 生态经济,2010(5).
[15]杨建,韩宗伟,张翊红.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和推进策略[J].云南社会科学,2016(6).
[16]陈绪敖.秦巴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精准扶贫互动发展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6(6).
[17]赵曦,赵朋飞.我国农村精准扶贫机制构建研究[J].经济纵横,2016(7).
[责任编辑 陈浩天]
10.16366/j.cnki.1000-2359.2017.04.010
吴国琴(1974—),女,河南商城人,信阳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发展相关研究。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BJJ048);教育厅社科应用研究重大项目(2017-YYZD-17)
F590.3
A
1000-2359(2017)04-0063-06
2016-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