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乡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的实证研究
——以郭亮村为例
2017-07-24陶玉霞
陶 玉 霞
(河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传统乡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的实证研究
——以郭亮村为例
陶 玉 霞
(河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乡村具有多重根性意象的认知和体验价值。乡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是评价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指标,依托乡村根性意象价值指向建构认知模型和旅游感知分析框架,通过郭亮村实地调研对假设进行验证。郭亮村在传统景观意象方面呈现“较好”,但基于土地意象根性价值的农业、劳动、乡民意象呈现效果“较差”。游客对乡村根性意象评价远远低于乡村整体印象评价,其整体印象与传统景观意象感知效果一致。旅游发展中乡村根性意象的保持与建构情况决定着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成败,乡村旅游开展必须在乡民、农业、劳动等根性意象营造方面加以关照。
传统乡村;根性诉求;根性意象;旅游感知;郭亮村
目前,旅游市场开发是国家精准扶贫战略重点关注的领域,乡村根性意象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研究不可逾越的关键词[1]。通过游客乡村根性意象的价值认知和根性意象感知评价情况调研,分析传统村落在乡村根性意象潜在价值挖掘的差距。因此,要实现精准旅游脱贫,需要进一步阐释传统乡村根性意象形成的原因和机理,厘清根性意象的旅游认知在乡村旅游市场培育中的作用。
一、乡村旅游根性意象研究的提出
(一)乡村旅游根性意象研究
近年来,在乡村旅游动力机制研究中,乡村旅游的研究大多聚焦于产业产业发展、区域特色扶贫、旅游开发扶贫等多个视角开展研究[2-6]。学者基本遵循推—拉理论来构建动力机制系统模型,其中外因推力因素在学界基本取得共识,然而,内因的核心拉力因素——乡村根性尚未得到足够重视[7]。“乡村性”是学界公认的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它恰恰指向乡村旅游的根性认知。而乡村意象的研究主要源于对田园诗歌、乡土文学等研究。田园诗歌的研究主要从书写内容和书写传统的传承与流变探讨乡村价值的意象塑造。这些研究成果为理解乡村意象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视角和方法[8]。同时,乡村诉求原动力的“乡村意象”多从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维度将其分解为各种旅游要素形象,随后“乡村意象”在旅游景观开发研究中得到重视,但乡村意象只是被理解为比较笼统的乡村形象[9]。从本质上看,乡村旅游兴起之前的近现代乡土文学与寻根文学的基本主题都是寻根——对根性文化与生命的努力回溯,这些文本对乡村旅游意象的形塑播撒下了思想的种子。因此,一旦遭遇合适的机遇,就会引起引发民众的寻根旅游热[10]。但是,目前民众主要关注姓氏宗族的寻根,缺少对乡村寻根旅游的全方位策划。同时,学界也缺少对乡村意象的内涵的系统梳理,对乡村旅游的根性意象鲜有学术阐释和实证研究。
(二)乡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问题的提出
“乡村性”是乡村本质的规定性,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诉求。农业生产是乡村的首要功能,它维系着人类生命的存续绵延。乡民在农业生产劳动中建立了协作劳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乡村文化心理和社会结构。乡村是人类生存生活的空间,这一社会结构维系了传统旅游的乡村性特征。人类长期的发展中,以人地关系及为基底的社会结构正在成长为一种根性心理认知。根性意象是孕育生命、文化、身份认同的根基所在,并在人类心理审美的积淀中慢慢成长为乡村意象的本质意涵。农业生产生活性是乡村恒远根性特质的表述,具体体现为乡村生命之根、文化之根、身份之根等根性意涵[11]。
乡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即人们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对乡村意象根性价值的感知和体悟,是对乡村世界的个性化重构。对事物感知的层次既源于事物本身的特质和文化象征意义,又受制于主体自身的阅历和经验。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大多数乡村都经过专门的旅游规划设计与宣传。乡村根性意象在景观设计师和大众媒体等主体的传播中逐渐被扭曲为一种“伪乡村”意象。同时,由于乡村意象的开放性召唤结构特征,加之现代性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浸染,乡村游客根性诉求逐渐被异化。
从理论上讲,乡村根性认知意象是民众心中潜意识的激发与萌动。从实践来看,乡村旅游开发中乡村根性意象的设计直接影响游客乡村根性价值感知的深刻性。因此,乡村根性意象的旅游感知情况成为衡量旅游乡村“乡村性”保持度的核心指标。通过对乡村根性意象内涵的阐释梳理,对游客乡村根性意象的价值指向和根性意象感知进行评价,透视村落在乡村根性意象层面的价值,并阐释其原因和机理,是研究乡村旅游开发和市场培育的基础。
二、乡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分析框架构建
近现代乡土文学、寻根文学文本塑造的乡村意象远不是旅游形象,乡村根性在文本书写中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指向,意即我们所谓的生命之根、身份之根、文化之根等一系列价值意象的载体[12]。因此,乡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分析框架主要以中国田园诗歌为文献梳理基础。
(一)乡村根性意象在田园诗歌中的呈现类型
乡村根性价值载体可以从土地意象、农业意向、劳动意向、村落意向、乡民意向、传统景观意向等六个侧面来呈现。
1.土地与农业意象
乡土大地自古是人类赖以生存、民族得以承续的载体和家园,更是漂泊者寻求母性慰藉的故乡。土地在人们心中意味着生命之根、财富之根、价值之根、信仰之根、身份之根、心灵之根等。同时,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古老最恒久的产业,可谓生命之根、价值之根、财富之根。同时,在农业生产中逐步生成人与自然的同构关系是最理想的生态文明形态和生态理念之根。
2.劳动与村落意象
劳动之于人类的意义最初在其手段性,进而在劳动对象中直观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并在劳动中建构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系统[13]。威廉·配第认为社会财富的真正来源是土地和劳动[14]。同时,村落是自农耕文明以来人类居住、生活的基本聚居形式。在农耕文明为主体的中国,村落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生存发展的主要空间。传统乡土社会是华夏文化之根和信仰之根。村落意象经历时光与风雨的打磨,承载了世代国人特有的精神寄托和历史记忆,融入了我们关于先祖、信念、希冀等这一心灵家园的全部理解与想象。
3.乡民与传统景观意象
传统乡村景观是田园诗歌的经典意象所在,乡民是乡村的缔造者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在历史承传的积淀中,乡民和传统景观意象已悄悄成长为一种家园意象,蕴藉着家园故土的原始和本真。因此,家园意味着乡土与耕作、村落与传统。乡民与传统景观有可称之为是生命之根、身份之根、财富之根、价值之根、信仰之根。
(二)乡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分析模型构建
根据乡村根性价值在乡土文学中的意象呈现,结合每一种意象载体蕴含的价值指向,绘制乡村根性意象价值指向认知模型(如图1)。土地意象是基础,劳动是扎根土地的农业劳动,村落意象基于乡土农业劳动意象并适应其结构而建,乡民则是村落乡土农业耕作的主体。传统景观意象是乡村元素意象的局部组合,并能够代表传统乡村整体意象和属性。根据乡村根性元素意象的特征和属性,本文梳理出乡村意象七项根性价值。其中,土地是其中价值指向最丰富的意象,身份之根与文化之根是每项乡村意象都具有的根属性,生命之根是乡村物质性意象均具有的属性,乡民意象则是身份之根与文化之根的创造者与传承载体。可见,建立在土地基础上的农业劳动、乡土村落、乡民是乡村意象的核心要素。而生命之根、身份之根、文化之根又是乡村意象最重要的根性价值指向,而心灵之根则是乡村旅游最核心的价值诉求。
意象与指向生命之根价值之根财富之根信仰之根身份之根心灵之根文化之根生态之根土地意象●●●●●●●●农业意象●●●●●●●劳动意象●●●●●●村落意象●●●●●●乡民意象●●传统景观意象●●●●
图1 乡村根性意象价值指向认知模型
通过统计游客对各乡村根性意象价值指向的选择对假设模型(图1)进行证伪。这一假设模型只反映游客对传统乡村根性意象价值的认知情况,并不展现旅游乡村根性意象当下实际情况。游客的旅游感知还要通过游客对目的地乡村诸多根性意象呈现的印象评价情况来反馈。基于此,绘制乡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矩阵模型(如图2)。通过游客的感知评价,能够把握旅游目的地乡村在乡村意象保持与塑造方面的工作成效,并就具体问题进行深度分析,为进一步的旅游规划与开发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三、郭亮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实证调研
(一)调研设计
1.样本选取
郭亮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西北60公里南太行段深山海拔1672米的悬崖上,村落坐东面西依山势而建,大多数民居为三合院平民石屋,整个村落呈半圆轮廓顺山势铺开,错落有致,蜿蜒山径连户通衢,形成富于空间变化的独特聚落景观。郭亮村形成于东汉末期,目前建有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壁挂公路郭亮洞。郭亮以其村落的古朴与闲适,太行的幽深与雄浑,亮洞的险峻与粗犷而著名。电影《举起手来》、《清凉寺钟声》等40余部影片均拍摄于此,大批中外游客慕名而来。郭亮村现有86户村民,村民平时耕种梯田、采山货为生。政府开展旅游开发以来,年轻人多外出务工,旅游旺季95%以上留守农户依靠旅游服务和第三产业为主要收入。目前郭亮村年游客量120万人左右,旺季周末日接待游客25000余人,是集旅游、度假、写生、影视拍摄于一体的著名乡村旅游地。
为验证乡村根性意象价值指向认知模型的科学性,探讨其旅游认知与感知实际情况,2016年4月28日至5月9日,以河南新乡市郭亮村游客和当地居民为调研对象,采用实地调查 (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方法,针对游客的乡村意象七类根性认知与六类意象感知评价进行了实地调研。郭亮村属于华中深山区中小城市辐射的边远传统村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成熟,具有抽样典型性。课题组采取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式,按照年龄特征将游客分为青年(15-29岁)、中年(30-50岁)、老年(51岁以上)三个层次随机发放。本次调研在旅游旺季,游客较多,共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向青年游客发放300份,中年游客发放400份,老年游客发放300份。
2.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针对乡村根性意象六个类型的七项价值指向设计了6个问题(每类意象价值指向添加了一个“其他”选项备游客选择);二是乡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调查表如表2(为方便对照分析,意象项目添加了整体印象一项);三是常规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因素及旅游经历,乡村旅游认知、信息获取途径、体验满意度、旅游产品开发问卷共计16个问题,一般在3-5分钟答完。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主要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济水平和不同旅游经验的游客对乡村意象的根性价值认知情况、对郭亮村六类根性意象的感知评价情况。
(二)调研结果
本次调研回收问卷947 份, 删除无效问卷, 得到有效问卷918 份,有效率为91.8%。同时,我们对景区随机选择10名中老年游客与10名60岁左右的当地居民做了深入访谈,以资对照分析。通过统计分析与比较整理,在价值指向认知选择方面,98.6%的游客选择了本文乡村意象价值指向认知模型中设计的七项范围中的指向,1.4%的游客选择了“其他”指向。在七项指向范围内的选择与本文假设模型稍有出入。一是有0.5%的游客选择了假设中没有认定的指向。二是在假设认定指向中,有3项认定项选择率不足30%,占总认定项(33项)的9.0%。6项认定项选择率在31-70%之间,占总认定项的18.2%。24项认定项选择率为71%以上,占总认定项的72.7%,其中20项认定项选择率100%,占总认定项的60.6%(见表1)。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本文构建的乡村意象价值认知模型对乡村游客乡村价值认知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解释力。从游客对假设认定项选择率可以看出,乡村意象的价值尚未被所有游客所认同。
表1 游客乡村根性意象价值指向认知分布情况
注:●选择率100% ○选择率71%-99% ☆选择率31%-70% □选择率0-30% △为非原假设认定项
郭亮村乡村根性意象感知评价结果显示(见表2),各项平均值中,“完美呈现”占7.3%,“很好呈现”占19.9%,“一般呈现”占33.8%,“呈现较差”占29.9%,“呈现很差”占10.1%。从整体印象看,1.6%的游客评价为“完美”,58.9%的游客评价“比较好”,29.7%的游客评价“一般”,6.2%的游客评价“较差”,3.6%的游客评价“很差”。两相比较,各项平均值与整体印象评价差别很大,可见游客对旅游乡村整体印象评价并不完全来自根性意象,根性意象评价要远远低于整体印象评价,其“完美”与“很好”呈现率(60.5%)与传统景观意象(60.6%)一致,这表明郭亮在乡村根性意象呈现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其中传统景观意象的评价“很好”,土地意象呈现效果“较好”,村落意象呈现效果“一般”,乡民意象呈现效果“较”差,劳动意象和农业意象呈现效果“最”差。
表2 郭亮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情况(单位:%)
四、乡村根性意象感知现象学诠释
游客乡村根性意象价值认知的多样化,既有旅游产业结构和市场发育的原因,也有游客自身根性意象感知弱化的因素。需要从时代背景、意识形态、语言建构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和机理,提升乡村热旅游的绩效水平。
1.乡村意象感知多样化原理
召唤结构理论认为,艺术作品是一个布满了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开放性机制结构——召唤结构,它随时召唤着接受者能动参与其中,通过想象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作品,从而完成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15]。乡村根性意象正是这样一种召唤结构,它通过乡村实景营造的旅游场景与其符号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召唤、激发游客前往,基于时空与心境转换达到建立心理距离的目标,从而将乡村生产生活时空转换为审美时空,通过个人的体验建构达成乡村意象无限可能性意义的实现。因此在不同阅历、思维逻辑和价值取向的游客眼里,乡村根性意象不同的价值呈现的隐显强弱程度不同,游客对乡村元素意象呈现效果的预期也各有不同。因此,乡村意象的召唤结构特征是形成乡村意象感知多样化的结构性原理。
2.乡村根性意象感知弱化现象学诠释
诠释学主要遵循“它究竟在说什么、它想要说什么、它能够说什么、它应该说什么”这一原则与步骤来探讨阐释社会现象[16],我们依此来阐释乡村根性意象感知弱化现象。
首先,郭亮乡村根性意象以古朴的传统村落、幽静的自然环境优先表达了传统乡村景观的可赏性,但民居成为景观摆设,梯田与传统农业劳动因比较收益低而被废弃,乡民异化为旅游服务人员,传统农民的质朴真诚和勤劳善良、农业劳动和古朴村落等心灵、信仰与文化之根的价值不能很好呈现。郭亮村只是给游客呈现了一个半传统乡村型观光景区。
其次,根性意象的塑造主要源于规划设计者的认知,他们主要是想给游客一个自然风景清凉幽静,有古村落遗存、适宜周末放松休闲的“农家乐”目的地,当地居民则是想从中获取经济收益。因此,关于土地、农业、劳动、乡民优良传统风尚等富于价值观、财富观、生命观、家园感的要素意象被解构和扭曲。餐饮住宿业经营、旅游购物品销售、联排农家旅馆……郭亮不再是生产生活的乡村,已经成功转变为旅游规划预期的乡村型旅游目的地。
第三,本文构建的乡村根性意象价值指向认知模型在实地调研中得到验证,这说明乡村具有生命之根、价值之根、财富之根、信仰之根、身份之根、心灵之根、文化之根、生态之根等认知和体验价值。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在乡村社会里,比较稳固地生长传承着一整套意识逻辑与伦理价值体系,“新中国的嫩芽必须从旧中国的老根——乡村中长出来”[17],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基所在,这正是20世纪初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等著名“乡村建设”学者在践行中国发展途径时将视线投向乡村的思想基础,也是人们回望传统时映入脑海的首先是乡村田园的原因。
本文选取样本为豫北中小城市辐射的深山区传统村落,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客源主要集中在所在市及其周边,游客在乡村根性意象认知与感知效果等方面受目的地客观条件及客源受自身文化、经济、经验等价值取向的限制。因此,调研结果可能不适用于概括其他类型旅游乡村根性意象的呈现情况。同时,处于都市游憩带的乡村由于受城市化影响较大,客源市场对这些区域的乡村认知与价值取向可能已远离根性指向,本研究结果也不适用于城市游憩带旅游乡村的评价。但郭亮村从根本上来说属于传统乡村,具备传统乡村的所有根性特征,因此本文构建的乡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分析框架可以适用于任何传统乡村。
[1]李延.精准扶贫绩效考核机制的现实难点与应对[J].青海社会科学,2016(3).
[2]张机.民族乡村旅游中文化展演的传统性与商业化冲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3]赖斌,杨丽娟,李凌峰.精准扶贫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民宿特色旅游村镇建设研究——基于稻城县香格里拉镇的调研[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12).
[4]李天芳.基于产业耦合理论的我国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协调发展研究[J].理论探讨,2016(3).
[5]马勇,刘军.区域城镇化进程与旅游产业效率关系研究[J].湖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9).
[6]桂榕.作为旅游景观的民族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利用效果评价——以云南民族村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15(1).
[7]陶玉霞.乡村旅游根性意涵的社会调适与价值重建研究[J].人文地理,2015(5).
[8]陶玉霞.乡村旅游需求机制与诉求异化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5(7).
[9]郑文俊.旅游视角下乡村景观吸引力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83.
[10]邓辉.“智慧旅游”认知重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11]Sharpley R.Tourism,Tourists & Society[M].Huntingdon:Cambridgeshire,1994:78-79.
[12]陶玉霞.论乡村旅游形象的结构生成及其历时性建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5).
[13]宋增伟,李国涛.制度正义与人性缺陷[J].管理学刊,2016(6).
[14]威廉·配第.赋税论[M].邱霞,原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1-23.
[15]Wolfgang Iser.Die appellstruktur der texte[A].Rainer Warning.Reception Aesthetics:Theory and Practice[C].Munich:Finkpress,1970:238-239.
[16]Werner J. Dannhauser. Nietzsche’s View of Socrates[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4:13-21.
[17]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1.
[18]赵丽霞.从旅游学角度论则天朝的宴游诗歌[J].河南社会科学,2015(6).
[责任编辑 陈浩天]
10.16366/j.cnki.1000-2359.2017.04.011
陶玉霞(1972—),女,河南浚县人,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相关研究。
国家旅游局规划项目(13TAAG015);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
F590.3
A
1000-2359(2017)04-0069-05
20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