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如何处置不良
2017-07-24熊启跃编辑王莉
文/熊启跃 编辑/王莉
Review 点评
银行业如何处置不良
文/熊启跃 编辑/王莉
熊启跃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银行业资产质量关系到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和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解决不良贷款问题,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厘清不良贷款的风险底数。国际机构对我国不良贷款率的测算显著高于监管部门提供的数据。一些证据表明,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可能存在“低估”:2012—2016年,国际大型银行(这里的国际大型银行是指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去除中资银行、投资银行以及业务功能较为特殊的银行后剩余的20家银行,包括花旗集团、摩根大通、三菱日联金融集团、ING集团等)平均市值/拨备前利润之比为5.59倍,而同期16家中资上市银行仅为3.66倍。市场投资者对于潜在不良贷款的担心是造成中外银行估值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2015年,A股利息保障倍数低于1的非金融企业占比已达16%,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的偿债压力较大。2012—2016年,上市银行关注类贷款由1.04万亿元上升至2.33万亿元,升幅达124%;2016年末,16家A股上市银行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高达201.2%,显著高于国际大型银行不足100%的平均水平。除贷款外,银行其他债权的信用风险同样值得关注。
据测算,2016年底,上市银行信用债规模在9.5万亿元左右,表外理财对接的信用债和非标资产规模超过11万亿元。如果2A以下作为“问题”债权,那么银行持有的“问题”债权占比为3.14%,风险不容忽视。当前,银行体系需要全面厘清不良贷款的真实状况,这是应对外界质疑、增强市场信心、处置和化解不良贷款问题的基础。
二是关注不良贷款的变动趋势。2016年以来,从银行估值与盈利偏差、非金融企业利息保障倍数,以及“不良+关注类”贷款占比的变动趋势看,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趋势有所放缓,部分银行的资产质量出现改善。
尽管如此,对不良贷款走势仍应保持谨慎态度。2017年,中国经济触底回升的态势并不牢固,经济增长“前高后低”的预期不断形成,因此,下半年随着经济增速趋缓,不良贷款压力或有所反弹。不良贷款是“事后”指标,它是实质性风险发生后给出的风险判定,不具有预测效果。鉴此,对于银行风险趋势的判断,还需要一套前瞻性指标,仅通过官方公布的不良贷款比率是不够的。
三是优化不良贷款的处置策略。不良贷款的化解和处置是系统工程,涉及金融系统的方方面面。其一,要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货币政策应整体保持平稳,维持稳定的货币信用环境;监管政策要体现逆周期思维,促进银行在经济下行周期实现风险、收益和流动性的平衡;财税政策应适当为银行“减负”,提高银行抵税拨备的比例,下调国有银行分红比例要求,做到“以丰补歉”;完善金融企业会计准则,减小会计制度产生的“亲周期”效应,更好地发挥宏观审慎功能。其二,采用多种渠道化解不良贷款:加大银行自主核销的力度,并通过完善各项制度,防控自主核销中的道德风险;鼓励资产管理公司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借用互联网平台,提升不良贷款的处置效率;可考虑推出不良贷款处置基金,加速不良贷款化解;有节奏地提高不良资产证券化规模。其三,要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吸收能力:完善不良贷款认定标准,引入统一、清晰的量化原则,缩减与国际同业不良贷款的认定差异,提升不良贷款数据的可信度;加大对新增不良债权的监控力度,引入“事前”风险监控指标;加强表外风险的监测,对于商业银行承担兑付义务的业务,应根据风险情况计提拨备和资本;加大资本筹集力度,探索发行永续债、可转股的二级资本工具、可减记优先股,以及TLAC资本工具,提升风险损失吸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