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经济的慢复苏与低增长

2017-07-24徐梅编辑张美思

中国外汇 2017年11期
关键词:日本经济

文/徐梅 编辑/张美思

日本经济的慢复苏与低增长

文/徐梅 编辑/张美思

日本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关键在于政府能否切实有效地推进国内改革;同时,也需要有效应对包括少子老龄化形势严峻、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国际市场复杂多变等几大问题。

2017年5月18日,日本内阁府公布日本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日本实际GDP环比增长0.5%,换算成年率为2.2%,高于市场预期,也是时隔11年来的连续第五个季度增长(见附图)。同日发表的2016年度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为1.3%,略好于上一年度,连续两个年度保持增长。这表明,日本经济正在温和复苏。那么,这种态势能否持续下去?宏观经济政策方向是否会发生变化?日本经济在中长期将呈何种走势?以下,笔者将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经济复苏缓慢亦动力不足

从经济数据看,日本经济整体呈现缓慢复苏的态势,但增长动力不足。

消费方面,受国内经济低迷、熊本突发地震、企业业绩欠佳、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有限等因素的影响,2016年日本内需总体疲弱,全年增长0.4%,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0.3%。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央行于2016年11月份再次表示,推迟原定于两年内实现2%通胀目标的计划。2017年一季度,伴随企业盈利增加、就业环境改善,日本民间消费增长0.4%,换算成年率为1.4%。内需对GDP的贡献度为0.4%,成为首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核心CPI于1月份由负转正,2月和3月分别上涨0.2%,通货紧缩状况有所改善。随着企业加薪趋缓、原油价格低位波动,内需和通缩能否持续向好仍有待于观察。这也是决定今后日本经济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

日本实际GDP连续五个季度增长

投资方面,2016年第三季度,特别是美国大选后,日本股市回升,日元兑美元汇率贬值,加之国内就业形势良好,企业业绩改善,投资领域出现向好势头。第四季度,企业设备投资环比增长率从-0.2%提高到1.9%,全年增长1.3%;民间住宅投资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大幅增长后,四季度回落到0.4%,全年增长5.6%。这主要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2020东京奥运会、赴日游客拉动旅游及商业设施修建等因素。2017年一季度,日本企业设备投资继续保持增长,但增幅收窄至0.2%;民间住宅投资因东京奥运会运动员村项目开工等原因而增长0.7%。

出口方面,2016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显露复苏态势,对提振日本出口产生了积极作用,11月份出口量一度创下两年来的高点,出口额跌幅也较10月份有所收窄;贸易收支因能源价格和进口额处于低位而连续三个月出现盈余,当年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好于内需。2017年一季度,由于日本对亚洲半导体、电子、汽车等相关产品及零部件的出口增长,带动了总出口环比上升2.1%,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增长,并与内需形成共促增长的局面。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进口增加、海外市场对一些产品的需求疲弱,一季度日本出口环比增幅收窄,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从0.4%降至0.1%。外需能否持续拉动日本经济增长,还将取决于特朗普政府对日政策、欧洲经济走势、中日经贸合作以及亚洲新兴市场等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

据日本内阁府的预测,2017年度日本实际GDP将增长1.5%,CPI上涨1.1%;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预测,2017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1.2%。可见,短期内日本难以达到经济实际增长2%的目标值。

安倍三大经济政策动向各异

2012年底安倍晋三再度出任日本首相后,即推出了所谓的“安倍经济学”,先后射出了“三支箭”:大胆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以结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增长战略。目前来看,货币政策的效果已日渐不如人意,财政政策或上升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日本刺激经济的主要手段,而长期的经济结构改革目前出现了一定的积极动向。

货币与财政政策短期起效

对于货币政策而言,包括负利率政策在内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已越来越不尽如人意,且后续的政策空间正在变小。市场开始猜测,日本是否会逐渐收紧货币政策。有分析人士认为,日本货币政策将会出现拐点,不排除2017年央行考虑小幅加息的可能性。但从目前形势来看,特朗普政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低位震荡,日元汇率波动频繁并于近期走高,日本经济复苏存在脆弱性,2%的通胀目标也远未达到。综合这些情况,笔者预计日本央行暂不会收紧宽松政策。

财政政策方面,2016年6月初,在外部形势复杂、国内经济复苏乏力、日元升值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决定将原定于2017年4月提高消费税到10%的计划推迟至2019年10月。此举意味着此前预期的岁末年初会出现的超前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消失。这也是日本政府在去年8月份下调当年经济增长预期的原因之一。但延迟增加消费税,有利于减少对2017年日本国内消费及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另外,2016年8月初,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28.1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规模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刺激方案中仅次于2008年和2009年经济对策。在此项计划中,13.5万亿日元的财政资金用于完善基础设施、支持育儿和中小企业、补贴低收入者、灾后重建等。据日本官方测算,该计划将拉动日本实际GDP增长1.3%,而民间机构的预测值大多在0.5%左右。面对特朗普当选总统后拟推出的大规模减税计划,以及美国步入加息周期等情况,相对于货币政策,财政措施或成为日本刺激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

可以说,安倍政府实施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短期内对日本经济会产生刺激效果,但无法解决结构性和经济可持续增长问题。日本央行一再推迟实现通胀目标的期限,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日本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效不佳。特别是在全球流动性宽松、油价处于低位的情况下,货币等宏观政策效果递减,对实体经济和物价的影响有限。

结构改革出现积极动向

安倍政府将经济长期增长的希望寄托在“第三支箭”——以结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增长战略上,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挖掘国内外劳动力资源,完善社会保障,应对少子老龄化社会;培育创新型人才及成长性产业,实施重点领域战略,创造新的富有增长潜力的市场;设立“国家战略特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激发地方和民间资本活力;推动农业领域改革,促进对外开放,扩大农产品出口;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扩大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拓展海外市场等。随着日本结构改革的进展,一些领域开始显现出积极动向。

第一,以往限制较严的劳动力等市场趋于松动。按照日本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和趋势,仅靠增加女性和老年人就业已无法填补劳动力缺口。安倍政府通过降低外国人准入门槛、重新审定外国人技能实习制度、延长在日滞留时间、改善外国高级专业人才在日的工作环境、扩大留学生规模等措施,增加引进外国劳动力。据厚生省统计,2014年,在日外国劳动力人数比2013年增加了7万人,达到78.8万人;2015年增至90.1万人;2016年首次突破100万人,劳动力市场开放的步伐有所加快。另外,电力、医疗等限制较严的领域,也出现松动迹象。

第二,女性就业率和社会地位提升。“安倍经济学”因主张扩大女性就业、提高管理层女性的任职比率而被戏称为“女性经济学”。为落实该政策主张,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增加幼儿园和保育员数量、改善和扩大护理设施、提高女性育儿休假津贴等,以减轻女性的负担。2014年,日本女性就业率创下63.6%的最高记录;2015年升至64.6%,与2001年相比增加7.6个百分点。同时,在民间部门管理层任职的女性所占比率也不断上升,2015年提高到8.7%,三年间增加了1.8个百分点;在内阁担任要职的女性也较以往增多,日本女性在职场和社会活动中日趋活跃。

第三,企业经营负担逐步减轻。为促进民间科技创新和投资热情,减少企业负担,安倍政府采取了深化规制改革、完善研发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降低企业法人税率、强化公司治理等措施。譬如,2016年度,日本企业法人税率从2014年度的34.6%降至30%以下,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再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实施放宽还贷限期等措施,使一些企业免于倒闭。这也是日本企业破产数量在2016年度创下近26年来新低的原因之一。破产企业减少,意味着失业人数减少,加之一些领域的劳动力供给不足,2017年2—3月,日本失业率已降至2.8%的较低水平,就业形势好转的趋势持续。

第四,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有所提高。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国内市场开放程度较低,是日本参与自由贸易区谈判及拓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一大障碍。安倍执政以后,提出将日本农业打造成“主动进攻型”产业,鼓励企业对农业相关领域扩大投资,增强经营者的自主性,推动大米、牛肉、乳制品等敏感领域的市场化进程,促进企业重组及产品多样化,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争取到2020年使农林水产品出口额扩大到1万亿日元。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近几年日本农林水产品出口额屡创新高,2016年达到7502亿日元,比2012年增长60%多。尽管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但日本为应对TPP而采取的有关农业改革措施不会发生变化。提高本国农业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将是今后日本农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持续增长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日本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关键在于政府能否切实有效地推进国内改革,同时也需要应对好以下几大课题。

其一,少子老龄化形势严峻。截至2015年10月1日,日本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占12.7%,为战后最低;65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6.7%,为全球最高。由于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步伐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日本在一些领域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现象。财务省的调查显示,日本约有六成企业存在人员短缺问题,尤以建筑、农业、医疗护理等领域突出。另据农林水产省公布的调查结果,日本农业人口已跌破200万人,比1990年减少约60%。不仅如此,少子老龄化还带来养老医疗支出的增加、居民收入增长滞缓、家庭储蓄减少、消费下降、科技创新能力减弱等问题。随着当今科技进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人开始重新审视人口结构变化及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管怎样,在人工智能尚未普及之前,劳动生产率的增速还难以抵消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二,财政赤字居高不下。维持财政收支健康平衡发展,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截至2016年12月末,由于建设磁悬浮中央新干线进行融资而发行国债、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保费增加等原因,日本政府债务余额比9月末增加3.85万亿日元,达到1066.42万亿日元,占GDP之比高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灾后重建、东京奥运会及基础设施建设、国防、育儿及农业补贴等方面对财政需求有增无减的情况下,日本要如期实现财政重建目标存在难度。

其三,国际市场复杂多变。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处于调整震荡中,外部风险日益增多。特朗普就任总统后,美国贸易保护趋势增强,美联储加息预期给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风险;欧洲经济虽缓慢复苏但仍存隐忧,英国启动脱欧进程恐难一帆风顺;中国等新兴市场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地缘局势动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频繁波动;被视为安全资产的日元,其汇率起伏不稳。这些因素,都会给日本对外贸易及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增添宏观调控的难度。

可见,要想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日本不仅需要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和扩大内需,改善国内投资环境,积极应对少子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财政重建的关系,而且也需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广泛参与全球经济的深层次合作。

中长期低增长但不失大国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底以来日本出现的两个动向,对其实现政府设定的经济目标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或会产生一定的正面作用。

一是日本开始采用联合国新的统计标准,将研发、专利使用费等支出视为投资而计入GDP。尽管统计标准的变化并未改变日本经济的实际状况,但有利于政府缩短GDP达到600万亿日元目标的进程。譬如,采用新标准后,2015年度日本名义GDP规模可提高6.3%,增至532万亿日元;而且,分母扩大还会稀释财政赤字占GDP之比,有利于缩短实现财政重建目标的进程。

二是日本国会通过了赌场合法化法案,为今后投资于赌场及相关设施扫除了障碍。预计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后,日本将建成第一家赌场。据日本大和综合研究所预测,如果日本开设三个赌场,每年净利润约为10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GDP的0.2%。而法国里昂证券公司等机构人士估测,日本赌场年收入约可达300亿美元,日本有可能取代新加坡而成为仅次于中国澳门的亚洲第二大博彩中心。赌场合法化法案的通过,有助于促进日本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带动民间住宅投资及餐饮、零售等服务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日本经济。

根据日本内阁府2017年1月底发布的中长期测算结果,在经济复苏的情况下,2015—2025年度,日本实际GDP年均增长率约为2%,最高可达到2.4%,到2020年将达到GDP目标值;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均涨幅约为1.6%,2018年度以后达到2%;失业率受人口少子老龄化等影响会处于2.9%—3.3%之间的较低水平。可见,今后日本经济将呈低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的发展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会失去经济大国的地位。无论在海外资产、个人金融资产、外汇及战略资源储备、研发投入、劳动力素质、海外营销网络方面,还是在新材料、新能源、资源再利用、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方面,日本都拥有雄厚的基础和实力,今后仍将是国际市场中较具竞争力的国家。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经济研究室主任

猜你喜欢

日本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黄金时代》日本版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