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课程资源,助力能力培养

2017-07-23何永梅

世界家苑 2017年5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能力培养

何永梅

摘要:小学中高年级部分课文后面编排的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其目的在于引导學生更加主动地了解和掌握与课文有关的信息和资料,丰富课文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资料袋;阅读链接;课程资源;能力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好“资料袋”和“阅读链接”这个课程资源,将会令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但怎么样做到充分运用好“资料袋”和“阅读链接”中的资料和信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却是我们每个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通过我多年的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积累和不断的思考总结,我认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才能充分高效地使用好“资料袋”和“阅读链接”,达到助力能力培养的真正目的。

一、把握特点,系统梳理——“用”之基础

1.把握特点

(1)形式多样,扩大阅读面

“资料袋”和“阅读链接”都是安排在课文的最后,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信息较为集中。它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从背景资料介绍、人物生平介绍、原著作品推荐、文本知识补充、同类资料拓展等五个维度进行设置,有文字信息,有图片的展示,有散文,有诗歌,有回忆录等等,与文本的整合解读配合得恰到好处,让“资料袋”和“阅读链接”不仅合理而有效地服务了文本解读,而且扩大了阅读面。

(2)贴近生活,突出阅读点

“资料袋”和“阅读链接”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其中对历史、动物、自然的介绍有5次,对作者人物介绍有7次,贴近生活,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热度,为学生深入学习文本提供了良好的辅助素材,学生在“资料袋”和“阅读链接”的帮助引领下抱着“有趣”、“想学”、“快学”的积极心态走进课文的学习。充分利用“资料袋”和“阅读链接”的内容来营造一个与所学课文内容相关的特定环境、时代氛围,突出阅读重点,把学生引入到这个感兴趣的情境当中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热度和激发学习潜能的效果。

(3)拓展延伸,拓宽阅读度

“资料袋”为学生提供相关语文材料,拓展阅读,感悟作者的创作心境和意图,深化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关注不同文章的表达方法,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语文智慧、人文精神、审美情趣、个l生风采,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凸显语文学习的价值。《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所以,高年段的“资料袋”和“阅读链接”非常重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不仅延展了学生学习的宽度,给学生提供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好素材,还拓宽了学生认知的深度和高度,将有限的课堂学习延伸到无限的生活空间。

2.正确分类

有效的运用“资料袋”和“阅读链接”,能帮助我们提高教学的效率。“资料袋”和“阅读链接”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篇幅精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范本,我们要把握教材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充分、灵活地运用教材资源。笔者对第三学段的“资料袋”和“阅读链接”进行了梳理,详见下图:

二、有机结合,丰富读法——“用”之效率

课后“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内容丰富多彩,对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在阅读学习“资料袋”和“阅读链接”时,不仅要读,更要做到与文本内容有机结合,适时读,在不同时机的阅读中,丰富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1.结合预习——尝试自我阅读

“资料袋”和“阅读链接”中的内容都是新课教学学习的极好材料,平时我布置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提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达到“课未始,情已人”的效果,提高预习质量和自我阅读能力。

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这是本单元“科学精神”的第一篇课文,学生在过去的语文学习和课外阅读中,已经了解了不少科学技术成就以及一些科学家的故事,教学中我就提出了这样的预习要求:1.初读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读阅读链接,了解居里夫人的事迹。3.初步理解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课一开始,同学们在阅读链接的引领下,就感受到居里夫人的“美丽”——内在美和外在美。“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也不光是她伟大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她的科学精神——对科学追求,为科学奉献终身,以及淡泊名利。所以,爱因斯坦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课后的阅读链接既引领了同学们的课前预习,又提高了预习质量。同时这个阅读链接《悼念玛丽·居里》也是课后第四题——“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一想,你体会到了什么,再简单写下来”的要求,既把链接内容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又把读写结合起来,体现了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要求。

由此可见,巧用课后“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可以充分唤起同学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课之前的预习,既提高了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同学们自我阅读的良好习惯。

2、插入教学——尝试多元阅读

(1)整合文本,体会画龙点睛

“资料袋”和“阅读链接”是课文学习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整合课堂,优化课堂结构,使教学内容更富有层次感,真情实感和生动性。巧妙穿插此教学环节,会对诠释课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的阅读体验更深刻。

《一夜的工作》一课,本课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主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学过程中就出现许多个l生化的感悟,有的学生着重感受到总理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有的学生着重感受到总理简朴的生活态度,有的学生着重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但在深入学习教材的时候,学生也提出了许多问题。例如:“作者仅仅亲眼目睹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为什么说总理的每一夜都是这样工作的?”“周总理为什么不先审阅作者带去的文件,而要让作者等了几乎一夜?”“总理为什么不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学生问了这些问题我没有敷衍、搪塞,而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多次运用课后“资料袋”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在课堂教学中,要找到关键点,然后解读好它,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课堂气氛自然会达到预期效果,此时才能自然而然地衔接好教学环节,使教学环节流畅、浑然一体。学生只有人情入境,才能激发对学习的热情与欲望,使之情不自禁的走人文本,做到融会贯通。

(2)用于补充,体会文尽其用

“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充分地体现了整合的课程理念,我把“资料袋”和“阅读链接”的使用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补充,学生的感情趋向热烈的时候,抓住时机充分利用好“资料袋”或者“阅读链接”,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填补空白,充实内容,做到文尽其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可以这么学习运用”、“也可以那样理解运用”。

教学《白杨》一课,文章中有一个片段: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颗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段话中,从“沉思”到“微笑”描写了爸爸的两次神情变化。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读阅读链接《帐篷》。读完学生更加明白:爸爸看到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由白杨树想到自己,想到千千万万个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战友。而他更多想到的是,子女在边疆的未来,他们能否传承白杨树的精神,也能成长为戈壁滩上的“白杨”。有的学生不止一次的读阅读链接《帐篷》,通过课后的阅读链接,学生豁然开朗,深深体会到老一辈边疆开拓者、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女”的博大情怀。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课后“资料袋”和“阅读链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引起共鸣,从而突破学习难点。对课文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有效补充,这些课后信息对学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本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3)提供交流,体会阅读空间

通过交流,学生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自身所储存的信息得到了增益性循环,渗透对比阅读、群文阅读,使学生对相关文章或书籍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通过鉴赏,对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了更深刻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开阔了视野,提升了鉴赏能力,体会了更大的阅读想象空间。另外,一些好的读书习惯、方法也可以得到张扬。这样的例子顺手拈来即是,从《伯牙绝弦》的课后“资料袋”学习到《列子》《吕氏春秋》的阅读;从《月光曲》的“课后资料袋”进一步了解广为流传的到《命运》《田园》等;从《景阳冈》的课后“资料袋”学习到《水浒传》的阅读等等,就好比是向学生打开了一扇门,门外,便是一片广阔的语文学习的新天地。

“资料袋”和“阅读链接”的呈现方式和用途都与课文的内容相关,有的成为课后思考练习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我们只有学会比较鉴赏,才能更好的体会它、把握它、运用它。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用”之目的

1.编制“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培养广泛阅读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怎样激活学生阅读兴奋点,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叶澜教授教曾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

我根据“资料袋”和“阅读链接”的不同类型,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如根据课文《北京的春节》的课后“阅读链接”的材料让学生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学习《七律·长征》我组织学生了解长征途中感人至深的故事,并在班级开展了故事会活动;还鼓励学生搜集毛泽东诗词进行阅读,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根据课文《草船借箭》《将相和》的课后资料,进行名著知识竞赛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提高了他们口语表达的能力。

从阅读一篇课内文章起步,可以延伸到阅读与其相关的一段历史、一本书、一批书,再去尝试品读书中的人物、情节,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提供阅读资源。学习完一篇课文之后,我让学生通过名著阅读交流会、制作手抄报、人物辩论赛、表演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教学价值,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2.编制“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培养延伸阅读的习惯

课后链接的大量信息知识,其安排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语文教师要做牧羊人,语文教学要把学生领到水草丰茂的牧场,而不是圈养。”这告诉我们:语文学习是没有“围场”的,我们要引导学生以“资料袋”和“阅读链接”为原点和起点,学会阅读,热爱阅读,延伸阅读,把知识内化,最终变成“自己的东西”,养成良好的自主和延伸阅读习惯,走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3.编制“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培养读写结合的能力

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当我们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例子,在学生学好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借用“资料袋”和“阅读链接”来蓄积学习的厚度,引导和鼓励学生创新,实现由读向写的迁移,正如刘锡庆教授曾说过的:“对其重新整合、熔铸、再造,使其从头生长,获得新生”,这样学生在写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信手拈来,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

“资料袋”和“阅读链接”版面即小,篇幅也短,但作用和地位特殊。在课堂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整合”,巧用“资”源,才能“料”尽其用,“袋”出精彩。巧用课后“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努力追求阅读教学最高境界和学生学习的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能力培养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