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在历史试卷评讲课中的运用
2017-07-23蒋隆奕
蒋隆奕
(重庆市天星桥中学 重庆沙坪坝 400038)
摘 要:试卷讲评课形式单一,教师喜欢唱“独角戏”,学生缺乏参与,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评讲试卷,给学生相互纠错共同成长的机会,不仅减轻教师负担,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学习。
关键词:小组合作 试卷评讲 运用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学习主题《繁荣和开放的社会》的开卷考试结果差强人意:选择、填空等题丢分严重,基础知识混淆,不是朝代误判,就是张冠李戴,而这些不是已经在课堂上,跟着教师一条一条地学习过的吗?不正是反复强调过的重难点吗?这说明学生知识没有过手,课堂效益不佳,那么,评讲试卷时还是采取教师“一言堂”“一讲到底”吗?《礼记·学记》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就是说在日常的学习中,如若缺乏与他人在学习方面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则必然会导致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过于狭隘,从而使自己的见识愈加短浅。于是,决定尝试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试卷评讲。[1]
一、课前准备
科学分组,有效调控。采用6人合作小组制,每组指定3个有一定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历史成绩不错的学生,剩下的人员可自由搭配到指定的3人组中,这样在6人组内形成3个两人小组,每两人组内确保一名有合作引导实力与能力的学生。按照“优势互补、自由组合、双向选择”的原则,学习程度好、中、差搭配,再根据每人的特点分配具体的任务,组内各成员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当,避免优生以自我为中心,又避免学困生在合作中产生依赖之心,或者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小组长主要负责召集和组织讨论活动,记录员主要负责记录整理小组成员的观点,发言人代表本组成员负责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介绍。[2]
二、实战演练
1.合作讨论,小组互动。(10分钟)
根据题量和难易程度,对小组进行任务分工:一小组:选择题(1-10);二小组:填空题(11-15);三小组:判断题(16);四小组:识图题(17);五小组:材料分析题(18题1、2小问);六小组:材料分析题(18题3、4小问);七小组:材料分析题(19);八小组:简答题(20)。组内讨论、更正、记录。学生对这种方式很感兴趣,任务刚一布置,立即投入热烈的讨论中,平时不太主动的学生也拿起笔,加入到讨论的行列来。
2.小组交流,共同分享。(20分钟)
每组发言人轮流上台讲解,既要公布正确答案,又要指出答案的来源和依据。一些小组表现特别突出:
一小组发言人顺利扮演着小老师的角色,对第3小题:“下列哪个朝代和隋朝最相似:A.秦朝B.汉朝 C.明朝 D.清朝”,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小组发言人告诉大家:“选A,依据:因为这两个朝代都修了运河,秦朝是灵渠,隋朝是大运河”,话音刚落,有同学补充:“都出了暴君,都引起了农民起义”“老师,这两个朝代都只经历了两个皇帝,都是短命王朝”,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特别是善于寻找证据,连“大运河”都找出来了,这有点出乎老师的意外。
四小组评讲识图题,发言人把《学习指要》一并带上讲台,一气呵成解答了3个小问,当谈到“筒车”是哪一朝代时,说了一番让人感动的话:“在上课时,老师讲过这个,是唐朝的,你如果忘记了,看看第二课的标题《走向全盛的唐朝》,动动脑子,就可以确定是唐朝了!”,在讲解筒车的主要作用时,神秘地说:“我知道你们要說什么,稍安勿躁,请大家拿出《学习指要》,翻到第2页,3小题,请一起大声读试题。”“形似纺车,…并能把低水引到高地灌溉。”“知道它的作用了吧,我们教材说得不仔细,读了这段材料后,不需要我再更多的说明了。”这种评讲,利用资源,方式灵活,注重实证,费了不少心思,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五小组负责的材料分析18题1、2小问,该题难度大,但讲解却很巧妙。在解答1小问:各市坊围绕皇宫的布局,表明其政治特点是什么时,发言人直接走到教室的中间大声说:“现在我代表着皇宫,你们围绕在我的周围,体现了什么特点呢?”
“你的权力大”。
“谁住在皇宫?”发言人继续启发。
“皇帝”。
“那说明了什么问题?”
“哦,皇帝权力大”,
“皇权至高无上”。
五小组通过形象的比喻,使该题迎刃而解。对第2小问:城内设有国子监、建有孔庙,表明其思想特点是什么的时候,遇到一点小麻烦。
“国子监是最高学府,可以看出重视教育。”发言人解释着,话音刚落,有同学举手:“我写的是重视教育,老师没有给分。”发言人不知所措地望着老师,向老师求救,老师在旁边轻轻的提示:“当时的老师教的什么内容?孔庙和什么思想有关?”发言人恍然大悟,“学习儒家思想。”
3.精讲点拨,师生互动。(10分钟)
针对本套试题,教师在两个地方进行了点拨。
材料分析题18题第3小问:依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唐玄宗整顿吏治的主要措施。该题的难度在于真正理清材料在说什么、说了几层含义,读懂材料,需要古文知识和归纳概括能力。先请语文科代表翻译材料,不懂之处带领学生解读,读懂材料后,再一句一句地归纳知识点。
材料解析题18题第4小问: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王朝兴盛的认识。这是启示类题目,它一般出现在最后一题,用来检测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我告诉学生:“回答这种题,要从前面的问一个一个的推出,第四问问什么?”
“整顿吏治。”
“得出什么结论?”
“整顿官员”
“所有的问都围绕着男主角:唐太宗、唐玄宗展开,说明什么?”
“知道,要有明君!”
引导到这个层面,学生们就不难得出答案了。
4.总结得失,巩固提高。(5分钟)
教师顺势引导,鼓励学生总结得失,大家非常中肯地进行了评价,有的认为:“学会了怎么样在材料题中更好地去寻找答案”“学会了说话的技巧,更给了同学表现的机会”“答题的思路更全面了,知道了如何在书上找答案”……。最后根据同学的表现,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和最佳发言人。
三、课后反思
1.受课堂教学时间、班级人数的限制,小组合作评讲试卷与教学任务的达成之间自然存在矛盾,学习结果在很大程度难以得到充分展示。
2.小组合作不到位,还有个别学生“合而不作”,主观上没有进入合作的状态,合作的习惯与技能需要培训与提升。
3.教师需要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设计,尤其是容易引起学生争议的内容,学生反映通过争议得到的结果印象会更加深刻,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改的教学重心体现在以“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小组合作试卷评讲的尝试是一个好的开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不断总结反思,定能改进学习,促进学生真正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戴圩章 “合作学习”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08期
[2]钱奕强 初中历史学科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06(1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