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等教育哲学视角对创新创业教育基本问题的辨析
2017-07-21李灿
李灿
(南京大学 教务处,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 本文从高等教育哲学的视角回答创新创业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三个基本问题。通过梳理与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演进历史和逻辑程式,提出其在本质上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天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同时满足学生主体充分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在价值上是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和教育创新的统一,进而提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高等教育哲学 基本问题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创新创业的新高潮。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与《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的出台,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上升为“自上而下”的国家行动,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关注。但是,创新创业教育,在学理层面仍是一个处在讨论和认识中的概念;在实践层面存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两张皮”、以第二课堂活动简单替代创新创业教育、缺乏顶层设计与有效协同等普遍问题。本文试图从高等教育哲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回答创新创业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做进一步探讨。
一、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国家战略的指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词”。常说常用,但其内涵并不明确。要精确系统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就应该关注其所遵循的基本逻辑程式。在20世纪90年代末讨论创新教育问题时,有研究者归纳了创新教育所遵循的两种逻辑推理程式:第一种以社会发展需求为逻辑起点,第二种以人的发展需求为逻辑起点[1]。现在讨论创新创业教育,亦可从中得到启发,并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所遵循的两种逻辑推理程式。
第一,以社会发展需求为逻辑起点,是社会本位的观点。所遵循的基本逻辑程式可归纳为: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发展方式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结构性改革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要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人是教育培养的结果教育要顺应和满足双创时代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应该是具有创新创业功能和特征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可归纳为:社会→人→教育。这样的逻辑推断合理性在于,它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出发,着眼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规格标准考察教育而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教育与社会密切相关,教育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发展演进过程中不断呈现出的一些新质,教育应主动地顺应,积极调整,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当代教育对当代社会出现的一些新质的顺应和调整的一种逻辑选择。当然,这样的逻辑程式有一定的片面性,即忽视人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强调的是,教育除了要解决人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社会需要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以外,更要解决人的现有发展水平和自身期望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关注人的存在,促进人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根本宗旨,同时将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是必需的。因为人是教育的对象,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社会的发展只能通过人的发展实现和完成。正如稚克·德洛尔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从教育对经济发展发生影响的角度,而应以一种更加开阔的眼光,即以促使人的发展的眼光来确定教育的定义。”[2]
第二,以人的发展需求为逻辑起点,这是个体本位的观点。张楚廷教授依据亚里士多德“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及“人本自由”之说,提出“自由加求知就等于创造,所以,创造也是人的天性”[3]。由此,其遵循的基本逻辑程式可归纳为:人的天生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天生具有创新创业/创造的天性。
后天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影响要为人的创新创业/创造天性的释放提供引导和支持,以促使人的创新创业人格的全面构成和完善教育应促使人的这种类本能的回归,人的发展在教育改革中构建适合于人的发展的社会关系教育改革要靠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可归纳为:人社会教育。这样的逻辑推断合理性在于,强调作为教育对象的人,不是消极受动的个体,而是一种能动的、主体性的存在,有着天然的创造冲动,具有自我发展的动因。教育应该促使这种天性的回归,使受教育者在已有的现实规定性中实现自我充分和自由的发展。这样的逻辑程式规避了第一种的片面性,具有本质的必然性。
归根到底,对创新创业教育逻辑程式的精准把握在于建构一个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稳定动态结构。这个结构的核心与基础是人。人的发展、人的“类本能”的创造冲动和内在追求是它的动态性的根本动因。社会条件的变化是人的变化的必然结果,它以人的变化为前提和基础。在社会生产方式比较确定时,三者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在社会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它要随时做出调整,因而又是动态的。教育形态或模式的变化是建立在人的追求发展变革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在内的任何新的教育理念的提出应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逻辑起点。
总之,从教育哲学维度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把教与学、学与做、做与能力转化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国知行统一的哲学思想。结合以上对创新创业教育基本逻辑程式的辨析,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天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满足学生主体充分发展的教育。
二、为什么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讨论为什么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质上是讨论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问题,即有用性或存在的合法性。结合上述讨论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程式,創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1.教育本元的追溯:个体的发展需求。
陶行知认为:“‘行动只是教育的开始,‘创造才是教育的完成。”[4]也就是说,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创造能力,并且成功地进行“创造”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才是“教育的完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发展的最基本的内容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5]。由此,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应该解决的是现有发展水平和自身创造力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个体价值是创新创业教育价值的基础。这是对教育本元的追溯。就当前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言,“尽管测量及影响机制非常复杂,国内外研究结果也存在一些不一致现象,但总体而言学界达成了共识: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水平低,高层次认知发展薄弱;知识丰富而创造性低”[6]。故而,如何激发学生个体的创造天性、培养其创新精神依然是我国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动因。
2.政治论哲学的取向:社会的发展需求。
布鲁贝克提出20世纪“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则以政治论为基础”。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7]。正如第一部分所述,“人、教育、社会”的稳定动态结构中,教育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以人的发展为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适应国家的战略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目前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价值在于:一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特别是调整经济增速、转变发展方式、重构增长动力的新形势新要求,面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我国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所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适应战略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二是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当前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屡创新高,就业问题突出,必须加快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步伐,从思维、意识和行为等方面改变学生被动就业的理念。从源头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切实提高学生个体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应和带动作用,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服务社会。
3.教育创新的内驱:高校的发展需求。
所谓教育创新,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创造、运用先进的思想、科学的方法、新颖的手段和技术,革除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中滞后的东西,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上建立和形成具有生机和活力的运作机制和模式,实现教育改造的过程[8]。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中后期,高等教育发展正在逐步从要素驱动转为改革驱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和释放发展活力。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越来越涉及复杂的内部关系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高校已经不能再依靠零敲碎打、缝缝补补过日子,必须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做文章,理顺内部关系、争取外部支持,进行系统性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当前我国高校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机制等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找准一个能够在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推动内涵发展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能够促进培养与需求、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紧密对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综合带动作用的一项全方位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也是高等教育创新和高校改革发展的内在驱动与要求。
综上,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应是基于学生个体发展价值取向之上的个体本位、社会本位与教育本位价值取向的统一,个体本位的价值更具本质的必然性。因为人不仅是工具,更是目的。当然,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只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应该考虑如何增加人的存在的意义。
三、如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讨论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和价值问题是解决“怎么办”的前提。结合前文的讨论,就系统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以下措施:
第一,以个体发展为根本,建立旨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改革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加强优质课程建设,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从而丰富课程内涵。另一方面要加强全校性创新创业专门课程的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新生导学、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时,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通过学生的自我设计和跨专业选课,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复合。二是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推广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推动高校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探索建立以“学”为中心、体现学习成果创造性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三是强化实践教学。高校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场地、项目、经费、政策等支持,加强创新创业训练、讲座、竞赛等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应用创新和创业项目的锻炼机会。四是营造创新创业文化。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价值观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把创新创业文化特别是创客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创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氛围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和激情。充分整合和引入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全方位、多方面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文化环境。
第二,以社会发展为导向,建立提升人才培养有效供給的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是蒙着头、关着门、脱离社会需求的“闭门造车”,要对接社会需求,建立提升人才培养有效供给的协同育人机制。一是校内协同。由于传统专业培养方式的长期影响,高校内的院系之间往往会形成教学资源交叉共享的无形壁垒。高校可以通过推动院系共同研发交叉领域新课程乃至共建一个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验班为抓手,逐步打破院系藩篱,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清障搭台。二是校校协同。高校之间要立足本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强化与外校的合作与协同。理工科见长的高校,在通识教育资源的建设方面,需要加强与综合性大学协同,引进优质的通识教育资源;文理综合性大学,需要借鉴工科教育的理念,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三是校地协同。高校可以通过与地方共建的大学科技园、产业研究院等政产学研平台,加强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密切联动,从而培养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四是校企协同。高校可以借鉴教育部推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相关课程,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从而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双创人才。五是国际协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既要“走出去”,又要“引进来”。高校要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合作,借鉴其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立足国情校情,将国外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转化为本校育人资源。
第三,以教育创新为引领,建立具有内生动力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政府是创新创业政策的制定者、制度的设计者、行动的推动者及相关平台的搭建者;社会是行动推广者、评价者、鉴定者,同时应是宽容者,对创业失败要安抚和包容。学生要努力成为有创新精神的创意者;高校应该是努力让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和创意者,其中一些人能成为创业者。所以,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是主要的实践者,是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者,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的促进者,是共享相關优质资源的协调者和创新型企业的催生者,是生态系统的主体。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既要有自上而下的推进,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视角进行顶层设计,包括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定位、制定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体系、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构建创新创业的教学体系、搭建教育平台与载体、共享校外创业信息和资源等方面,又要有自下而上的渗透,从学生、教师、校友、企业家等群体和专业、学科和院系等层面,增强他们的积极性、整体性和关联性,从而激发整个生态系统的活力和持久力,形成内生动力。
综上所述,从高等教育哲学的视角看,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个体发展、社会发展和教育创新的结合点,实现了个体本位、社会本位与教育本位价值取向的统一。正如陈宝生部长2016年10月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闭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把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动能转换的根本需要,作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多点突破、纵深推进。”[9]高校应进一步深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加快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通过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引入更多活水,形成政府、高校、社会、企业、教师、学生等共同构筑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为创新驱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8]张立昌.创新·教育创新·创新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4):26-32.
[2]稚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55.
[3]张楚廷.创造——人的天性[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15):1.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5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949.
[5]谢小萌,孙伟.试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途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9(1):95-97.
[6]张红霞,吕林海.如何走出“中国学习者悖论”——中西方教育哲学的双重价值及其统合[J].探索与争鸣,2015(10):88-93.
[7]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3-15.
[9]教育部.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闭幕[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gzdt_gzdt/moe_ 1485/201610/t20161015_284980.html,2016-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