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文学阅读体验调查
2017-07-21舒正牧谢惠琼刘倩彭思锐
舒正牧+谢惠琼+刘倩+彭思锐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 要: 在新媒体环境下,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文学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大学生对网络文学接受度高、阅读量大,是网络文学阅读主力。通过调查大学生网络文学阅读体验,了解大学生网络文学阅读现状及其成因,引导高校大学生合理参与网络文学阅读与创作。
关键词: 网络文学 阅读体验 影响因素
随着新媒体的兴盛及网络文学网站的兴起,阅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如今网络文学俨然成为当今文坛庞大的文学存在。网络文学的发展与壮大是一种文化现象,必是由一个有机整体构成。在这个整体中,受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群体在其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其阅读体验值得关注。
一、网络文学的界定
网络文学即指网络文学网站出现后,以互联网为创作平台,借助交互式的数字化技术,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原创或者改创的作品。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新型文学样式”[1],其文本载体以电子、多媒体综合性文本为主。
二、大学生青睐网络文学的原因
网络文学作品鱼龙混杂、优劣有别,但即使如此,网络文学仍在大学生的阅读生活中稳固地占据一席之地。网络文学备受当代大學生青睐理由如下:首先,网络文学方便快捷、涵盖范围广;其次,它的语言轻松、思想主题迎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再次,网络文学拓宽了大学生文学创作视野,提供了大量的创作机会与广阔的创作空间。
三、大学生网络文学阅读体验调查问卷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网络文学阅读体验有更深入的研究与把握,笔者以问卷的形式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的九个学院十个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笔者发放调查问卷1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1.大学生网络文学阅读情况概述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31%的大学生至少读过1部—5部网络文学作品,27%读过6部—20部,11%读过20部—50部,31%读过50部以上网络文学作品。被调查者每周阅读时长为3小时以内的比例为45%,阅读3小时—7小时所占比例为25%,阅读7小时—14小时的为15%,阅读14小时—20小时的占4%,20小时以上的占11%。可见网络文学确有逐渐成为人们阅读主要选择的趋势。大学生倾向于网络文学的比例为45%,倾向于传统文学的比例占55%。这与社会大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网络文学较宽松的态度分不开。
就家长方面而言,部分家长对大学生子女阅读网络文学并不关心,其中5%的家长表示赞同,20%的家长允许,44%的家长不关心,27%的家长抵触但不干涉,5%的家长表示反对。在这种宽松的态度下,相应地,大学生阅读网络文学的环境也是较为轻松、愉悦的。
2.大学生网络文学阅读体验
《文心雕龙·知音》有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披文入情”便有了所谓体验。体验是读者阅读之后的直观感受,但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体验也有优劣之分,其中大学生阅读网络文学的体验有积极之处亦有消极所在。
(1)启发思想
网络文学作者将一些对哲学问题的思考、人生感悟、个体意识融入作品创作中,这不仅帮助大学生扩大了知识面,还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生活中。网络文学作品的多样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与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在调查中,特别是对于网络文学创作的版权意识,19%的大学生完全支持作品付费,保护版权人人有责;44%的大学生认为可以接受适当收费。这意味着有63%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学的版权意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自觉维护网络文学的版权。
(2)有利于大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网络文学语言特别,有的清新自然,有的哀婉忧郁,有的幽默诙谐,有的爽利泼辣,有的刁钻诡异,总体上有弃繁就简的趋势。大学生普遍认为阅读网络文学对增长见识、提升写作技巧、积累词汇辞藻大有裨益。
(3)有助于大学生情绪的调节
网络文学给现实生活增加了美好幻想,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网络文学能缓解学习压力,让心情豁然开朗,网络文学作品中的热血、奋进,能让低迷的大学生备受鼓舞;网络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带来了愉悦的情绪体验。
(4)大学生对网络文学品质褒贬不一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文学的质量普遍很高,只有7%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文学的质量基本都不怎么样,89%的大学生认为现在的网络文学有少数精品,大部分一般。正是由于网络文学质量参差不齐,选择从头到尾精读的大学生只有11%,46%的大学生选择一目十行或跳跃性的快速阅读,更多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因小说质量而异。
(5)大学生对网络文学的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较大
个体的一切内在体验都会表现在其需求之上。在大学生们对网络文学的期望中,希望网络文学加强文字技巧和思想深度的占68%;加强与现实联系的占28%;减少错别字与病句的占29%;加快更新速度的占35%。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敏锐地捕捉到网络文学本身存在的最大问题。当下的网络文学作品大多是通过网络文学作家个性的展示、情感的发泄及空间虚拟给读者带来阅读体验的娱乐感,但当你从故事中走出来,就什么都没有了,成了思想的虚无。
四、影响大学生网络文学阅读体验的因素
1.网络文学作者是影响网络文学阅读体验的根本因素。
首先,作者创作能力有所不同。由于网络文学作者成长的经历、受教育程度、喜好等,呈现出来的文学作品风格不尽相同,也有水平的高下之分。情节是否引人入胜,语言是否有特色,人物形象塑造是否鲜活,等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网络文学接受者阅读体验的好坏。
其次,网络作者的创作动机有差异。部分网络作者是职业的网络写手,以创作网络文学作为谋生的途径。其作品相对会比较成熟,在不断的创作积累中形成个人的创作风格,有灵敏的市场嗅觉。但缺陷在于这类作者的作品在最后会呈现出一个相似的创作模式,难以有更多的创新。另有部分网络作者是业余的网络写手,其网络文学创作更富有激情,对文字打磨更加细致,创作风格也会呈现出多样化的局势。但是这样作者对作品缺乏外在的约束及内在的责任感,所以这些作者很有可能在创作途中弃文,引起读者的失望与不满。
2.创作时间对网络文学阅读体验的影响。
传统文学作品的呈现方式是纸媒,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作者经过反复修改、经过编辑审核后的完成品,这其中的时间跨度较长。网络文学写作过程的公开性构成了阅读的即时性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作者和读者的互动性,但也限制了作者创作的时间。这样短时间的创作导致作品中错别字、语句不通等低级错误屡见不鲜,甚至某些职业网络写手几部作品同时创作,还会出现情节人物对不上号的尴尬问题。因为创作过程的公开性,作家基本没有机会在后续的时间里修改作品,正因如此,网络文学的作品质量普遍低于传统文学作品。
3.创作模式化对网络文学阅读体验的影响。
从网络文学的兴起到现在,作品的数量多到无法统计,但其题材类型却几乎是常年不变的。模式化创作现象成了一种常态。这样的创作方式既省力又可保证读者的关注度,成了网络文学性价比最高的创作模式。除了个别开创流派的作品外,大多数都像是出自工厂流水线的作品,千篇一律。这样,狭窄的题材和不断的重复会影响读者的文学审美体验,甚至产生反感的情绪。
五、改善网络文学阅读体验的建议
文学是具有审美性的,网络文学作为与传统文学同时屹立于时代的两座文学高山,其本身也应当具有文学审美的特性,承担一些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的功能。正如金振邦先生所说:“它具有勃勃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向我们展示出无限宽广的发展前景。”[2]但在我们欣喜于其蓬勃的生命力时,也应该正视它的某些不足之处,并且加以改正。
1.設置网站审核机制,限制创作门槛。
网络文学的创作不设任何门槛,商业利润高,使得网络文学创作者激情不减,竞争更是在无形中增大,但其中作品质量不一。笔者建议网站首先应建立审核机制,甄选创作队伍,继而重视对自身作者队伍的培养。鼓励作者团队在写作之余多积累素材,及时充电,补充各方面的写作知识,尝试不同题材、类别的小说创作。
2.网络文学需要求新、创新。
网络文学陷入模式化,长久以往,网络文学就会陈陈相因,因而网络文学的创新迫在眉睫。笔者认为网络文学需要寻找新的出口,开拓新题材。例如,网络文学可以组织创新赛征文,继而设置相应的奖励制度,刺激更多的网络作者进行创新,达到层层出新的目的。只有成熟的制度、创新的意识,才能使得网络文学作品得到最大限度的创新。
3.提倡网络文学合理付费、抵消付费,完善评价体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一切艺术品,包括文学作品都具有商品的属性。”为更好地激发小说作者的创作热情,各小说或者文学网站出台了各种稿酬制度,其中就牵扯到了读者的付费阅读。笔者认为网站可以采取合理收费,因大学生本身的特性决定其消费能力,建议网站可以采取抵消付费的制度,如评选出网络文学作品评论中的佼佼者,能够给予作者创作灵感者,分析到位或者独树一帜者,等等,予以抵消付费的优惠券、免费券等,达到完善评价体系的目的。
4.学校合理倡导、正确引导。
自由的大学氛围有利于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网络文学的阅读与创作,同时学校必须在大学生文学阅读方面做出积极和正确的引导。学校一方面要避免网络文学中的糟粕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要本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鼓励学生参与网络文学的阅读、写作和研究中,加深对网络文学的认识,为提高网络文学写作质量、规范网络文学运作市场贡献力量。
5.大学生从自身出发,不断提升媒介素养。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要有较强的媒介信息筛选能力和辨别能力,应该重视媒介素养的提升,提高对网络文学的筛选能力。在阅读的同时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理性分析媒介信息,自觉抵制媒介所呈现的劣质网络文学作品,从而获得高质量的阅读体验,成为能够独立思考的网络文学受众。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纲[J].文学评论,2004(6).
[2]金振邦.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的裂变[J].东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